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縣與島根縣、山口縣類似,也是在百大名城的時候,擁有四座百大名城,但在續百的時候,卻只有一座續百大名城,而我們也早在7年前,就已造訪過這座續百大名城「備中高松城」,這次也是二度造訪了。
「備中高松城」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因為羽柴秀吉的中國攻略,屬於毛利家前線的備中高松城,遭受到了黑田官兵衛建議水攻的慘烈戰鬥,讓這座城的名氣一直很大,但其實後世僅知道備中高松城是備中守護代家臣的居城,卻對於築城年代、水攻之前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但也因為水攻的歷史太過搶眼,就算無法明瞭這些背景,備中高松城入選岡山縣唯一的續百大名城這件事,仍然是相當合理的,而且他畢竟也是個國之史跡的地位嘛!
簡單說一下水攻備中高松城好了。西元1582年羽柴秀吉奉命攻打中國地區(山陽、山陰),進攻到現今岡山縣的備中國時,毛利軍的前線備中高松城,因為所處沼澤之地,有天然屏障的地勢下易守難攻,跟在身邊的軍師黑田孝高(官兵衛)於是獻技,在梅雨季時,利用事先築好的堤坊蓄積大量的水,讓他在適當時機一次潰堤,過多水就會將地勢低窪的備中高松城淹過,城內必定一片混亂、死傷無數。當時守城的清水宗治也是一員猛將,但在水淹高松城後自知無力回天,搭著船出城,在秀吉面前自盡。爾後在豐臣時代,與岡山城一同為宇喜多家所領,西元1600年一國一城令而廢城。
備中高松其實離岡山非常近,搭乘「吉備線」從岡山搭車過來也只要20分鐘(5站)的距離,而我們從下榻的倉敷過來,加上轉車時間也是30分鐘可到。「吉備線」又稱為「桃太郎線」,列車上的廣播還有桃太郎的音樂與卡通的語調唷,很有趣。
備中高松駅月台上的站牌,也用了粉嫩的桃色來代表桃太郎線鐵道。
雖然離岡山並不算太遠,但備中高松駅確實是一個小站。
車站的印章,是以備中高松城內的清水宗治首塚為構圖,只是...他引退了(崩潰😨😱😭),我們少了一個印章的蒐集啊啊啊啊!
車站前方的商店旁,就有「水攻高松城阯道」的石碑,這店家還可以租賃腳踏車,300円/2小時還蠻便宜的,如果時間足夠,租個車漫遊一下好像也不錯。不過我們這次會花比較多時間前往同屬備中高松城遺跡群中的太閣岩,原本預估可能會花比較多時間在爬山,所以放棄租車,但其實步行的時間與距離也不算短,應該是可以租一下的。
我們先來到東北側,距離車站750公尺處的「蛙が鼻築堤跡」,沿途指標還蠻明確的,不會走錯路。而附近還有三大稻荷神社的「最上稻荷」,我們這次沒有安排,以後一定要找時間去一下。
「蛙が鼻築堤跡」就是當年水攻高松城時,黑田官兵衛所築堤之處,現在是一片草原,已不太看的出來當年的遺跡。
遺跡四周有相關聯的說明板,說明了當時距離備中高松城700公尺處「蛙が鼻」至西北西側1,500公尺的足守川上游,築了3公里的堤防,形成了200畝面積的人造湖,而這個工程僅花費了12天,下圖還有整個水淹區域的示意圖。
現在在遺跡周遭,成為了「備中高松城跡 水攻め史跡公園」。
公園內復元了部分為了築堤所掘土的遺跡,以及引水入人工湖的水路,不過並沒有復原築堤本人,有點可惜。
一旁有水淹高度與備中高松城本丸上段高度的落差示意裝置,當年築堤高8.4公尺,本丸最上端高7公尺,二之丸約5.5公尺,因此水淹1.4~2.9公尺高之譜。
史跡公園的北側可以找到太閣岩的入口,這是我們這次二訪此地的重點區域。路標上寫著太閣岩800公尺,看起來不是會走到斷腿的距離,小小安心了。
一路上是看起來有整備過,卻有一陣子沒人走的小徑,路線蠻平坦的,但沿路的蜘蛛真的是不少,還好我們有先看過攻城能手「卡瓦納」的提醒,留意不要吃到蜘蛛。
步行大約三分之一的距離,會先抵達「秀吉公本陣跡」,這裡也是「真言宗持宝院跡」,一旁還有「宗治公首塚跡」。
一旁的首塚跡,是清水宗治自刃後,秀吉將之後葬在此地的持宝院內,並建立一座五輪塔供養,明治42年(西元1909年),當地人士將首塚遷至備中高松城本丸內。
持宝院跡是山腰部分的一小塊平台,這裡立了一根高聳的旗幟,不過當天因為風勢的關係,旗幟與旗桿纏在一起了,完全看不出來旗幟上的文字。
此處也是展望整個備中高松的好地方,難怪秀吉會在此地設陣,據說當年城中的一舉一動,都在秀吉軍的掌握之中,低勢低窪的城內,整個都被看光光啦。
繼續往太閣岩走,可以看到一塊木牌寫著秀吉公軍馬繫留之地,是右方的山谷間,看了一下,目前沒辦法走下去。
因為持宝院跡後的路段,蜘蛛數量更加龐大,只好撿起一根樹枝,當作破壞者,將眼前的蜘蛛網一個個破除再前進,口中一直說著對不起啊😰。
