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2019年中秋道南+北東北小輕旅-北海道上ノ囯-和人與愛奴族和平共處的最北據點「上ノ囯勝山館」(續百大名城)

江戶時期,和人與愛奴族的邊界,就是這兒了~

續百大名城的第102號「上ノ囯勝山館」(上之國勝山館),是百大名城第3號松前城的松前氏始祖-武田信広在統一道南12館,並繼承了主家蠣崎氏後於西元1473年,在標高159公尺的夷王山所築。

西元1514年,信広的兒子蠣崎光広將主城遷至松前城,但為了維持日本海的貿易,勝山館持續使用至西元1615年間,近代的挖掘調查也證明了這樣的歷史。而這一百年間,勝山館成為和人與原住民族愛奴族和平相處的交界,館內的遺跡可以發現兩民族共同生活與交錯居住的現象,勝山館也成為戰國時期,日本最北的中世城郭,因此被選為續百大名城,應該也是實至名歸的。

而我們也慶幸,沒有再選一個像百大名城第1號的「根室砦跡群」一樣遠的要死的王國啊😂😂😂

上ノ囯勝山館(上之國勝山館)
地址:北海道檜山郡上ノ国町字勝山
電話:013-955-2400(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
交通手段:搭乘「函館バス 610番 江差ターミナル行」由「函館駅前」至「江差ターミナル」轉搭「函館バス 621番 原口漁港前行」至「上ノ国」下車,步行280公尺即可看到上ノ囯勝山館入口,或自駕前往
營業時間:城跡24小時,蓋章處10~16時(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月曜日、周一休,開館日為4月第一周六至11月第二周日)
所要時間:2小時
網址http://www.town.kaminokuni.lg.jp/hotnews/detail/00000285.html

 

前往「上ノ囯勝山館」的方式可以選擇搭乘大眾運輸或自駕。函館バス提供了每日5班前往江差的車次,但因為車程(含轉車)需要3個多小時,勝山館蓋章處的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勝山館導覽設施)又只開放到下午4點,從函館出發的話僅有前兩班車可以搭乘,我們當日11點抵達函館的飛機是怎樣都搭不到車的啊。加上一人單程車資破2,000円,兩人來回就8,000円了,掐指一算,對比我們租車的價格3,450円,就算加上油資,都是租車比較划算,於是我們就再度以自駕的方式前往了。我們從四稜郭離開不到2個小時,就已經看到北海道西側的日本海了,而意外的發現從函館往江差的道路上車流還不少啊,因此有比我們預期的多花了一點時間才抵達。
 
我們沿著江差海邊的國道228號往西開,可以很輕易地發現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的路牌,再轉入一小段山道就可以抵達了。
 
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前的停車場相當寬廣,容納幾台遊覽車也不是問題,不知道續百大名城選定後,是否真的增加了不少觀光客呢?
 
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是以鐵架與木板架設的簡易屋舍,很孤立於世的感覺。秋日的北海道太陽雖然還沒有那麼快下山,但設施的開放時間僅到下午4點,我們抵達時已經下午3點50分了,得趕緊進場。
 
門口還掛著開館中,推開大門,看到管理員奶奶還坐在受付櫃台,先說聲抱歉這麼晚到,再客氣的詢問還可以參觀嗎?奶奶笑笑回答,當然可以囉!
 
入場料金200円,相當便宜,在門口換上拖鞋後,就可以入內參觀了。
 
續百大名城的印章,也可以由受付櫃台索取,第33顆續百大城章蓋下,終於,我們的續百大之旅也完成三分之一的進度了。
 
導覽設施內,還可以索取上ノ囯勝山館、上ノ囯町與重要文化財舊笹浪家住宅的簡介,其中重要文化財舊笹浪家住宅是19世紀前期所築北海道最古的民宅,但也只開放到下午4點,我們時間不夠,應該是無法參觀了。
 
玄關正面就可以看到續百大名城的認定證掛在那兒,還有日本步道紀行100選,北海道遺產等證書。
 
導覽設施內包含了正中央的勝山館地形模型、平面展示資料,以及出土文物陳列。
 
玄關正面一旁的案內板,即先說明了勝山館的築城者武田信広的家族系圖。道南豪族上之國守護蠣崎氏收養了下之國守護安藤氏的女兒後,嫁給了武田信広,並讓武田信広繼承蠣崎氏。咦?這樣蠣崎氏不就實質斷絕了嗎?而囟広的孫子高広則持續擔任勝山館城代,維持上之國的統治。
   
