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車站,看到高聳的山城也會腿軟一下的「黑井城」
在出發前就知道這會是一座「難關之城」,加上地處偏遠,蓋章處與城跡的登山口又在不同的方向,可想而知的是要準備多一點體力與時間。原本發現有一間位於黑井駅不遠主打可享田園風情的民宿,可以在不用奔波的狀況下保留完整的一天攻城。但後來覺得既然手握PASS,可以搭乘特急列車快速往返,就打消了住在黑井的念頭。不過實際到了黑井駅,一走出車站就可以看到前方高聳的山城佇立在眼前,瞬間腿軟一下的時候,也是會浮出如果住在這邊也不錯的想法啊。
黑井城築於西元1334-1338年間的南北朝時期。根據「嘉吉記」記載,足利尊氏旗下的赤松貞範,因為與新田義貞作戰有功,封予丹波國春日部,便在標高356公尺的「猪ノ口山」上築城。室町時期,萩野氏代替赤松氏成為黑井城城主,西元1554年,赤井直正以巧奪的方式奪取了黑井城,代替原本的主君細川晴元,持續與近畿霸主三好家征戰。1565年,赤井直正在福知山城討取了三好家勢力的松永長賴(松永久秀之弟),將丹波國的三好勢力全數殲滅,因此換來了「 惡右衛門」的封號,赤井直正的勇猛,傳遍近畿地區。但在三好家迅速殞落後,卻迎來了織田家的攻伐。1570年,信長會見了赤井直正,赤井直正表示臣服,但在山名祐豐攻打山垣城的足立氏,向赤井直正求援後,山名豐佑被「惡右衛門」打個落花流水,山名祐豐求援信長,1575年信長派出明智光秀攻打丹波,當時已取得竹田城的赤井直正放棄了竹田城,回防黑井城。第一次黑井城之戰,因波多野秀治從背後襲擊光秀,光秀退兵而勝利,第二次黑井城之戰(1578年),赤井直正抵抗了一年多後,因頭部腫傷病逝,黑井城才開城投降。
赤井直正的驍勇善戰,可謂丹波第一,放棄竹田城回防黑井城也可見黑井城的防禦能力,是高於「空中之城」美譽的竹田城。黑井城在赤井直正與織田勢力的齋藤利三修築下,成為現在的規模,並在関原之戰後,喪失戰略意義而遭廢城,結束260餘年的歷史。
黒井城(黑井城)
地址:兵庫県丹波市春日町黒井496-2
電話:0795-70-0819(丹波市教育委員會)
交通手段:「JR黒井」,步行1.0公里,至登城口廣場
地址:兵庫県丹波市春日町黒井496-2
電話:0795-70-0819(丹波市教育委員會)
交通手段:「JR黒井」,步行1.0公里,至登城口廣場
營業時間:城跡24時,蓋章處的「春日住民中心」09~17時(月曜(週一)、12/29~1/3休)
所要時間:3.5小時
關西廣域周遊券也可以這裡買唷(PR)
極簡純白的こうのとり号(白鸛號)是開往城崎溫泉的特急,目的地也是我們還沒去過的地方,相信很快就可以造訪了。
雖然こうのとり(白鸛號)也會經過黑井,但並不會停車,所以必須在柏原轉車。柏原駅造型相當特別,寬廣的木造平房建築,兩側都有高聳的三角屋頂,中央三層樓高的望樓,我們怎麼樣都找不到可以上去的地方。在這站下車的乘客也不少,但許多穿著西裝看起來就是來辦公、出差的上班族,頗神秘啊。
站內有空間不小的待合室,在仍然炎熱的9月天裡開著涼爽的冷氣,實在是一大福音。牆上還有大大的姬路城海報,以及兵庫出身的美女藝人中条彩未的觀光宣傳海報,神戶異人館、城崎溫泉、姬路城、篠山城下町,都是很棒的地方啊。
在柏原轉車的半個小時,還有一項任務必須完成,那就是預先準備我們的午餐,由於黑井附近真的沒什麼吃的,是連便利商店都沒有的地方,如果需要解決午餐,可以先在柏原買好駅弁,剛好柏原站內的食堂,就有賣很美味的「 豚めし」(豬肉飯)。
