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2018道南+東北跨年-白石-片倉小十郎參上,二訪「白石城」(續百大名城)
雖然可以說二訪白石城完全是為了續百大名城的集章活動,但也藉由這次的再訪,把2015年當時隱藏哥的東北流浪之旅中,在白石沒有完成的景點補上,拚上最後一塊拼圖的白石,整個歷史巡禮才夠完整。
延伸閱讀-秋季的白石城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5/11/blog-post_4.html
白石城
地址:宮城県白石市益岡町1-16(益岡公園内)
電話:0224-24-3030
交通手段:搭乘「JR東北本線」至「白石駅」下車,徒歩1.1KM約15分或可於白石駅旁觀光案內所租借自行車前往
所要時間:3.5小時(含傑山寺、當信寺)
門票:400円
休館日:12月28日~12月31日
開館時間:4月~10月9:00~17:00、11月~3月9:00~16:00
網址:http://www.shiro-f.jp/shiroishijo/
白石駅內就有一尊鎧甲,背後插著片倉小石郎的旗幟,寫著伊達の先陣,我不去的話,誰去?果然很有天下的陪臣-片倉小十郎的風範!
一旁還有阿梅姬的旗幟,阿梅是真田信繁(幸村)之女,在大阪之陣前,真田信繁將兒女託付給片倉重長,其中三女阿梅後來嫁給片倉重長,成為白石家喻戶曉的阿梅姬。旗幟的前方有白石駅的紀念章,也不要錯過唷。
我們這次因為沒有要跑太遠的地方,而且手上沒有太多行李,就採用步行的方式逛白石,第一站先前往片倉家的菩提寺「傑山寺」。從車站前往「傑山寺」約1.6公里,不算太遠,只有最後一小段路有一點爬坡,步行約20分鐘可以抵達。
走過那段上坡後,就可以看到眼前的傑山禪寺石碑了。
傑山寺是西元1608年由片倉景綱所創立的,成為片倉家的菩提寺,片倉景綱與重長皆葬於此。墓所中還有享保年間代表仙台的相撲力士谷風梶之助(西元1694~1736年,曾連續9年沒有敗績,是仙台相撲界的傳奇)以及北海道松前藩松前慶廣7男松前安廣(後出仕仙台藩,並娶了片倉重長之女)之墓。
經過門口的停車場後,前方是傑山寺,兩旁各是不同古人的墓所。
停車場旁簡單的境內圖。
本堂前方絕對無法忽略的就是初代白石藩-片倉小十郎景綱的坐像,表情和善的片倉景綱公穿著陣羽織完全看不出來是伊達家的勇猛先鋒啊...
片倉景綱(西元1557~1615年),父親是八幡神社的神官,由於景綱的姊姊片倉喜多被任命為正宗的乳母,景綱在伊達家於米澤時期就成為政宗的小姓,成年後成為政宗的近侍。傳聞中伊達政宗失明的右眼球就是片倉景綱取出的,片倉景綱以片倉小十郎為片倉家世襲之名,代代成為輔佐伊達家的家老。小田原之戰後,豐臣秀吉也想要納片倉景綱成為自己的直臣,並準備封給他三春藩5萬石,但景綱因為忠於伊達政宗而辭退,德川時期破例於一國一城令頒布後,允許片倉景綱仍在白石築城,片倉家成為1萬3千石的城主,但仍隸屬仙台藩之下,可見得豐臣、德川政權都相當重視片倉家。
片倉景綱公的銅像製作的也不馬虎,陣羽織的線條表現的很逼真,銅像的製作年份是平成24年(2015年),如果2015年那次的造訪有來傑山寺的話,就可以看到嶄新的銅像了。
我們參拜完傑山寺本殿與片倉景綱公後,前往本殿後方的小徑,路標很清楚,絕對不會在墓園中迷路。
墓園的最高處即是初代片倉小十郎景綱之墓,側邊則有片倉家與松前家墓所。
片倉景綱的墓就在一棵巨大的一本杉旁,片倉景綱生前就指示將自己葬於此,並依據遺言種植杉木當作墓標,並以直上天際的杉木象徵信念的貫徹。
而從二代重長到十代宗景的墓所,則是在一旁的片倉家墓所中。景綱公姊姊片倉喜多之墓則位於白石郊外愛宕山的片倉家墓所旁,隱藏哥上次造訪白石時也有前往唷。
傑山寺
地址:宮城県白石市南町2丁目7-20
電話:0224-25-9258
網址:https://kessanji.jp/
就當我們要離開傑山寺時,看到一旁民宅的花盆中出現一個奇怪的景象...咦?原來是一隻被午後陽光照射到瞇瞇眼的白底虎斑貓啊...