勝山館的調查挖掘中,也出土了不少文物,包含狩獵、捕魚的工具,陶器與飾品也出土不少。
 
勝山館旁的夷王山腰,於西元1950年代的挖掘調查中,出土了650餘個愛奴族的墓穴,加上許多愛奴族使用過的器具,甚至有參雜佛教形式的葬法,因此認定江戶時期,和人與愛奴族人應該共同生活在這裡和平相處著。
 
導覽設施內完整保存了當時挖掘調查時的狀態,可以看出墓穴的內部構造。
 
在墓穴中除了發現愛奴族遺骸的頭骨與牙齒外,還有小刀、太刀、銅錢、和製釣魚勾、佛珠等,還發現了愛奴族人會配戴的耳環,推斷應是有佛教信仰的愛奴人墓穴。
 
但墓穴的長寬並不大,圖中以168公分的作業員進行示範,仍需屈著身子才能躺入。
 
埋葬的方式皆以愛奴族的抱膝屈身形式埋葬,因此仍認定是愛奴族的墓穴。
 
墓穴群中還有火葬墓的發現,應為和人之墓。
 
一旁的3號墓穴則以當初挖掘的土層當作展示,墓穴上覆蓋的是西元1640年駒ヶ岳爆發所噴出的火山灰,因此可以推斷該墓穴的時間為17世紀前葉。
 
勝山館的略年表與一旁的說明,介紹了武田信広平定愛奴人首領コシャマイン(胡奢麻尹)並進而統治道南12館的歷史。
 
道南西部的江差地區,古地名為上ノ囯,相對於松前的下ノ囯。而道南12館中,就有3館位於上ノ囯,包含勝山館、花澤館與洲崎館,其中花澤館出土2,000枚古錢與來自中國的白瓷器,洲崎館更出土3,500枚古錢,看來這些道南豪族,靠著海上貿易,也累積不少財富。
 
出土的古錢(圖上)包含大量的北宋古錢,洲崎館甚至還出土了相當珍貴平安時代日本唯一鑄造過的古錢「隆平永寶」,圖下則是勝山館出土的瓷器與料理器具。
 
平面資料則包含道南地區古地圖,下之國安藤氏的衰亡(圖上),以及蝦夷島的貿易路線,以及與朝鮮、中國的交流。
 
出土展示品中還包含一具完整的少女遺骨。勝山館的愛奴墓中出土相當多神秘的少女遺骨,年齡推斷在15~17歲之間,且根據擺放的位置(頭顱放在下半身之上)及白骨化的程度判斷,應不是第一埋葬處,這些神秘的少女遺骨為何會出現在這裡,至今還是謎團。
 
導覽設施中央的勝山館模型也製作得相當精美,由模型可以看出來勝山館的地形,左側下坡處為北方,是勝山館的入口,最前排有深堀與防禦措施,前方還有上ノ囯八幡宮的鳥居,右側為南方,也就是現在我們的所在地,地勢較高,也是發現大部分愛奴墓的地點。
 
從正面觀察可以更清楚看到勝山館的結構,大手橋、大手門、望樓、馬廄,城內第一排則為重臣住居。
 
大模型旁,還有一格格的小模型,呈現的是不同部屋內的構造,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情形,可以看出來勝山館內的部屋都是以木材為主的和式屋舍,此為井戶部屋,取水與洗衣的人們。

墳墓群的挖掘調查紀錄,600多座的墳墓,已挖掘的約40座,發現了火葬墓與土葬(軀葬)墓,顯示埋葬的方法不同,可能分別代表和人(火葬)與愛奴人(土葬)。
 
導覽設施往東北面還附設了一個望遠鏡,可以看到前方的上ノ囯八幡宮鳥居,以及上ノ囯洲崎館的位置。

出土物中還有刀柄、刀鄂、琉璃珠、外來錢幣以及棺木釘等。
 
最後的平面資料則以武田信広繼承蠣崎氏後的歷史為主,包含與愛奴族的和睦、與東北豪族們的交流等。最後在西元1599年蠣崎慶広拜見德川家康後,改姓松前,成為松前藩的歷史。
 
我們利用20分鐘快速的把導覽設施參觀完畢,離開前再次感謝管理員讓我們超時參觀,耽誤到下班時間,真的很抱歉(鞠躬)。導覽設施西北側可以看到勝山館遺跡的入口,以及「史蹟 上之囯館跡のうち勝山館跡」的石碑。石碑設置是平成21年(西元2009年),還算很新呢!
 
石碑合照Got,不過這北國的秋陽也真耀眼啊!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石碑的後方300公尺處,就是勝山館跡的搦手(後門)了。今天的天氣相當晴朗,氣溫也適中,真的是攻城的好天氣呢!
 