位於車站右側的食堂名為「 レストラン 山の駅」(山之站餐廳),還兼具觀光案內所與物產店的功能,右邊的牌子上,物產店字樣的中間,居然出現了織田信長的家紋「織田木瓜」,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歷史迷的壞習慣啊哈哈)。
我們點了兩份「豚めし」便當(後面再介紹菜色),每份1,080円,如果內用的話1,180円。內用的選項也蠻多的,還有鰻魚飯、蕎麥麵的選擇,前方的冷藏櫃中還有許多蛋糕,可以搭配咖啡與茶飲,與其說這邊是食堂,可能更像喫茶店,當地人來這邊吃個小蛋糕,喝個下午茶,悠閒地度過。
柏原駅雖然是有人車站,但窗口並不會隨時開啟,有列車經過前後才會把窗簾拉開,但我們突然發現有車站印章可以蓋,馬上按了鈴請駅員讓我們蓋章,印章圖案是「織田藩陣屋跡」,查了一下,原來柏原藩初代藩主是織田信長之弟「織田信包」,這也解釋了剛剛食堂為什麼可以看到織田木瓜紋的原因了,原來柏原這個地方與織田家有淵源,這次沒有多餘時間造訪了,希望未來可以。
不過攻城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去蓋章,偏偏黑井城印章的置放處不在車站到登城口的路上,而是往車站東側500公尺處的「 春日住民センター」(春日住民中心/春日公民館)。因此要蓋章的話,還得多走這一段路。
路邊的「雜草」有很大一段把人行道遮蔽了不少,仔細一看路邊這一大片不只是雜草啊,裡面大概有7~8成都是薄荷葉,薄荷的清香飄散四溢,因為日照充足,都長得很好,這一天天氣也相當炎熱,好想來杯薄荷茶消消暑啊。
黑井城的印章水量偏多,但可以蓋得蠻漂亮的,印章圖案看起來是山頂的石垣,搭配雲海的樣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看到雲海呢?總之第54顆續百名城章入手。
蓋完章本來想在住民中心吃便當,但遍尋不到座位,只好往黑井城的方向走。市役所廳舍外的小河道兩旁都是櫻花,說不定櫻花季來也很美。
從住民中心前往黑井城登城廣場仍有1公里的距離需要步行,這1公里的距離走在這樣的鄉下小鎮裡,沒有什麼車輛實在舒服,但天氣炎熱日曬強烈時,沒有任何遮蔽物的街道,也是會走個滿頭大汗,路上保留許多木造老宅,與非直線直角的街道輪廓,蠻喜歡這樣的街町。
黑井小學校對面的「興禪寺」是千萬不能錯過的地方。沒錯,看到石垣與前方的水堀(稱為七軒堀),這裡從前也是黑井城的一部分,是作為居館使用的「下館」區域,有簡單的防禦設施,平時城主居住的場域,也連結許多武家、職人、商人的屋敷。
興禪寺的山門,下層有著白色與藍色的雲朵線條勾勒,上層匾額寫著「大梅山」,雖然查不到興建年代,但整體的古樸感相當強烈,屋頂上也有鯱瓦,若是作為古城的城門也相當適合。前方的石碑寫著「春日の局出生地」,原來德川家光的乳母「春日局」,是明智光秀部下齋藤利三的女兒,在第二次黑井城之戰後進駐黑井城,並在下館內誕下本名為齋藤福的春日局,春日局三歲以前,都是住在這呢。
不過我們剛剛在爬到「石踏の段跡」路標前,就一直聽到山下有噹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如果是電車通過黑井站附近的平交道,應該不會讓噹噹噹的聲音持續這麼久,這實在有一點詭異。於是我們在山門處往下眺望的時候,特別觀察了一下車站附近的動靜,沒想到,看到一列特急列車就這樣停在車站月台旁久久未啟動,查了一下手機居然是福知山線電氣線路故障,所以全線運轉停止,預計三小時才能排除。哇!