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2019秋楓四國-東讚岐-名氣不大的高松支城「引田城」(續百大名城)

遺忘四百年的海岸古城-引田城

續百大名城的第177號「引田城」,在西元1615年因為一國一城令加上高松城已有丸龜城成為支城而被廢城,隨後沉寂了400年,幾乎被人遺忘。不清楚城內的狀態下,在20世紀的最後一年,平成12年(西元2000年)才開始展開調查。並在2017年被選入續百大名城之列,原因是擁有讚岐國(現香川縣)內最初的戰國末期時石垣結構。2020年3月引田城被指定為國之史跡,是在我們造訪後,才熱騰騰剛出爐的國之史跡古城。引田城雖然現在的名氣並不大,但曾為秀吉四國攻防戰後,短暫成為讚岐國的主城,仍然讓引田城在歷史上被記上一筆。

引田城
地址:香川県東かがわ市引田
電話:0879-33-2533(引田公民館)
交通手段:搭乘「JR高德線」至「引田」下車,步行1.3公里
營業時間:城跡24時,引田公民會館09~17時(火曜日、周二休),讚州井筒屋10~16時(水曜日、周三休)
所要時間:1小時
網址https://www.my-kagawa.jp/point/481/


前往引田城的交通並不難,只要搭乘JR高德線,於引田駅下車,無論去引田公民會館,還是讚周井筒屋這兩個蓋章點的任一處,再步行至引田城登山口,大概都是1.3~1.5公里的距離,以步行來說並不算遠,但我們因為四國環島租了車,當然就順理成章的自駕前往,省了不少腳力囉。

我們造訪的這天因為在鳴門漩渦花了太多時間延誤到行程,抵達引田時已下午四時許,其中一個蓋章點「讚州井筒屋」只營業到16時,我們無緣前往傳說中還蠻有趣的地產店+蓋章點的組合,實在可惜。想在下午四點的這個時候蓋章,就只能到引田公民會館了,這棟在國道11號大馬路邊不起眼的建築物,就是引田公民會館。

我們從停車場進入引田公民會館的側門,門上貼著開館時間為8:30~22:00,但Google MAP上的引田公民會館營業時間寫著9:00~17:00,看起來會館是真的開放到夜間22時,只是不知道續百大名城蓋章的時間,是否也可以到這麼晚。

走進會館中,經過長長的走廊,前方出現引田城的旗幟,看起來蓋章點是沒有錯的了。

印章就擺在公民館窗口前,看起來是在開館期間都可以取用的樣子,這應該是繼美濃金山城後,又一個可以在深夜蓋章的名城了。

引田城的印章,成為我們第41顆續百名城章,印章狀況非常好,看來蓋的人還不算多,與今日蓋的洲本城章同樣是綠色系,構圖以石垣為主,放在自己的試蓋本上,居然有種畫面延伸的感覺,頗妙。一旁有來訪者記錄簿,我們也寫上了造訪的日期與地域。

比較可惜的是引田公民會館內並沒有引田城相關的調查展示或是介紹,我們很快速地離開了會館,來到引田城西南角的駐車場停好車,準備攻城。

停車場一旁,就有引田城的案內圖了,盤踞在引田城城山的路徑看起來並不複雜,範圍也不算大,是很好攻略的古城。

無論步行前來,或是自駕停在停車場,都要從西南角的引田城的登城口入城。入口處手作感十足的指標,很有四國的「風範」😆,相信成為國之史跡後,應該會有經費立起嶄新的石碑與路標吧!

登城口有看起來嶄新的引田城址案內板,說明了引田城位於現今東かがわ市(東香川市),引田地區北側的岬狀突出城山(標高82公尺)之山頂上。引田城最早見於「南海通記」中,西元1467~1469年間為寒川氏之領地,戰國時代阿波三好氏侵攻,引田城主陸續由四宮氏、矢野氏擔任。戰國末期天正15年(西元1587年),豐臣秀吉家臣生駒親正由赤穗進入讚岐國統治,初期設置高松城與引田城共同治理,慶長年間(1596~1615年)(案內板寫錯寫成1569年,居然會犯這樣的錯誤啊)與西讚岐的丸龜城相同,成為高松城東讚岐的支城。現今的引田城主要為生駒氏所築的自然石野面積石垣、建物礎石與殘留的瓦片存在著,引田城的築城技術也與織田信長築起安土城後的技術相同,是標準的織豐時期城郭。高松城與丸龜城的城主開發了市街地與引田城不同,評價引田城,僅剩下石垣成為該城貴重的年代指標。