一轉進步道,前方一個個插著標示的,就是位於導覽設施後方的墳墓群,此處的大都為未開挖的墓穴。
 
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黑點分布,大致可分為6區,即是600多座的墓穴位置。
 
墓穴皆有編號標示,不知道未來會一一開挖調查,還是維持原狀呢?
 
每座墓穴上都有第幾區第幾號墳的標示。
 
經過第II區墓穴群旁的小路,可以繼續通往勝山館跡。
 
勝山館入口前的墓群則是有開挖調查的部分,不過現在都已回填。
 
主要通道的右側有倉庫群,左側則有垃圾場跡、土墓群及井戶。
 
進入搦手前的案內板,說明了勝山館前後皆有防禦措施,搦手裡的勝山館最後面建築,則是勝山館的守護神-館神八幡宮遺跡,主要祭祀著藥師如來。而一旁的夷王山上,因為也有祭祀藥師如來,因此又稱為醫王山。
 
搦手處的構造則有空堀與土壘,土壘上架上木柵作為隔離,空堀成為V型斷面,稱為藥研堀,空堀有三處,經調查為不同時期替換之用,勝山館的範圍可能有所擴張。
 
一旁有小小的石碑標示空濠跡(空堀)I。
 
跨過空堀III的木橋後方土壘上,即有防禦用的木柵,木柵內即為勝山館的區域。
 
在木橋上可以清楚看到空堀的樣貌。
 
搦手門並未復原,僅有土壘上的木柵復原,稱為柵列,也讓這快要下山的暖陽"炸裂"了😆。
 
柵列後方即是進入搦手後的第一個建築物-館神八幡宮,右前方的小範圍是室町時期的本殿位置,正中間的則是江戶時期的本殿位置,前方還有鳥居的遺跡,可以看出來江戶時期的本殿規模也有擴大。
 
館神八幡宮的遺跡,目前僅剩下西元1770年時修理過後的礎石,而本殿部分則因為1699年興建了上ノ國八幡宮而被取代,1875年則將本殿移往目前的所在地,本殿也是北海道最古老的建築物。
 
室町時期創建的初代社跡,僅有四根柱穴,本殿應不大。
 
勝山館以一條寬3.6公尺的中央道路貫穿,兩旁皆是屋敷遺跡,中央道路邊也有排水設施。
 
館內的建築物遺跡目前皆已堀立柱跡來展示,並把屋舍的範圍清楚標示出來。
 
除了勝山館最外層的柵列外,館內也有一些隔離不同區域的柵列跡。
 
走近一段回頭看看搦手,這段區域是勝山館的背面,屋舍較少。
 
這張案內板的介紹,勝山館的東側屬於防禦較重之區域,擁有帶郭的構造,東側與北側亦有可望遠處的物見櫓,館內也有士兵集結的小屋。
 
中央通路的中段,有一排樹木,似乎也變成柵列的功能,穿越之後,眼前一片開闊,已經可以看到前方海岸線的美景了。
 
角度移一下,讓排水溝置中,就成為續百大城章圖案的角度了。
 
接近中段,開始出現住居遺跡,過去在勝山館內生活的人們,就住在這樣大小的屋舍內。
 
兩旁都有住居,且依著地勢高低而排列,越往低處越靠近大手門,不知道是否居住的位置高低,也與身分地位有關呢?
 
在中央道的中前段,地面上有四個礎石記號,這是過去櫓門的位置,將城內區域再區分開來。
 
一旁的案內板用CG畫面呈現出櫓門的復原圖,櫓門看起來並不是真的門,而是亦有瞭望防禦功能的高台,這邊也說明了中央通道旁的排水溝,寬為45公分,是可以讓兩側住居排除雨水的設施。
 
隔間比較多的屋舍,是給馬住的馬屋,每個格子應該都是圈一匹馬的地方吧。
 
馬屋的西側可以看到井戶與板塀的遺跡,板塀則阻隔了主殿與其他區域,讓主殿保有一定程度的隱私。
 
西北角則有鍛冶工房,此地挖掘出99%純度的銅以及器具,勝山館的人們在此地製作與修理生活必要的道具以及鎧甲。
 
西北角落則發現了庭園的遺蹟,不規則的形狀似乎是人工挖掘的觀賞池,即使在這極北之國,也是需要陶冶身心的。但不知道庭園是不是也會有愛奴族風格呢?
 
館內最大的建築物就是客殿,調查挖掘發現高級的茶壺、紅色的盤子、中國來的食器等,推斷客殿擁有居間、寢室、書院等房間,是館主(城代)平時生活的空間。
 
勝山館內外發現了許多的柵列跡,可以從打樁的柱穴中描繪出過去勝山館的防禦線布置,再搭配櫓的設置,勝山館其實也蠻有禦敵功能的。
 
最靠近大手門的屋舍,就是城代的住居,本來還想說城代是否應該要居住在高之處,其實城代覺得海景第一排比較優啊!沒錯,城代住居的前方,就是無敵海景啊。看來城代很懂住!
 
