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2024 櫻花季大風吹-新潟-本州最北「SL磐越物語」(SLばんえつ物語)

本州最北,馬力依然健壯的「SL磐越物語」🚂

自從我們2023年底趁著SL人吉退休前趕緊搭乘一次的體驗,就突然覺得收集全日本的SL蒸氣機關車,好像不是一件太難的事,因為隨著SL人吉的退休,全日本現在只剩下7條仍在運行中的SL列車路線。而且在2023年6月屬於東北地區的「SL銀河」停止營運後,本州最北的SL列車(北海道還有SL冬季溼原号),就變成「SL磐越物語」了,剛好這次行程來到新潟,正是「SL磐越物語」的起訖站,為了不讓沒有搭到「SL銀河」的憾事再度發生,抱著能搭就先搭心情,安排了這次的行程,還好「SL磐越物語」機車本身看起來非常健壯,要再跑個好幾年一定沒問題的。

「SL磐越物語」由三菱重工生產於1946年C57型編號180號蒸氣機關車,之後便服役於新潟機關區,1963年移至新津機關區(同為新潟縣),1969年退役後,存放於新津第一小學校內保存,當時還是直接架設鐵路進校園,讓C57 180自行走行至校園內。存放30年間,每年都有兩次的檢點與上油保養,保存狀態非常好。1999年時,JR東日本繼群馬高崎的「SL大樹」之後,在全國尋找第2輛保存良好的SL車頭時,找到了C57 180,運至大宮工廠修復後,1,300匹馬力的出力依然保持,可獨立牽引全國最長的7列客車,因此回到原營運地新津的「磐越西線」,營運至会津若松之間的臨時快速列車,2008年成為地域觀光列車,JR東日本現在將其歸類在「愉快樂車」之一,每年4月至11月的周末假日運行。


2024年春天的新潟駅還在大改裝,看到滿是鷹架的站體也是難得。

「SL磐越物語」從新津出發抵達会津若松,費時3小時30分,因為沒有要去会津若松,查詢了一下回程的時間與車次,發現搭到1個小時車程後的「三川駅」,可以在等待最少時間下,搭上回程的普通車。於是我們利用JR東日本的訂票系統,預訂了「SL磐越物語 新津-三川」的乘車券與指定席券,由於「SL磐越物語」歸類為快速列車,並不是特急,因此沒有特急券,這樣加起來票價僅1,430円,真的相當便宜耶。

先搭乘普通車由新潟至新津,21分鐘可抵達,跨越月台的陸橋上,可以看到「SL磐越物語」歷代的車頭標誌,共有60面,不同年度不同季節,還有聖誕節限定,大多數的標誌都結合了吉祥物「オコジロウ」(貂次郎)與「オコミ」(貂美),相當有趣。

距離發車前半小時,「SL磐越物語」已經停靠在月台了,前方的車頭吐著緩緩的煙,還可以看到客車廂的車頂有很多顆的換氣扇,與一般列車相當不同。

橫跨月台的時候,可以看到3番月台發車案內,顯示著平假名的「快速SLばんえつ物語」。

既然列車已經停靠在月台了,打消了原本還想在新津駅晃晃的念頭,趕緊衝到車頭前。其實這一天,是今年度「SL磐越物語」開始營運的第一天,不但有站務員拉布條,吉祥物「オコジロウ」與「オコミ」也都一齊現身,場面相當熱鬧。

布條是今年度特製的,上面有所有停靠的站名,能夠在開始營運的第一天就搭乘到,實在很開心。

一旁的站務員還會主動詢問是否要幫忙拍照,太感謝了。

吉祥物、站務員與車頭的大合照,熱車中的C57 180緩緩地冒著煙,相當帥氣,這趟的車頭標誌是黃色的簡單版。

在車輛上都可以找到顯示製造年代的銘牌,C57 180的鍋爐,是日立製作所昭和33年1月(西元1958年)生產的,是蒸汽機車頭的心臟(上圖),車頭則是三菱重工於昭和21年(西元1946年)製造(下圖)。

駕駛座後方,有C57 180的糧食庫(煤炭槽),承載量感覺相當大,不知道跑一趟需要耗費多少煤炭呢?

從駕駛座後方也可以看到機關士在添煤炭的畫面,即使只是熱車都需要一直送煤炭進去,不知道真的在全速運轉時,送煤炭的速度要多快啊?

機車頭後方的第一輛客車是展望列車,大面窗加上酒紅色的塗裝,沉穩帥氣。

「SL磐越物語」共有7節客車,2節展望車廂,3節普通車指定席,1節綠色車廂座席,1節販賣部車廂,除了酒紅色搭配金色線條的設計,還有深綠色的塗裝。車廂上到處可以看到吉祥物與吉祥物原型貂的圖樣。全列車可搭乘338人,也是營運中可搭乘最多人數的SL列車。

上車前,才發現月台上居然有占了2個座位的「オコジロウ」與「オコミ」,蠻可愛的。

雖然全車指定席,但找到我們的位置後,只是把東西放著,就開始列車大冒險了。先來到1號車,這裡有半節車廂是兒童區,旁邊還有兩位大姊姊,如果有小朋友來的話,還可以找大姊姊陪讀或陪玩。

還可以變身可愛的貂美😂。

列車啟動前後的展望車室擠滿了人,所以我們先暫時退回自己的車廂,這是我們劃位的3號車,深紅色的座椅,一排4位,車內布局相當昭和,是老舊客車於西元2013~2014年間重新整修而來的。