登城口的道路,整備的並不算完整,雖然有鋪設部分石階梯,但狹小且稍微難行,要多注意足下安全啊。

不過爬一小段後,眼前出現的直坡道,雖然好走很多,但坡度不小,仍需要一點體力。

直坡之後出現一個小平台,視野突然開闊,這裡可以看到引田港的防坡堤與部分引田地區的屋舍,雖然不算很高,但景色蠻棒的。

接著是一段岩盤與碎石的原始路徑,或許是近四百年沒有人煙的引田城,登城路徑早已無法推斷,這登城道實在不像正常的路徑。

突然發現西邊的山頭出現了即將日落的夕陽美景。

原以為已經日落,再往上爬一點居然又看到不同角度的日落,這一天兩次的日落演出,是傍晚攻引田城才有的驚喜,絕對是相當幸運。

接下來的路徑有蠻大部分是這樣的岩盤地,還好不是下雨的天氣,不然一定會爬的人仰馬翻(物理)。

距離登城口390公尺處,又可以看到一個岩盤地的平台,這裡是引田城的第一個遺跡「狼煙台跡」。顧名思義「狼煙台跡」應該是過去發送狼煙訊號的櫓台,不過並沒有多加說明有點可惜。

「狼煙台跡」再往上一點點,突然出現一小片石垣,這裡竟然已經是本丸的範圍了,登城道果然不是過去引田城的大手道,不然不會其他區域都還沒到,卻先遇到本丸才是,是後人為了登城而創造的一條道路。

本丸天守台的石垣仍然清晰可見,不過立在石垣最上方的案內板,不要說拍照拍不清楚了,其實現場看也相當吃力,除非攀爬到天守台上,但評估了一下並不是那麼好爬而放棄了,如果案內板放在石垣前方,應該會比較好吧。

本丸的範圍內,還有一顆巨石上方,設置了一座石燈籠,僅寫著奉納二字,也沒有多加說明,看起來有點陳舊,不知道是何時設立的?

本丸的東南側平台,除了木板凳後方的三角點外,還有城山82M的指標,這裡是引田城山的最高點。

最高點也是一個岩盤的平台,這裡的視野也相當棒。

同樣也可以看到引田港的風景,因為高度更高了些,相當於25層樓高,整個引田地區的屋舍幾乎盡收眼底。

從本丸繼續往東走,突然轉進地貌與剛剛完全不同的小徑,因為背陽的關係,這裡濕度較高,長出許多剛剛沒看到的蕨類植物,居然小小的引田城也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樣貌出現。

從最高點離開,步行約5分鐘後,看到一片"沼澤",雖然這裡現在雜草叢生,但過去可是城內女性相當重要的場所。沒錯,這裡是引田城著名的「化妝池」,女性藉由池水的倒映來進行化妝或是儀容的整理,不要看現在這麼不起眼,過去可能是有許多美女圍繞的地方啊(必須要自行想像一下了)。

繼續往東走230公尺,沿路沒有太多特別的遺跡,盡是山間小徑,所以可以很快地通過,路的盡頭出現的是白色的現代化建築,這裡是對著瀨戶內海的引田燈台。

引田燈台看起來有點陳舊,也未對外開放。引田燈台是昭和29年(西元1954年初點燈),屬於無人點燈燈塔,但卻是航行此區域的重要路標。

從燈台處往北的另一條道路,會經過東の丸與物見台,不過並沒有看到相關遺跡與說明,但有經過一段平台岩盤,推測應該就是那裏了。繼續走下去則看到一塊帆布蓋著的區域,這裡似乎還在進行調查工作。

原來這裡已經是引田城的北二の丸,蓋著的石垣似乎是城內的算木積石垣遺跡,難不成,印章圖案中的石垣我們無法看到了?

原來北二の丸下方,才是引田城的出入口也就是大手道的位置,大手道的左右則是寬廣的北二の丸與南二の丸的石垣。北二の丸石垣分為2~3公尺高的上段,與5~6公尺高的下段,上段使用城內較大的石材,下段則使用較整齊的石材建造,石垣圍起來的北二の丸與南二の丸區域,推測為過去御殿的場所,目前北二の丸的發掘調查仍在進行中,建物、礎石、瓦片都有不少的發現,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呈現於世人面前。

在蓋著帆布調查的區域旁,有一段完整的石垣結構,寬廣的延伸至前方的轉折處之後,這裡是引田城章圖案的角度,還好我們都還可以看到,沒有被帆布蓋著,不然可能會森七七。

這面石垣保存完整,部分石材雖然有經過切割,但堆法是相當典型的野面積石垣,亂中有序的美。

除了大面石垣外,北二の丸旁還有櫓台跡的石垣,頹圮的樣貌讓石垣看起來不高,但型態的確是櫓台的樣子。

附近也有不少散落的石垣,看來許多的石垣都已崩落,如果沒有文獻佐證的話,也只能讓它呈現這樣崩落的狀態了。

離開北二の丸後,天色暗得相當快,回到山下馬上呈現一片黑夜,還好我們有在視線仍能看到的狀態下把引田城走完。引田城還沒有石碑,就把停車場旁插著的「祝續日本100名城選定引田城」的旗幟當作造訪紀念吧。

引田城歷史考據還不多,調查工作也還在進行,但城山頂的漁港小村景色迷人,城內的路線簡單卻能看到隱藏在樹林間的完整石垣,甫指定為國之史跡的引田城,未來在經過整備後,應該會更有看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