城代住居前方就是大手門了,大手門外是空堀與急降坡,如果敵軍由此地攻入,地勢較高的大手門與櫓完全可以發揮防禦的功用,勝山館的設計看來也是有許多傑出之處。
 
兩段空堀的構造保持著相當完整。
 
在中央通道東側,相對於城代住居的位置,有一間寬廣的屋舍,這是城內的倉庫,可能存放著武器,方便在禦敵時可以快速取用。
 
靠近門櫓礎石的這個角度,其實也很接近勝山館續百大城章的畫面,但右側的屋敷跡較少,海景更多一些,看來印章的圖案有經過修飾,要照出完全一模一樣的畫面,似乎有點超現實。

我們在勝山館中心部待到太陽下山,也趁著天氣條件優異放飛了空拍機,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勝山館的整體規模唷! 

勝山館空拍

我們回到搦手門前的小丘旁,還有一處剛剛並未前往的地區,動線規劃上在坡道上鋪上了木條方便行走,那就一定要去看一下囉。這邊是勝山館的後山,也有一些遺蹟沿著坡面分布著。
 
南側的部分有垃圾場遺蹟以及土葬墓群,垃圾場遺跡中發現了鳥類、哺乳類、魚類的骨頭,還有種籽、米粒、茶碗、硯台、香爐等各種棄置物的堆積,也發現了一具男性的骨骸,看起來是沒有被埋葬過直接丟在垃圾場的(好慘)。垃圾場一旁也有41座土葬墓,皆以軀姿埋葬,墓穴中也出土釣魚鉤與鎧甲的裝飾。
 
經過垃圾場在往下走,位於勝山館台地西側的斜面下,還有井戶與水道通路的遺蹟。這邊的坡面其實相當陡峭,如果沒有木條梯,應該會直接滑下去吧。
 
這裡的井戶為過去的儲水設施,連結至2~3處的水源,井戶與水道的遺蹟還清晰可見,現在都還有水呢!主要提供城內水源不足時的供應,也是戰時勝山館的命脈之一。
 
圖上是還有水的水道,圖下是還有水的井戶。
 
我們離開井戶爬回小坡上後,算是結束勝山館的探訪了,但勝山館一旁的夷王山,也是不能錯過的風景。標高159公尺的夷王山,只要再爬一段小小的坡,就可以抵達山頭,山坡上都是開始準備進入冬季時的蘆葦,隨風飄逸的樣貌也好療癒。
 
爬上夷王山頂,景色更為開闊,東南方向還有幾具風力發電機,要說這裡是北海道,還真的有點不像呢!
 
風力發電機間有一個神秘的建築物,這個名為「北海道夜明けの塔」(北海道黎明塔)的地標,是昭和63年(西元1988年),上ノ囯八幡牧野丘陵地開基800年的紀念。12世紀這裡就有和人開墾的紀錄,而這八角形的鋼骨建築,高24.24公尺,象徵了太陽與風、自然與人間的交錯,其設計也可以讓塔的倒影標示出不同節氣的位置,相當有趣。夜晚還會打上神秘的燈光呢。

北海道夜明けの塔
 
夷王山頂的東北向也可以看到與勝山館內相同的景色,但角度更開闊了,那畫出弧形的海岸線,登高一望,更是引人入勝,美呆了...
 
夷王山頂還有一棟建築物,隱藏在樹叢後方,兩旁用磚牆圍起的花圃,僅留下小小的通道,顯得相當低調。
 
走進小徑後,可以看到水泥建築的「夷王山神社」,但這外觀真的很不像神社啊,也沒有賽錢箱,我們只好鞠個躬,代表誠意即可。
 
神社前方有一個鳥居,剛剛的海岸畫面,加入鳥居的話,又有一番不同的風味了。
 
因為還要趕回函館新北斗駅兌換JR PASS,不能再多做停留,必須驅車回程,因此我們錯過了北海道最古建築的「上ノ囯八幡宮」,實在相當可惜。回程時因為肚子實在餓了,路邊看到一間北海道限定的便利商店Seicomart,趕緊停下來買點糧食。
 
使用北海道馬鈴薯的炸薯塊,還有北海道限定的哈密瓜蘇打,這樣的搭配也相當療癒啊,滿足了!

我們利用了短短的時間,來到遙遠的上ノ囯町,雖然完成了續百大名城的探訪,但這上ノ囯看起來幽靜又充滿文化,其實應該要多花點時間的,期許未來還有機會再造訪這個不同種族卻和平相處的歷史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