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2019年中秋道南+北東北小輕旅-函館-日本三大稜型城郭之一「四稜郭」

日本三大稜型城郭,蒐集完畢!

日本有三個幕末時期興建的稜型城郭,當時為了抵禦新式武器的攻擊,參考歐洲築城技術,分別在北海道與長野縣,誕生了三座稜型城郭。規模最大的,就是爆發箱館戰爭的百大名城「函館五稜郭」,去年我們也因為續百大名城造訪了位於長野縣的「龍岡五稜郭」,這兩座稜型城郭規模大小差異頗大,龍岡五稜郭甚至沒有興建完成,但也讓我們認識到日本幕末築城的潮流。

這次再次有機會造訪道南,尤其我們又利用了自駕,可以相當彈性的規畫行程,那何不把最後一座稜型城郭蒐集完畢呢?於是「函館四稜郭」為了我們這趟小輕旅的第一個目的地!

「函館四稜郭」,築於明治2年(西元1868年),位於「函館五稜郭」北方約3公里處,修築者同為幕末代表舊政府軍的「蝦夷共和國」(箱館政權),又名新台場、神山台場、新五稜郭。主要用途為當作五稜郭的支城之用,主要指揮官為大鳥圭介與江戶幕府陸軍的法國籍軍官ジュール・ブリュネ(Jules Brunet),利用舊幕府軍200名士兵與徵用當地居民100人,連夜趕工數日而成。但是這個城郭的防禦其實相當脆弱,籠城所需的防禦設施(如井戶)都完全沒有,因此嚴格說起來只能算是個野戰要塞,而實際上在箱館戰爭中,四稜郭並沒有發揮該有的功能,黯淡的從歷史中退場,但遺留下來的遺跡,至今仍是相當完整的。

函館五稜郭

龍岡五稜郭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18/04/2018day10.html


四稜郭
地址:北海道函館市陣川町
電話:無
交通手段:搭乘「函館バス 69番上陣川行」至「四稜郭」,或自「函館駅前」搭乘「40、55番バス,至赤川1丁目ライフプレステージ白ゆり美原前」,在步行1.6公里,或自駕前往(推薦)
營業時間:城跡24小時
所要時間:20分
網址https://www.city.hakodate.hokkaido.jp/docs/2018060800018/


我們直接從函館空港循著導航來到了四稜郭停車場,車程約10公里。但因為空港四周還是塞了一下車,原本應該20分鐘可抵達的,我們花費了約35分鐘,看來函館的車還是蠻多的嘛!
 
停車場裏側就是四稜郭的入口,一旁小屋是打掃很乾淨的廁所,即使是很少遊客的史蹟,日本人還是照顧得很好啊。
 
入口處有四稜郭的案內圖,整個四稜郭史蹟的範圍並不大,北、西各有兩個自然公園,南側的入口處還有一個涼亭與飲水處,簡單的見學設備沒有少。四稜郭自箱館戰爭後就荒廢了,昭和9年(西元1934年)當地居民開始進行史蹟的保護,昭和44~47年間(西元1969~1972年),受到政府補助後,四稜郭開始土壘的修復與環境的工事,四稜郭才開始成為現在的樣貌。
 
入口處的左邊,則有當年四稜郭指揮官大鳥圭介的照片與簡介。
 
以三角柱的方式介紹四稜郭的建造以及正副指揮官的歷史。左圖上還有當年興建四稜郭時,大鳥圭介翻譯洋學「築城典型」中的各種洋式城堡圖,看起來真的相當豐富多元啊。
 
從入口處走入,馬上就可以看到四稜郭的土壘,現在的土壘披上一層草皮,相當綠意盎然。
 
四稜郭的虎口位於南側,我們從東側進入後,沿著土壘外的步道前進,若不說這裡是史蹟,真的會以為是個自然公園。當然,這周邊的樹木全都是櫻花,絕對沒有錯的。
 
步行大約100公尺,就可以抵達四稜郭的虎口了。
 
虎口右側有「史跡 四稜郭」的石碑,立於昭和44年,距今也已半個世紀了,但看起來卻是相當新啊!
 
石碑合照Got!而且秋日午後的北海道,陽光正好在西南方,完全不會逆光(很棒)。
 
虎口左側則是四稜郭的詳細介紹。這裡說明了四稜郭的形狀其實是類似蝴蝶展翅的形狀,周邊只有土壘與空堀,面積約2,300平方公尺,四個角落都有砲座的設計,郭內並沒有建築物。

明治2年5月11日,箱館戰爭總攻擊開始當日,新政府軍的岡山藩、德山藩等部隊即開始四稜郭的攻擊,松岡四郎次郎率領舊幕府軍於四稜郭守備,新政府軍則增加福山藩部隊進攻,長州藩部隊則佔領了四稜郭與五稜郭之間的權現台場,阻斷了舊幕府軍往五稜郭脫逃的路線,7日後,五稜郭開城投降,四稜郭同樣也降伏於新政府軍之下。
 
四稜郭的土壘並不高,大約2公尺,以水母妹當比例尺也可以看出來,虎口處相當狹小,進路亦由土壘阻斷,增加防禦的效果。
 
虎口處的交錯設計。
 
進入四稜郭內部,可以看出來土壘的內側分為兩段,與外側不同,相信主要功能是使守軍可以站在土壘下層並倚靠著土壘進行防禦性的攻擊。

虎口背面,可看出虎口的進路可完全被土壘遮蔽。
 
四稜郭的四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略高的台地,可以用於架設砲台,並有緩坡可以將大砲推上砲台。
 
土壘中央的郭內區域目前則是一片草地,過去也沒有建築物存在,駐守部隊應僅以野戰方式紮營而已。
 
站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一目了然整個四稜郭。
 
東南角的砲台跡,可以看出來中央的緩坡與略高的砲台結構。
 
土壘左側的郭外則有空堀,將土壘的高度相對提升,增加防禦的功能。
 
於虎口側面土壘則可以看到更完整的虎口結構。
 
我們查詢了一下四稜郭並非空拍機禁飛區,風速也不算大,因此放飛空拍機更可以觀察四稜郭完整的樣貌。果然空拍機升空後,我們透過螢幕畫面看到了四稜郭的土壘結構、完整的對稱形狀,甚至連虎口、四個角落的砲台與土壘的兩層結構都一清二楚,果然上帝的視角是無敵的啊!而四稜郭四周的樹林圍繞的就是整個歷史公園的範圍,或許櫻花季來,可以拍到更壯觀的畫面。
 
拉近一點,結構更明顯,實在太完美了!
 
四稜郭真的不大,連同操作空拍機,我們也只花費了20分鐘,雖然是自駕前往,但在停車場入口處還是看到了巴士站牌,原來這裡也有巴士可以抵達的。
 
實際看了一下班次時刻表,一天僅3班車,假日更只有2班,若參觀四稜郭不需花費半小時以上的時間,那等待公車會是很花費時間的事,因此雖然有巴士可以抵達,但我們還是推薦以自駕來完成,可以更節省時間唷!

雖然只停留了短短的時間,但成功的看到四稜郭的空拍角度,並正式完成了日本三大稜型城郭的探訪,我們相當滿足的離開函館,繼續踏上續百大名城的道路,下一站「上ノ国勝山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