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潟花街180年老宅的米其林美味「鍋茶屋 光琳」
這京都吧,怎麼會是新潟?走進新潟市中央區的古町花街,這裡傳承了200多年歷史的花街文化,政商名流在此聚餐、欣賞藝伎表演,發展成一條新潟的「花見小路」,兩旁老宅古屋櫛比鱗次,還有歷史悠久的料亭。而這條「花見小路」正確的路名是「鍋茶屋通り」,正是以街町中最有名的料亭「鍋茶屋」所命名的。
我們2017年第一次造訪新潟的時候就被車站宣傳的古町花街海報吸引住了,覺得一定要找個機會來看看這新潟的花街是不是很京都。這次再度造訪新潟市,正想看看有沒機會去花街走走時,發現了花街中最有名的料亭「鍋茶屋」旗下的懷石餐廳「鍋茶屋 光琳」也在「米其林指南2020年新潟特別版」中摘下2星的殊榮,是新潟市唯二的2星餐廳,既然看到了,怎麼能錯過呢!「鍋茶屋 光琳」的訂位也相當方便,以簡單的日文(英文不確定是否可行),在官網的「ご予約」處填好資料,就會收到確認的email,再由email的往來中,點餐與問答即可,店家的回覆也都相當快速、親切,絲毫沒有障礙,也不用透過第三方訂位,實在是外國人大友善啊!
「鍋茶屋」創業自西元1846年,建築物本身就是「国登錄有形文化財」,料亭內包含庭園占地1,000坪,更有廣間可進行藝妓表演。而旗下的「鍋茶屋 光琳」則是位於建築物北角的副品牌餐廳,提供較少人數的懷石料理,而拿下米其林殊榮的,是「鍋茶屋 光琳」,「鍋茶屋」本身可能對米其林評審員來說會有一些難關吧,畢竟評審員可能無法一次來個一群人包下大廣間辦會席啊😆。
鍋茶屋 光琳
地址:新潟市中央区東掘通8番町1420番地
電話:025-223-2015
交通手段:「JR新潟駅」北口轉乘「新潟交通巴士 S21/S20/C20/C21」,至「古町」步行290公尺
營業時間:12:00~15:00、18:00~22:00(水曜日,週一休),日曜(周日)僅中午營業
支付方式:現金、信用卡
套餐價格:午晚各有三種價位,請參考官網
76萬人口的新潟,雖然沒有地鐵系統,但有很發達的巴士網路。巴士站位於新潟駅北口,我們要前往的古町可以在9號乘車口搭車,指標清晰,相當好找,而且嶄新的巴士站居然是2024年3月31日才正式啟用的,僅僅五天前而已。
10分鐘不到的車程,就抵達了古町站。原來古町這邊的繁榮,是來自明治7年(西元1874年),全國第四間的銀行「第四国立銀行」的開業,帶動了古町的成為工商業聚集之所。
下車後過個馬路,馬上就可以進入「鍋茶屋通り」,走道中段看到最大棟的日式老宅,就是今天的目的地了。
「鍋茶屋 光琳」位於建築物北側的入口,牆上有燈箱相當好找。
走進屋內,沒有櫃檯,但服務人員已經在門口等待了。一旁的櫃子上擺放著暖色系的和燈,前方居然有兩隻不同顏色的「赤べこ」(赤牛),雖然這裡不是福島的会津若松,但新冠疫情後,這代表著疫病退散的「赤べこ」紅到日本全國,這裡也能看到就不意外囉。(是說新潟離会津若松也沒很遠啦)
我們被帶往包廂內,剛好適合兩人的桌子,相當典雅。大面窗面對著中庭,畫面相當美。
原本應該是兩張桌子,四人用餐的空間,另一張桌子收到一旁,下方有置物籃,我們剛從攻城的路上回來,"給西"相當多😅。
大面窗外的景色雖然是小小的中庭,但奇石、綠葉、水池、石燈籠,日式庭園的要素都有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包廂都能看到庭園呢?