這隻傑山貓圓滾滾的,花紋又跟家裡的貓很像,我們當然要來跟他打聲招呼囉!
太陽太大,懶得移動的傑山貓只能用食物把他引誘出來了,還好我們的食物還蠻有吸引力的。
傑山貓:嗯哼,我有這種體格,當然是吃出來的啊。
不過似乎有人餵養的傑山貓,吃完一輪後就又縮回去躲太陽了。
傑山貓:這太陽太大了,我不行!(尾巴收好裝氣質)
突然一旁一個身影,出現了一枝花紋相當分明的三花貓,還戴著珍珠項鍊呢,肯定是位貴婦。而且是位在趕路的貴婦,完全不裡會我們啊,囧...
從傑山寺往北就可以前往白石城,步行約450公尺處,可以看到清林寺,寺廟前的看板出現了真田家的六文錢家紋,應該有什麼相關吧,趕快進去看看。
原來清林寺是片倉家收留了阿梅後,真田幸村的兒女們紛紛來投靠,真田家遺臣三井奉膳於西元1634年創立善久坊,並於西元1659年改稱清林寺,以真田六文錢為寺紋。
仔細看看清林寺的屋頂,真的有六文錢的寺紋。
與清林寺僅有一路之隔的常林寺,門口這2層樓高的鐘樓掛著白石山的匾額,也與白石城有重要相關。
原來鐘樓內收藏著當時白石城的太鼓,原本的位置是白石城二の丸的東北隅,現在存放在常林寺保管。
常林寺創立於西元1325年,片倉景綱時期移築至此,本堂的建築物看起來較有歷史,不過常林寺沒有太多解說資料亦無網站,無法得知本堂的建築年份。
經過常林寺再往北300公尺,就可以進入通往白石城的入口了。
此處原本是白石城的二ノ丸大手二ノ門,也是白石城的東門,西元1874年白石城被解體時,賣給了原本在白石駅附近的專念寺,後因JR東北本線開業在移築至附近的当信寺,這2層高的樓門有著特殊的眼象窗,算是白石城唯一遺留下來的建築物,我們提醒自己,等等一定不要忘記去看這重要的建物!
從南側的斜坡進城,會經過一段白石城石垣,一旁還有片倉喜多設計的釣鐘紋旗幟,前方則是結合賣店與展示室的白石城歴史探訪ミュージアム(白石城歷史探訪博物館)。
不過此處本丸外郭的石垣保存的並不是相當好,石垣坍塌了大半,只能從部分石垣中還能看出當初切割的痕跡。
從博物館旁轉個彎,就可以看到比較完整的白石城本丸石垣了,復原的土屏、本丸櫓門與天守都可以一目了然。
白石城歴史探訪ミュージアム(白石城歷史探訪博物館)一樓為土產店與餐廳,二樓則為歷史資料館,隱藏哥上次來已經參觀過了,三樓則是白石城的立體影片欣賞,只有三樓是有料區域,要欣賞影片的話,料金是400円,不過影片的撥放是固定場次,共有三段影片,全部看完的話需費時2.5小時,我們這次可能又無法欣賞了。
天守閣後方的石垣,還有一些殘雪,不過基本上白石還算蠻溫暖的,與前一日在青森的大雪比起來,白石根本是兩個世界嘛!
