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二)行程規劃:
09:00-10:00 津和野散策
10:00-12:00 津和野城
12:00-13:55 津和野城下町(午餐-沙羅の木 松韻亭)
13:55-14:43 搭乘「山口線」津和野→山口
15:15-15:28 搭乘「山口市コミュニティバス」(山口市通勤巴士)山口駅→香山公園五重塔前
15:30-16:45 香山公園琉璃光寺
16:45-16:58 搭乘「山口市コミュニティバス」山口市通勤巴士)香山公園五重塔前→山口駅
17:00-17:40 中華そば しゃぼてん
17:44-19:10 搭乘「JR中國巴士」山口駅→東萩駅
19:10-19:30 萩ロイヤル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ホテル(Hagi Royal Intelligent Hotel)
19:30-20:00 超市サンリブ萩店
20:00-21:00 晚餐-萩心海
交通工具:無
因為在津和野住了一晚,我們的百大名城津和野城攻略可以在時間相當充裕的狀況下,好好地欣賞這個山陰小京都的美,這才是百大名城的意義之一吧,不是只攻城,而是看看每個地方的美好。
旅館對面靠近鐵道的這一側,就有很復古屋根老宅改成的食堂,不知道經過多少年的時間,在這津和野駅前絲毫沒有改變的面對這變化萬千的世界啊。
當然也有一些有特殊風格的咖啡廳,二樓的天狗面具雖然嚇人,但卻也是一間提供500円午餐的超值咖啡廳唷。
也有賣著茶業的店家在前方清澈的水池中養著鯉魚,可以讓客人邊喝茶邊悠閒的賞魚,也相當不錯呢。
距離車站500公尺距離處也有一間5層樓建築,是較為大型的溫泉飯店-津和野温泉宿 わた屋 (Wataya),看起來頗有高級溫泉飯店的樣子,果然隨手一查,一晚要價3万円啊!真的是高級溫泉飯店無誤(遠目)。
因為前往津和野城登山口的路線並沒有巴士可以通行,距離約1.7公里的路程必須要靠雙腳了,但也因為這樣可以一路上看到津和野的美麗街道與滿開的櫻花。
在經過太鼓谷稻成神社的石鳥居時,突然一陣風,將櫻花花瓣片片吹起,津和野的櫻吹雪啊!真是美呆了...
走過石鳥居後,還有一個紅色的鳥居,這是彌榮神社的鳥居,後方是彌榮神社的拜殿,因為一旁是津和野高等學校,剛好一群高中生也很悠閒地穿過櫻花樹下的神社,讓人感覺好青春啊...
彌榮神社是津和野地區主要祭祀的神社之一,主祭神為「素盞嗚尊」,是源於京都的祇園信仰, 享禄元年(西元1528年)當時的城主吉見正頼從山城国的八坂神社(現京都市)分靈過來的。慶応三年(西元1867年)改為現在的名稱。
彌榮神社的拜殿,雖然查不到建築的年份,但看起來也是頗具歷史感。
彌榮神社中有一棵600年樹齡的櫸木,據說是城主吉見弘信為了守護三本松城的彌榮神社建立時所親手種植的。
我們也參拜了一下守護這三本松城(津和野城)的彌榮神社,以保佑我們這趟攻城一切順利。
我們繼續往前走,這滿開的櫻花後方的,就是津和野城所在的靈龜山了。
又一陣輕風吹來,這個在鐵道線旁的櫻吹雪也來的正是時候啊,就差一列火車了。
路邊的案內板可以看出來津和野町依著山谷呈現狹長型,津和野駅附近的區域是傳統建物保存區,也就是山陰小京都城下町的區域,右側下方的山則是津和野城山的所在地。
突然抬頭看到山坡上的紅色鳥居群,這是太鼓谷稲成神社的鳥居群,前方的櫻花也相當盛開幾乎快遮住鳥居的樣貌了。
我們隔著清澈的津和野川,看到對面一整排的櫻花,津和野雖然是偏遠的鄉下,但這樣的風光美景卻相當引人入勝啊。
整個津和野町櫻花的數量真的不輸櫻花百選的賞櫻勝地,走到津和野城登城口的途中,連續不斷的櫻花,處處都是美景,而且...只有我們獨享啊!這寧靜、清新、又令人舒暢的賞櫻散策,還沒有真正攻城,都讓我們感到相當滿足了。