雖然我們還在山上,但該不會等等下山後沒車可以回大阪吧?突然又想起如果住在黑井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三の丸往二の丸入口處,有一處裸露於山崖邊的石垣,乍看之下是漂亮的直角,但其實是已用鐵網保護住的樣貌,過去這裡也有一棟櫓唷。而黑井城印章的圖案,那個直角很完美的石垣,應該是此處,但因為草太長的關係,看起來與印章圖案不太相同,加上沒有雲海加持,要拍到跟印章一樣的畫面,實在有點難度。
同樣殘破不完整的野面積石垣,同樣的架設鐵梯的通路,至此可以很輕易的了解黑井城梯郭型態的構造,從東側的東曲輪,經三の丸、二の丸至本丸,是一路墊高的梯郭型態,以本丸為最高點,但其實每個區域間的高低差異並不大。
本丸的最西側,雖然有天守台的礎石排列在地面上,但是什麼狀態的天守,卻無法確認。目前最西側的部分有一大塊礎石,不知道是否就是原本的礎石(沒有說明無法確認),礎石的後方則有刻畫得相當藝術風格的「保月城趾」石碑。
整個山頂部沒有太多樹木,可以從空拍位置清楚看到整個黑井城的結構,我們也放飛了一段空拍機,不過山頂時常會出現較大的側風,為了空拍機的安全著想,我們飛得很保守,如果天氣穩定一點,相信應該可以拍出過去我們在津和野城山頂部類似的畫面。雖然畫面不多,但還是分享一下空拍影片吧!
黑井城空拍
我們下山選擇了沒走過的「急坂」路線。上山時在赤門休息的時候,曾看到當地女性居民輕裝從一旁的「急坂」路線迅速地往山頂部走去,既然當地人都可以當作運動般地行走那條路,那我們下山走「急坂」應該不至於遇到像是高嶺城差點山難那樣的狀況吧!不過「急坂」終究是「急坂」,有許多段路程都是這樣的大坡度,一旁沒有太多可以攙扶的樹木,只好重心壓低走下去,順便考驗鞋子的抓地力囉。
上山一小時,下山半小時,加上吃便當時間搭配的水量,我們背著的兩壺水都喝到一滴不剩,還好回到登城口廣場處,就有超便宜的100円飲料販賣機,實在是相當佛心,結果看著運動飲料還是按下了白桃水的潛意識動作.....
回到黑井駅前,發現車站正面就有一塊石垣的造景,擺放著黑井城的空拍照片,因為我們先往東側的住民中心蓋章,所以完全沒發現這一區域,還好回來的時候有看到。仔細看看看板中的照片與我們看到的黑井城山頂部的地貌似乎略有不同,尤其是本丸下方的那條路與三の丸下方大面積的石垣完全看不到,看來雜草的影響真的很大啊。
從黑井駅搭車來到柏原駅準備轉車回大阪,雖然福知山線的電車已經再開了,但仍然有最大90分鐘左右的延誤,我們也因此在柏原等待了快一個小時,事後才想起,應該利用這一個小時的時候跑去柏原的「織田藩陣屋跡」來個織田家巡禮,參拜一下難得的織田信包銅像,但...或許是爬黑井城用掉太多體力,我們真的完全忘記這件事,就這樣傻傻地在柏原站內浪費一個小時,回想起來真的很智障😭。
而且還熱到跑去中午買便當的「レストラン 山の駅」(山之站餐廳)買了一碗草莓剉冰來消消暑氣,雖然吃冰真的很爽啦,但沒有跑去看「織田藩陣屋跡」真的是有夠扼腕的...
黑井城的登城道(如果選溫和路線的話)雖然不算險峻,但因為爬上去的時間需要一小時,抵達山頂時,至高點的景色仍然讓我們相當感動,城內雖然路線規畫得宜,但山頂部的地貌變化以及崩塌的石垣仍然讓我們感到有點可惜,不過這就是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衝突吧!不知道再過幾年,黑井城的山頂部會不會再出現變化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