天守閣後方廣場旁有販賣票券的自動販賣機,除了天守閣的入場券外,博物館與武家屋敷的票券也可以在此購買,我們很幸運的獲得兩張不同圖案的票券,右邊是天守閣照片,左邊則是白石城復原模型的照片,可以看出當時本丸內御殿的建築情形。
在進入白石城本丸前,會先經過大手一ノ門,之後會看到2層樓的大手二ノ門,兩個門間的空間為枡形構造,同樣也都是西元1997年時復原的本丸櫓門。
穿過大手一ノ門來到本丸,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天守閣、土屏與櫓門的結構。
目前看起來只有許多櫻花樹的本丸御殿,過去其實是滿滿的屋舍,本丸南側還有三個櫓,不過現在連櫓台都已看不到了。
本丸內相當高聳的片倉小十郎景綱頌德碑,猶如墓所的一本杉般地直衝天際。
天守又稱三階櫓,因為一國一城令雖然不限制白石築城,但因為是支城的形式存在,因此又稱為大櫓,但實際是做為天守使用,大櫓於西元1874年拆除,後於西元1995年以木造復元重建。
雖然白石城天守復元的時間只有短短20年,但入口前方的木造屋簷卻營造出相當的歷史感,如果不瞭解的人,一定也會覺得這真的是古蹟吧!
樓梯一旁掛著宮城藏王三十六景的牌子,天守閣頂層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藏王連峰的樣子!
天守閣的入口處就可以向受付索取續百大名城的印章,我們在蓋章的時候,義工伯伯向我們詢問從哪裡來,回答台灣後,很訝異的問我們特地跑來白石城蓋章,那其他古城去了嗎?我們回答百大名城已經全部蓋完章了唷!義工阿伯突然おかしいおかしい連發,說著他一個日本人百大名城都沒有跑完了,我們台灣人居然跑完了,還是夫妻兩人一起跑完,實在太不可思議了。看來我們嚇到了一位白石伯伯了😆。
受付對面的桌上,就擺放著白石城的續百大名城認定証。
全木造復元的白石城天守,除了一樓有展示之外,二階與頂層都僅有空曠的空間而已。
二階採用內外兩層的建築工法,梁柱的木頭還保持相當新穎的狀態
天守所使用的木材都是國產木材,梁柱為吉野檜,其他建材則使用來自青森與山陰地方的松木與赤杉。
雖然是木造天守,但樓梯不算太陡,相信外觀復元的白石天守,內部構造則是重新建構的。
久違的白石城天守頂層,層塔式的天守卻有可以走出室內的露臺。偶而微風輕吹,在這頂層真是相當的舒服。
天守頂層的空間還蠻大的。
一旁的角落放了鯱瓦與屋瓦的說明,白石天守的鯱瓦是用1160度高溫燒製,高四尺三吋,重120公斤,相當龐大。屋瓦則是採用美濃地區的耐寒瓦以1150度高溫燒製36個小時而成。另外還有天守閣的名詞解釋。
抬頭看看屋頂結構,還可以看到當年復元的上棟礼唷。
走出室內,露臺的通道其實蠻狹小的,還好當時沒有其他遊客,不然可能會相當擁擠。天守的西側,果然可以遠眺藏王連峰,不過面向東側的藏王山似乎積雪並不深,這樣我們明天要前往藏王看樹冰,該不會看不到吧...還好事後證明我們多慮了。
鳥瞰本丸廣場,左側枡形與大手一ノ門、大手二ノ門的結構可以清楚看出來。
西南角的未申櫓跡,已看不出櫓的樣貌了。
因為西邊就是標高千公尺以上的藏王連峰,冬季想要在白石城天守看到夕陽的話,下午的3:30就得準備了,我們本來以為上天守的時間太早,看不到夕陽,沒想到還是如願看到了這藏王連峰的夕陽啊(幸運)。不過冬季的白石城也只開放到下午4點,就算想要待晚點也無法,果然開放時間是配合日落時間的。
最後趁著天守關門前,遊客大多離去後,我們再來看看一樓的展示。放在一樓正中央的五尊盔甲,對比4年前的畫面,多了兩尊伊達政宗,真田幸村的盔甲也多了一尊,其他幾乎都沒有變,原本只有片倉景綱與真田幸村的空間,突然覺得多了好多人好擁擠啊😆。
一旁的空間是狹間,是在天守內可利用鐵炮、弓箭向外攻擊的區域。
天守閣一階的展示不算多,大致以片倉景綱與伊達政宗的關係(上圖)、鬼十郎祭典(中圖)與白石城歷代關聯表、白石城古繪圖(下圖)為主。
一旁還有白石城歷史探訪博物館新推出的3D時代劇的介紹,主題是江戶時代白石城下的劍術故事,演員赫然見到常上妙國民糾察隊的富山唯一代表-柴田里惠大姊!