終於,我們遇到津和野城的第一個關聯建築物「馬場先櫓」,這大概是津和野城唯二保存下來的建築物了,因此也被列為國指定史蹟之一。
木造的「馬場先櫓」後方,也有一整排綻放的櫻花,如果沒有電線桿根路燈,就更完美了。
「馬場先櫓」是津和野藩邸表門左方所配置的隅櫓,此處原有馬場故得名,是一棟沒有石垣地基的二重櫓,原先建築的年代不詳,但在西元1854年因大火燒失,於西元1856年再建,與「嘉樂園」內的「物見櫓」為津和野城為二保存下來的建築物,但因為位置稍有變化,「馬場先櫓」成為唯一保留原狀的建物。
「馬場先櫓」一旁還有一段土屏,搭配櫻花一起服用,就是難得的津和野城跡建物櫻花照了。
「馬場先櫓」旁的路障,居然是兩顆魚頭,看到眼睛跟嘴巴,實在是相當有趣。
在「馬場先櫓」的前方有一塊停車場,這裡也有滿開的櫻花們。
但這塊空地其實是從前津和野藩主的庭園「嘉樂園」。
「嘉樂園」是原本津和野藩龜井家宅邸的庭園,南北300公尺長,東西140公尺寬,並不算太大,明治時期廢藩後,成為津和野高等學校的校地,庭園內也是藩校養老館的所在地,傳聞園內有池泉、假山,並融合當地景色的樣貌。
不過現今的嘉樂園絕大部分的區域都是津和野高等學校的操場,已經沒有當年的假山造景了。
在操場的另一側,則有從二位勳三等龜井公頌德碑,是龜井家最後一任藩主龜井茲監的銅像。
繼續往登城口走,可以看到津和野城的另一棟建築物「物見櫓」,這是津和野藩為了防禦所設立的倉庫,外觀一重內兩階,原本的位置是在津和野高校的正門口附近,但大正時期為了鋪設道路,移到了嘉樂園的境內,就是現在地。
經過「物見櫓」後,就抵達登山口了,往上走一段坡道,會經過一家賣津和野名物「源氏卷」與招財貓的店鋪,看起來開很久了,但也沒人招呼,就不好意思看看了。
沿著坡道往上走約400公尺,已經可以看到津和野城跡的案內板了,說明了津和野城最早是由從能登遷移過來的吉見賴行於西元1282~1295年間所築,是擁有小規模曲輪的中世紀山城。到了慶長六年(西元1601年)關原之戰中屬於東軍的宇喜多詮家(宇喜多直家的外甥)入主,當時削平了津和野城山山頂,開始大規模石垣的建設,也興建了三重天守,詮家並改名為坂崎直盛,在大阪城之戰中,更是立下救出千姬(德川家康孫女)的功勞,因此坂崎直盛也獲得加封。但不知道是太過自信還是怎麼的了,坂崎直盛一直以為德川家會將千姬許配給他,於是一聽到德川秀忠要將千姬嫁給本多忠刻(猛將本多忠勝之孫),就擬定了「千姬奪回計畫」,當然被德川家知道後坂崎直盛已有切腹的自覺,但沒想到他卻在醉倒時被家臣斬首將首級送給了幕府,同時還被斬殺了長子,坂崎家就此斷絕(真是個不勝唏噓的故事)。津和野城接著由龜井政矩入主津和野藩,並開始修築了藩邸、外濠與城下町,龜井家統治津和野至廢藩,津和野城也於西元1874年進行拆解。
而標高370公尺的津和野城山,並不用一路爬坡攻城,津和野城設立了很方便的吊椅(リフト)供遊客登城,運行時間為9:00~16:30,料金為往復450円。
吊椅山麓站同時也是津和野城跡觀光案內所。
不過與其說是案內所,比較像是吊椅纜車的休憩所,而且很有生活感😆。
最重要的百大名城章就位於此,是一顆很完整的連續章,第93顆章GOT!百大完成倒數囉~
案內所內有一張津和野城本丸全景圖,山頂上的石垣與各個遺構都有標示出來,不過以這張圖可以看出來天守台並不是城內最高點,最高點是三十間台,而且高度還有一定的差異,這樣天守台似乎就不是政治的中心或權力的象徵了。
吊椅站外也有津和野城的建物復元圖,不過這張看起來最高點是西櫓,或是北側的建物群。
所謂的吊椅(リフト),就是類似滑雪場的纜車設施,我們在松山城也有坐過,早期的山城為了方便民眾攻頂,選擇這樣較大型纜車便宜的方式,因為前一天才搭過岩囯城的纜車,津和野的吊椅也讓我們可以有很明顯的比較。
雖然吊椅站的一旁就有搭乘方法,但我們要搭乘的時候還是會有工作人員來協助我們,我們只要站在地上的圈圈中,椅子來的時候,順勢坐下,工作人員會幫我們橋到一個最適合的位置,相當簡單的...