座位採用面對面的形式,置腳空間也有限,如果是不認識的人,還真的會有點尷尬呢。

車廂間也有廁所與半開放式的洗手間,有點工業風的設計。

客車廂的門,也只有用鍊子拴著而已,真的相當復古。


1號車的展望室其實隨時都塞滿了人,我們找到"稍微"有空檔的時刻才不會看起來畫面都是人😂。車廂除了大面窗外,中央還有一棵假樹,企圖營造出來在樹下乘涼的感受。車廂最前方可以看到機關車頭,不過我們等待了一陣子,第一排的人都沒有讓位出來的意思,我們也只好無奈地離開。

5號車一半的部分是販賣部、另一半是指定席,可以買到限定紀念品與商品。

櫃檯上還放了限定的「雪人便當」、「燒漬鮭」等食物,不過我們等等折回新潟已經有午餐選項了,就不跟還需要坐到会津若松的乘客們搶食物啦。

4號車為「リースペース展望車両」(free space展望車室),以車廂側面更大開窗營造出向兩側展望的視野,雖然只有靠著的站席,但不用劃位,也沒有1號車展望室那麼擁擠,我們後半段旅程幾乎都在這節車廂。

抬頭一看,這個帶著吊頂風扇的燈也相當特別。


車廂內可以蓋上我們前一天在「海里号」拿到的重覆章,三列愉快列車我們蓋到兩列了!剩下一列這次真的無緣,好傷心啊。

一旁還有復古的郵筒,我們也將剛剛在販賣部買的明信片寫好,由這裡寄出,不知道會不會有特殊的郵戳呢?

可能因為是今年的首發日,一路上都有人對著車廂招手。而C57 180的馬力,可以從列車的加速到車側不時看到的黑煙,就可以感受得出來這列蒸汽火車還是相當的健壯。

第二個停靠站「五泉」,雖然沒有太多人上下車,但也有站務員將運行開始的布條拉開,歡迎大家。

大面窗望出去的景色相當遼闊,一大片的農田,加上遠方積雪未退的「粟ヶ岳」,心情整個都飄飄然了起來。

棒球少年們都在對我們揮手。

還有不時會出現的鐵道攝影師們。看這個陣仗,是不是在追什麼大明星啊😆。

這個季節,本來窗外應該都是滿開的櫻花,不過遲來的花季讓我們變成偶爾看到一棵櫻花就欣喜若狂。

展望車室的大面窗視野實在太好,照著暖陽、享受美景,超棒!


到了第三個停靠站「咲花駅」,才發現原來「SL磐越物語」沿線的車站,也都有特製的站牌啊。



稍微有點角度的轉彎,還可以看到努力奔馳中的機關車頭。

列車時不時會橫跨「阿賀野川」,完全無人煙的自然景觀也很棒。

經過53分鐘的車程,抵達了我們的下車站「三川駅」,與我們一同下車的僅4、5位乘客,不過大都拍完列車到達及離站畫面後就消失了,反向搭回新潟的,竟然只有我們。

有點意外的是三川駅的月台較短,在這邊下車,其實無法衝到車頭拍到離站的樣子,有點可惜,不過C57 180啟動的瞬間還是相當有震撼力,有影片為證。


三川駅只有一面一線,往新潟與会津若松都在同一側搭車,「SL磐越物語」離站後,就是個只有鳥叫聲的幽靜小站。

三川駅的周邊,看起來有滑雪場、乘船場、溫泉、休息站等設施,也有一些觀光資源。

月台對面,也有一些已開花的櫻花,猜測應該是彼岸櫻吧。

三川駅目前是無人站,與一旁兩層樓高的「地域振興中心」為同一建築。

站內的空間蠻寬廣的,與外觀的陳舊感不同,看起來近年有經過整修。

雖然是無人站,但有可愛風格的漫畫人物,下方擺放著「自由帳」,可以讓遊客自由留言。

一旁的時刻表,看到了沒,雖然一天有10班列車停靠,並不算少,但中間11:33~15:08,很精美的3個半小時完全沒車,這也是我們不得不在三川駅下車折返的原因,如果繼續往下搭,那幾乎等於搭到会津若松才有車回新潟了,來回各3小時,這趟行程總共會花6小時,幾乎是一天了。

三川駅所在的阿賀町,似乎也有許多溫泉、秘境,還有樹齡1,400年的將軍杉,兩張相當吸引人的海報,讓我們對阿賀町的觀光留下了印象,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造訪。

在三川駅等待的時間為23分鐘,可以走出來站外稍微看看,發現了看起來超有歷史的案內板,上面還寫著已經消失的行政區名「三川村」(西元2005年併入阿賀町)。

回到新津駅,這才有時間可以看看在站內的「SL磐越物語」相關展示。這個由不同顏色瓶蓋打造的歡迎看板,是「SL磐越物語」25周年誌慶,今天剛好是營運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第一天啊。

站內還有小小照片展示室,不過右側看起來本來應該有模擬駕駛的體驗,但貼上調整中無法操作,很殘念。

天橋上還有「SL磐越物語」行經車站的物產彩繪(下),終點的会津若松駅當然就是会津若松城囉(上),各節車廂的彩繪這裡也看得到(中)。

我們來回約花了3個多小時的時間體驗了日本運行中SL列車,最強壯的「SL磐越物語」,那雄壯的汽笛聲、加速的馬力與濃密的黑煙都印象深刻,只可惜沒有滿開櫻花的相襯,若有機會,能夠像在車廂外拍攝的鐵道攝影師們,捕捉SL列車與美景的合影,也是不錯的體驗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