自從高嶺城山難未遂後,我們都很注意登山道的路標,至少往太閣岩的一路上,路標都相當清楚,值得鼓勵。
雖然越靠近太閣岩路徑越狹小,但還是看的出來是條路,前方就是太閣岩了,從入口到此地,花費17分鐘,不算太累。
路牌旁的樹林間,就可以看到數顆偌大的石頭,其中高度最高的這顆,就是太閣岩了。
原本以為是不是秀吉曾經靠在這顆大石頭上休息,還是太矮需要站在巨石上才看得到山下的高松城(笑),結果都不是,一旁說明板上說明了,此地才是當年秀吉本陣的附近,因為有巨石存在,當地民眾才將之命名為太閣岩,似乎太閣岩本身跟秀吉沒有直接關係啊。
不過摸摸這顆石頭,還是可以感應一下當年原本攻不下備中高松城,焦慮緊張的秀吉的心情(真假)。
太閣岩的背面,這顆巨石不知道是從哪邊滾落過來的?因為附近也沒有更高的山崖。
太閣岩之後雖然還有山路,但不是我們的目標範圍了,沿路折返後,突然看到一位當地阿伯,正準備要將秀吉本陣跡的旗竿放倒。原來他在山下看到旗幟纏住了,準備來處理一下。阿伯說,一個月總有1、2次會這樣,但旗桿其實很重,阿伯一個人絕對很吃力,隱藏哥二話不說,捲起袖子一起幫忙,阿伯邊說幫了他大忙,邊跟我們解釋:「此地其實不是本陣的原址,只是視野比較好,當作是這邊而已,實際的本陣要再上去一點,位於太閣岩附近但還沒到」,接著又說「一旁的首塚,是他們家族遷移過去備中高松城本丸的。」這時我們突然想起,太閣岩登山道入口處,有一座很大的「池上家之墓」,阿伯一定是該家族的後代。阿伯繼續說,「這條路很多蜘蛛,辛苦了,再過一陣子會有很多山蛭,還好你們沒遇到。」什麼!!!居然會有山蛭,太可怕了,真的是還好沒遇到啊。
重新立好旗桿後,「秀吉公本陣跡」的旗幟終於出現在眼前了。我們也在與阿伯話別後,放飛一段空拍機,讓大家用更高的角度來欣賞一下從山上俯視整個備中高松城水淹區域的樣貌吧!
空拍影片👇
結束太閣岩行程前往備中高松城本丸,我們會穿越三大稻荷神社「最上稻荷大社」的大鳥居前方。這座相當粗壯的大鳥居,是日本第四高的鳥居,高度達27.5公尺,不管遠看或是近觀,都是相當壯觀啊,尤其是超粗的柱子,不知道幾個人才能圍住呢?
往城內的路上,回頭看看秀吉公本陣跡的旗幟,我們剛剛也有參與呢!(成就感)
我們先抵達了高松城南側的「史跡舟橋」,原來此處原本為高松城的水堀,當時利用船舶(舟)併排組成長達64公尺的橋,進出高松城的南口,戰時就會把舟撤去,形成防衛的屏障,這樣的做法就不會讓敵軍輕易地透過橋來攻城了。
在入城前,我們還是先到一旁的「清水宗治公自刃之跡」參拜一下。
「清水宗治公自刃之跡」位於一旁的「妙玄寺」境內。
妙玄寺旁,就是西元1963年所建立的供養塔。相傳清水宗治就是將船滑至水淹的此處自刃的,這個位置在山上的秀吉也可以清楚看到。
妙玄寺則是西元1600年,城代花房家所建立的菩提寺,歷代住持祭祀清水宗治至今。
妙玄寺旁擺放著備中高松城最好的紀念品「清水宗治公自刃繪馬」,自助投入600円,帶一塊「覺悟與決斷」繪馬回家吧!
一旁會先看到「ごうやぶ遺跡」,這是清水宗治自刃後,家臣門互刺殉死之地。
「清水宗治公自刃之跡」石碑的對面,就是備中高松城的停車場了,黃金周的今天,訪客果然不少啊。
南側的入口處即是三の丸的區域,備中高松城是座平城,因此三の丸、二の丸、本丸之間,並沒有高度差。
三の丸旁的小小資料館,就是續百大名城的蓋章處,與7年前的樣貌相同完全沒變啊。
雖然是造訪遊客頗多的續百大名城,但印章保護的蠻好的,墨水分量也適中,可以蓋得相當美。
資料館是兩層樓的建築物,一樓也可以得到城郭協會的認定証。
資料館內的資料也與7年前相去不遠,比較特別的是這張-1985年6月24日,重現水淹備中高松城場景的照片,阿不是啦,是真的雨下太大的水患啦(汗)。不過也可以想像一下,當年攻城水淹的感受啊。
資料館一旁有一棟嶄新的一層樓建築物,原來是預定2023年6月4號(64耶😂)開館的新資料館,我們居然早了整整一個月,有點殘念啊。
城內其他部分也與7年前造訪時差不多,目前本丸、二の丸部分,成為布滿蓮花的水池,我們造訪時蓮花葉也都還沒有完全長出,夏天時開滿蓮花的美景,一定很令人期待。
最後則是續百大印章的畫面-本丸區域的拱橋,不過印章中的圖案是開滿了荷花的季節,原來印章取景也有季節之分啊!樹林中的本丸區域中,有遷移過來的「清水宗治公首塚」,我們7年前也參拜過了,就不重覆放圖啦。
簡單的造訪完備中高松城,並補完章後,我們從備中高松駅前往岡山駅,這次雖然主要目的是補上7年前沒有造訪的太閣岩,對於這歷史上很有名,其實城內現在遺跡不多的備中高松城來說,巧遇秀吉公本陣跡的阿伯,多聊了幾句是這次最大的收穫啊!(鞠躬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