兩張椅子之間的間隔大約10公尺,覺得水母妹離隱藏哥好遠啊!吊椅速度不快,但坐著攻頂,吹著微微的風,兩旁的翠綠與清新的空氣,相當舒服...
快到頂端的時候,距離坡面比較高一點,所以有加裝防護網,不過自己的東西還是要抓好,不要不小心掉下去,到時候還要麻煩工作人員幫忙撿啊...
大約7-8分鐘的吊椅旅程,我們來到了津和野城山上,回頭看看腳下,雖然距離山麓只有200公尺的高度差,但猛然一看還真的感覺蠻高的耶,當然省了這段腳力讓人可以輕鬆上山,這吊椅真的功不可沒啊!
吊椅山頂站也是整個津和野城跡區域唯一有廁所的地方,可以多加利用。
從山頂站走到津和野城本丸,還需要走一段山路,案內所上內所提示的是往返40分鐘,不過實際上我們只花了15分鐘就抵達了本丸,中間還有走走停停拍拍照,單趟20分鐘,應該是最慢的速度了。
不過我們的維修運又出現了,津和野城出丸的部份以及其通道都在維修中,一旁架設了臨時的木棧道供遊客通行。
出丸通道旁還有吉見氏時代時的堀切,雖然山城上的堀並不常見,但跟昨天的岩囯城一比,這堀切真的太不顯眼啦😆。
因為石垣維修而無緣的出丸,連經過看一眼都無法,只能繞道而行。
出丸到本丸還有250公尺的距離,不過山頂上的道路幾乎沒有甚麼坡度,還蠻好走的。
連通往本丸的道路都有部分在維修,必須走一旁的木棧道。
在快要抵達本丸東門前的位置,就可以遇到津和野城的石碑與案內板了,案內板的內容大致與先前遇到的差不多。
津和野城阯碑GOT。
石碑距離本丸還有5分鐘路程。
但才走一分鐘,就看到了狹長的石垣了。
面陽的石垣長滿了青苔,還有一小部分正在養護中。
石垣的中段有一處較大的地基,這是過去津和野城的東門,也是龜井氏之後的津和野城大手門,東門的右側還有三段石垣,就是上一張圖中的石垣,上面曾經也有三段櫓的存在,三段櫓的右上方則有西門,呈現狹長型的津和野城,東門與西門僅隔一個三段櫓而已。
此處也為了養護石垣,架起了鐵橋,避免直接攀爬石垣,造成崩落。
一旁的石垣也用網子保護住。
東門後方的石垣呈現三段構造。
馬上就可以看到的西門櫓跡,兩側完整的石垣成為津和野城另一側的通道。
津和野町其實因為一套150年前留下來的「津和野百景圖」(下篇再詳述),成為日本遺產之一,而這套圖的第一圖,即是有三本松城之稱的津和野城,這裡順道描述了津和野天守在西元1686年因為落雷燒失後,就沒有再建了,百景途中的津和野城是東門及其右側的二重櫓門(上圖)。下圖則有較詳細的目前津和野城平面圖,整個城的結構呈現T字形,相當明顯。
我們先到西門的西北側,這裡有過去的馬立所(馬棚)與台所(廚房)跡。
狹長的馬立所,後方的平台就是台所跡了,地上還有一些遺留下來的磚瓦,也就這樣散落一地與之融合成一體了。
這時突然聽到一陣嬉鬧聲,原來有一群高中生穿著制服剛從本丸走出來準備下山,不知道是學校課外活動還是只是來爬城的,大伙看起來蠻開心的,穿過東門前的石垣,也算是獨特的畫面了。
台所的礎石與石垣,也都保留完整。
台所的後方有一區石垣與礎石,則是海老櫓,咦?海老不是蝦嗎?是長得像蝦的櫓還是櫓裡面有養蝦呢?(滿臉疑問)