因為訂位時就已經決定了套餐的價位,坐定後馬上就送上來一碟開胃的柚子酒,一口飲下,酸酸甜甜的,馬上覺得肚子餓了😂。搭配的餐盤也好有質感。
桌上有一個可愛的漆器,居然是服務鈴,鈴鐺的部分按下去就可以呼叫服務人員前來,圖案很美又很有趣的小東西。💘
店家推薦了搭配餐點的日本酒,是產自新潟的「阿部酒造」的「あべ 」,是屬於甘口的清酒,喝起來頗順口,又帶有果香。
「鍋茶屋 光琳」的餐巾,大大的「鍋」字家紋,也相當有特色。
第一道前菜,是炸得酥脆的車海老(明蝦)腳與螢烏賊煮佐味噌醬,搭配像是蕨類的野菜,一盤中有兩種口感的食材,味道卻不衝突,這一開局就很美味。
接著是一道白蘆筍與蠶豆的清湯,金光閃閃的漆器太過耀眼,都忘記拍內容物了😱。
接著是「造リ」(刺身),海蛸、花枝、千葉產黑鮪魚、鰤魚,搭配造型特殊的容器,視覺、味覺都享受。
烤物是櫻鱒,搭配蘿蔔漬物與菠菜,也是「鍋茶屋 光琳」擅長的食材搭配手法,櫻鱒的皮烤得酥脆,魚肉緊緻,利用漬菜巧妙的轉換味道,好吃。
有點中國風的瓷器,裡面裝的是「香物」,是鮑魚與竹筍一起熬煮的料理,鮮甜的竹筍、Q彈的鮑魚,搭配有點勾芡的芡汁,兩種鮮味交融,鮑魚一定沒想過自己會遇到竹筍吧😆。
重頭戲來了「河豚鍋」,原本只有提供到三月底的河豚鍋,在訂位的時候特別詢問了一下是否還有,得到了沒問題的答案,該不會櫻花祭晚到了,季節料理的河豚鍋也順勢延後了吧?
呈現半透明的「虎河豚」切片,相當厚實,看起來就很有膠原蛋白的感覺。
搭配水芹一起煮,香氣四溢,服務人員說只要涮5秒就好,起鍋再沾一點用柚子胡椒特調的醬汁,口感真的不可言喻,肉質細緻又帶一點Q彈,太好吃了。
以為河豚是最後的肉類,卻又上了一道「山豬肉」,帶著皮的里肌部位同時可以享用到脆脆的皮、油脂豐厚的肥肉與軟嫩的瘦肉,搭配一點海鹽隨著山豬的肉汁在嘴裡溢出,肉香濃郁。一旁搭配的蘆筍、地瓜也好好吃,鍋茶屋的每一道肉類,都搭配了一點野菜,蠻不錯的。
最後的主食則是海瓜子薑絲炊飯,鋪著滿滿的薑絲,水芹搭配了蛤蠣滲出的高湯,這鍋飯從開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散發出香氣,開蓋後會由服務人員幫我們盛飯。
每一粒米飯都被高湯染色,飽滿多汁,底部還有一點鍋巴,可以吃到兩種口感,份量蠻多的,如果吃不完還可以外帶回去,當成宵夜也很好吃呢。
炊飯本身,是看起來很札實厚重的陶釜鍋,搭配米鄉新潟難怪可以炊出這麼香的飯啊。
漬菜的小碟子蠻有趣的,是孟浩然詩句的「春曉」,不過第二句變成「處處"國"啼鳥」,不知道是為什麼呢?
「最中」裡面的餡料相當豐富,除了草莓,還有蓮根做成的麻糬,加上黑豆再佐以黑蜜,無論是外層酥脆的餅皮,還是內餡的水果風味加上麻糬口感,都是一道相當特別的甜點,搭配抹茶享用,真的很和風,當然口味也很合我們的喜好。這一餐吃下來也是花了近兩小時的時間,但卻一點也不覺得久,隨著美食一道道的上桌,搭配窗外的庭園美景,只有我們兩人的包廂,可以盡情暢聊,度過一個愉快的晚餐時光。
我們抱著愉快的心情走出「鍋茶屋 光琳」,經過同一棟建築物中央的大門,突然發現裡面居然可以停放車輛,打扮端莊的和服女將正在送客,走上座車的該不會是什麼大老闆還是政治人物吧?突然日劇情節浮現腦海...
再度搭著公車回到新潟駅北口,馬路旁也放上了最近日本各城市開始擴散流行的「文字モニュメント」(Monument),而且晚上還會發光呢!新潟的夜晚,也相當不錯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