天守一階旁還有一個小別間,會經過一段土屏。
別間除了有片倉家的九曜紋家紋外,還有天守白壁的結構展示。
參觀完天守內部,我們來到本丸的正中央,從這裡往天口望去,剛好就是白石城印章的圖案。
一旁還有橫書的白石城石碑,搭配後方的天守真是剛剛好。
目前白石城本丸內種滿了櫻花,相信櫻花季時絕對是絕美的賞櫻勝地。
天守旁的木造小屋是白石城的鐘堂與其中的鐘,這個古老的鐘,原本源自於西元1466年白石城建城時即已開始使用,但在西元1661年重新鑄造過,至白石城廢城後,仍得以保存下來,實在是難能可貴。
離開白石城後,我們沒有忘記要先前往位於白石駅南側約650公尺的当信寺,這裡移築了白石城的二ノ丸大手二ノ門,也就是白石城的東門,雖然現在門聯掛著德川三葉葵家紋,但門上的眼像窗相當特別,來到白石城絕對不要錯過這個遺蹟。
当信寺創立於西元1597年,西元1656年時片倉重長給予501文的俸祿,也成為片倉景廣(景剛叔父)的菩提寺,寺內有真田幸村之女阿梅與兒子大八的墓所,一旁的白石老人的傳說也相當有趣。江戶初期,有位出身與姓名皆不詳的仙人在白石城下居住,文武百藝、任何事理都精通,且活至107歲,傳聞是甲州武田家的名將流浪至此,真是不知道是誰呢?
当信寺本堂的燈籠,也可以看到六文錢的家紋,前方的拜心地藏相當可愛。
但門簾上的寺紋則是丸杏葉紋,不知道代表的是哪一家呢?
這時一旁也出現異狀,原來是寺務所門口前出現了一隻可愛的長毛橘貓啊!表情很認真的長毛橘有點怕人,不過寺務所門口的地墊也是貓咪圖案,想必這也是一間愛貓的寺廟。(大心)
当信寺的後方,有著兩塊石碑,即是真田家兩姊弟的墓碑,不過年代已久遠,阿梅的墓(左側)看起來似乎有雕刻,但已看不出所刻為何了。
右邊的真田大八墓碑上,還有一紋錢的圖案,據說是為了不想讓幕府發現,刻上六紋錢太明顯了,所以只刻了一紋錢做為代表,也是相當特別的歷史。
離開当信寺回到白石駅前時已完全天黑了,其實才傍晚5點呢。站前的燈台上的聖誕裝飾還沒有撤掉,在這寧靜的白石站前,也蠻有氣氛的。
站前發現了彩色版的白石城人孔蓋,也是製作的相當精緻。
最後是站前郵筒上的白石城天守模型,這是復元後一周年所設置的,可以清楚看出來白石城天守的結構,可是隱藏哥又手殘失焦了(該打)。
我們二訪的白石城,這次補上了傑山寺、清林寺、常林寺、当信寺等相關聯景點,加上上次的愛宕山片倉喜多墓所與片倉家墓所,整個白石的歷史景點,我們也算是大致完成了,唯一可惜的是沒有看到白石城本丸廣場那滿開的櫻花啊,希望未來能有機會三訪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