可惜案內板上也沒有說明啊,只能靠自己想像了。不過還是說明了馬立、台所、海老櫓,過去就是城內的三の丸,也是三段櫓的最上層建築物,最裡面的海老櫓,也是作為望樓的用途,可以一覽城下動態。
馬立、台所對面就是天守台了,由於天守燒失的很早,天守台似乎荒廢已久,現在只有一棵樹豎立在正中央。
不過登上天守台的石垣,還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馬立、台所與後方深處的海老櫓區域
在天守台後方,有一個大平台(
「三十間台」向北面的開口處下方,則是太鼓丸的區域。
從「三十間台」往城下的津和野町望去,視野相當好,整個城下町都可以盡收眼底,實在是相當遼闊啊!
「三十間台」南側則有人直櫓的櫓台以及另一段的三の丸。
「三十間台」上也是許多人爬上津和野城後,坐下來休息,或是細細品嘗這壯闊視野的地方,這裡設置了一些坐椅,有些遊客就這樣坐在椅子上許久,感受這歷史與自然的情懷...
除了城下町的風光外,這個季節也因為櫻花季的關係,讓對面山頭也點綴了點點粉白,也是另一種賞櫻啊。
從「三十間台」的入口兩側石垣,往太鼓丸的方向看去,可以體會津和野城石垣之美以及遠方的城下町景色,這是我們很愛的角度之一。
津和野城另一個重要的場景就是「三十間台」南面的三の丸了,不過要前往三の丸必須走下「三十間台」通過一旁狹窄的二の丸,二の丸的通路上也都是散落的瓦片,可能真的也多到不想收集起來了吧。
為什麼說三の丸是重要場景呢,因為在這個平台前方的人質櫓石垣,就是津和野城章的圖案啊,這比天守台還完整的石垣,是採用「亂積法」所築,整面石垣給人一種紊亂的美感,也是津和野城重要的識別之一。
KUSO一下,H&J戰隊攻佔津和野城成功。
三の丸南側有一個出口,即是南櫓門跡,具有坡度且幅寬不大的南櫓門,作為津和野城跡的後門使用,門後方就是坡度較陡的山路,走起來應該會蠻累人的。
從最南端的南櫓門看去,整個三の丸與人質櫓、三十間長屋的石垣盡收眼底,津和野城因為築在靈龜山頂上並將山頂削平,石垣保存完整,山谷之間在每年的秋至冬季,因氣溫的急遽變化,也會形成雲海,與竹田城的條件相似,雲海的津和野城跡,也成為與竹田城齊名的空中之城場景了。我們攻城的這天,雖然不是雲海形成的條件天氣,但天氣相當好,風也不強,我們在這邊使用了空拍機,用空中的角度來看看這個絕對也是空中之城的津和野城吧。
空拍空中之城津和野
https://www.facebook.com/hidejellyfish/videos/774829702721671/
回程一樣利用吊椅下山,山頂站的指標還有(
這時突然發現原來纜車站還有提供SL山口號的行駛時間啊,不過從這麼高看下去,其實看不太到火車就是了。(或許SL列車冒的濃煙可以看到吧😆)
最後在吊椅山麓站的紀念版前來個乘車紀念吧!後方的櫻花也相當賞臉的點綴了整個畫面,我們津和野城的攻略,完美💗。
津和野城
地址:島根県鹿足郡津和野町後田
電話:0856-72-1771
網址:https://www.kankou-shimane.com/ja/spot/detail/9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