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西日本的京都,隨大內氏衰亡而沒落
嚴格說起來是不同的兩座城,但被併為同一編號的續百大名城「大內氏館」,也是大內氏繁盛時期的主要居館,史跡「大內氏遺跡」中的四處之一。南北朝時期,大內弘世(西元1326~1380年)仿照京都的街廓,在現今山口市中心部築起了居館與城町,且繁榮興盛有「西之京」之稱。雖然大內氏館不是城的規模,但寬廣的堀作為護城河,還有高聳的土壘與土塀,完全具有防禦能力,甚至是堪比幕府將軍等級的居館。但隨著大內氏的滅亡,大內氏館於西元1557年破卻。毛利隆元藉由復興大內氏菩提寺的「龍福寺」於大內氏館內,作為安撫民心之用。明治14年(西元1881年)大火燒失了龍福寺,再將大內氏的氏寺興隆寺本堂移築至此地至今,西元1954年將此室町時期的本堂指定為國之重要文化財,因此現在的龍福寺,本身也是一棟雄偉優美的古蹟,頗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