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三個幕末時期興建的稜型城郭,當時為了抵禦新式武器的攻擊,參考歐洲築城技術,分別在北海道與長野縣,誕生了三座稜型城郭。規模最大的,就是爆發箱館戰爭的百大名城「函館五稜郭」,去年我們也因為續百大名城造訪了位於長野縣的「龍岡五稜郭」,這兩座稜型城郭規模大小差異頗大,龍岡五稜郭甚至沒有興建完成,但也讓我們認識到日本幕末築城的潮流。
這次再次有機會造訪道南,尤其我們又利用了自駕,可以相當彈性的規畫行程,那何不把最後一座稜型城郭蒐集完畢呢?於是「函館四稜郭」為了我們這趟小輕旅的第一個目的地!
「函館四稜郭」,築於明治2年(西元1868年),位於「函館五稜郭」北方約3公里處,修築者同為幕末代表舊政府軍的「蝦夷共和國」(箱館政權),又名新台場、神山台場、新五稜郭。主要用途為當作五稜郭的支城之用,主要指揮官為大鳥圭介與江戶幕府陸軍的法國籍軍官ジュール・ブリュネ(Jules Brunet),利用舊幕府軍200名士兵與徵用當地居民100人,連夜趕工數日而成。但是這個城郭的防禦其實相當脆弱,籠城所需的防禦設施(如井戶)都完全沒有,因此嚴格說起來只能算是個野戰要塞,而實際上在箱館戰爭中,四稜郭並沒有發揮該有的功能,黯淡的從歷史中退場,但遺留下來的遺跡,至今仍是相當完整的。
函館五稜郭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5/05/day-8-lucky-pierrot.html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5/05/day-10.html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8/12/2018_92.html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5/05/day-10.html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8/12/2018_92.html
龍岡五稜郭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8/04/2018day10.html
四稜郭
地址:北海道函館市陣川町
電話:無
交通手段:搭乘「函館バス 69番上陣川行」至「四稜郭」,或自「函館駅前」搭乘「40、55番バス」,至「赤川1丁目ライフプレステージ白ゆり美原前」,在步行1.6公里,或自駕前往(推薦)
四稜郭
地址:北海道函館市陣川町
電話:無
交通手段:搭乘「函館バス 69番上陣川行」至「四稜郭」,或自「函館駅前」搭乘「40、55番バス」,至「赤川1丁目ライフプレステージ白ゆり美原前」,在步行1.6公里,或自駕前往(推薦)
入口處有四稜郭的案內圖,整個四稜郭史蹟的範圍並不大,北、西各有兩個自然公園,南側的入口處還有一個涼亭與飲水處,簡單的見學設備沒有少。四稜郭自箱館戰爭後就荒廢了,昭和9年(西元1934年)當地居民開始進行史蹟的保護,昭和44~47年間(西元1969~1972年),受到政府補助後,四稜郭開始土壘的修復與環境的工事,四稜郭才開始成為現在的樣貌。
明治2年5月11日,箱館戰爭總攻擊開始當日,新政府軍的岡山藩、德山藩等部隊即開始四稜郭的攻擊,松岡四郎次郎率領舊幕府軍於四稜郭守備,新政府軍則增加福山藩部隊進攻,長州藩部隊則佔領了四稜郭與五稜郭之間的權現台場,阻斷了舊幕府軍往五稜郭脫逃的路線,7日後,五稜郭開城投降,四稜郭同樣也降伏於新政府軍之下。
我們查詢了一下四稜郭並非空拍機禁飛區,風速也不算大,因此放飛空拍機更可以觀察四稜郭完整的樣貌。果然空拍機升空後,我們透過螢幕畫面看到了四稜郭的土壘結構、完整的對稱形狀,甚至連虎口、四個角落的砲台與土壘的兩層結構都一清二楚,果然上帝的視角是無敵的啊!而四稜郭四周的樹林圍繞的就是整個歷史公園的範圍,或許櫻花季來,可以拍到更壯觀的畫面。
雖然只停留了短短的時間,但成功的看到四稜郭的空拍角度,並正式完成了日本三大稜型城郭的探訪,我們相當滿足的離開函館,繼續踏上續百大名城的道路,下一站「上ノ国勝山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