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日本味的台灣行--花蓮篇--新城天主堂、吉安慶修院、玉里神社

尋找台灣的日本風

在2020年開始的疫情時代下,因為長期的國境管制,無法出國旅遊的我們,開始興起了尋找「有出國感覺」的國內旅遊景點,也就是疫情下才興起的新興名詞「偽出國」!還好台灣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也因為過去曾經的歷史,讓台灣與日本文化做了交流,所以要在台灣尋找幾個很有出國感覺的「偽出國」景點也並非難事,就當我們懷念起許久沒造訪的北國,在台灣也遇到了幾個濃濃日本風的景點。當然,因為西部沿岸開發較快速,許多歷史文物反而不像後山的花東地區被保存下來,所以接連兩篇,我們就來介紹花東地區幾個可以重溫日旅感覺的台灣景點吧。

第一間我們要來介紹的是...咦,鳥居?天主教會?這是...沒錯,這是原本日治時代的「新城神社」,位於花蓮縣北部的新城鄉新城村,現在是天主教新城教會的所在地。因為保存古蹟與節省經費,天主教會利用了日式鳥居作為門坊,這和洋風的文化結合,也只有在這裡才看得到唷。

鳥居一旁的石碑說明了新城天主堂的歷史:西元1896年、1914年因為日軍與花蓮原住民族的衝突,爆發了「新城事件」與「太魯閣事件」。日方在西元1914年於此地設立鳥居、紀念碑、參道等以紀念在事件中喪生的殉難將士,西元1937年時再以水泥重建日式神社。目前仍保存著當初的平面配置,參道有兩座鋼筋水泥表面以洗石子製作的鳥居,參道兩旁也有8座石燈籠,還有兩對狛犬,當年神社的手水舍目前則為涼亭,水池本體則存放在教堂內,原神社的紀念碑現在則為聖母塑像,紀念碑本體亦存放於教堂花園中,境內有數棵當年種植的老黑松。下圖則可以看到新城神社過去的樣貌回想圖,與現在仍有高度的相似。

雖然兩旁另有其他建築物,但這參道、這石燈籠、這一排的松樹,還有前方的二の鳥居,是不是真有種置身日本的感覺呢?

百年歷史的石燈籠,為了維護似乎有做了額外的水泥灌漿,有點可惜啊。

參道一旁爬滿藤蔓的建築物,是新城天主堂的禮拜堂,呈現橢圓形的外貌,右側還有塔樓,也是很特別的美麗建築物。

二の鳥居的前方,有兩座狛犬,但經過歲月的摧殘,基座上的字體與狛犬的五官都已經模糊,還好型態還看的出來。不過仔細看看這二の鳥居,左右兩邊不同色的柱體,似乎也是後來才加上,用以增加石鳥居支撐力的結構,二の鳥居與前方的一の鳥居都一樣為神明鳥居樣式,增加了兩側的支撐柱體,不知道會不會變成另一種新型態的鳥居啊?

二の鳥居後方的參道較短,馬上就可以看到第二對狛犬了,基座上寫著「萬福源」與「聖母園」,雖然名稱經過置換,但狛犬原始的相貌沒變。

後方就是奉著聖母像的聖母園了,神社時期則是供俸著殉難將士紀念碑。

一旁的看板上有著這樣的一幅畫,日與夜、過去與現在,比較西元1937年與2007年,70年間的差異,巧妙的利用狛犬的左右位置,呈現這裡的景色似同而非同的意念。

在禮拜堂一旁有新城天主堂簡單的歷史說明與舊照片,原來1960年代時,瑞士籍的神父們就來到此地祈福,並興建起禮拜堂,成為天主堂也已一甲子的歲月了,一直保存著當年日治時期的神社文物,也代表了對過去的包容與和平相處的意念,才讓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樣帶有不同文化的信仰結合體,很感謝天主堂對神社的保存啊。

比對剛剛的老照片中,剛蓋好的禮拜堂,那乾淨的清水外牆,現今也留下歲月的痕跡,爬滿了整棟建築的藤蔓,現在是冬季休眠期,可以想像夏天時滿棟翠綠的景象,一定也是美呆了。

入口則是低調地位於塔樓下方。

門口有一尊沒有經過水泥補強的石燈籠,完整的呈現在我們眼前,與後方的禮拜堂彩繪窗對比,有種文化衝突的美感。

走進禮拜堂,發現唱詩班的正在練唱,我們小心翼翼的不發出聲響,但看到門口玄關處擺放著從前神社使用的手水舍時,還是差點驚呼出來,還好忍住忍住。

更走進一點,還可以看到天主教受洗時專用的聖洗池,同樣的石製水池,不同的用途,但同樣有洗淨的意義存在。

禮拜堂內相當挑高的空間令人感到舒適,唱詩班的美聲環繞也完全可以感受。

右側的前半段還有相當豐富的聖嬰誕生場景布置,可以想像剛過不久的聖誕節時,禮拜堂熱鬧又溫馨的氣氛。

禮拜堂的窗戶也是很美麗的彩繪玻璃窗,下半段雖然只有色彩格子,但上半段就相當精采了,每一扇窗都是不同的故事,太美啦!

禮拜堂外部後方則擺放著過去新城神社的日式佛像石雕,雖然已磨損不勘,但教會並沒有把它丟掉或是毀壞,雖然擺放在不起眼之處,但仍然讓佛像正坐著,對於不同信仰的包容,真的很給予稱讚。

還有一尊金太郎抱鯉魚像,完整地佇立在一旁。

其實新城天主堂除了日式神社氛圍與天主教混搭風格外,另一個亮點就是教會內的這群嬌客了。沒錯!我們在靠近聖母園參道旁的天主堂神父宿舍前,看到了一群喵星人,仔細看看這畫面,還有難得的雙頭貓唷,哈哈,不是啦,兩隻橘喵居然無違和的頭尾緊靠,同色系的兩貓竟然表現出雙頭貓的姿態,太好笑了。宿舍門上方的匾額年代為西元1956年,也是骨董等級的了。

我們眼光首先注目到的是這隻有著古典紋的大橘貓,世間有道大橘為重,這隻帥氣的大橘,果然也是相當穩重啊,那側面的古典紋路真的太美了,簡直極品。

古典大橘:好啦,我知道我帥到大家都想跟我拍照,讓你拍!

古典紋大橘也相當親民,完全沒有再擔心社交距離的😆。

搔搔背還會露出爽爽的表情😍。

還會討拍頭😂。其他兩貓表示漠視...

帥氣的古典紋大橘絕對是新城天主堂的看板"喵"物。

不讓古典紋大橘專美於前,虎斑紋中橘火速跳上水母妹懷中。
虎斑紋中橘:哼,人類的大腿才叫舒服啦!

一旁走廊的箱子上,還有一對白貓兄弟。

看到我們跟橘貓們玩耍,白貓哥也忍不住跳下來看看。
白貓哥:哇啊~睡好久,蛤,人類嗎?

白貓哥:太陽有點大啊,我還是想繼續睡...

虎斑紋中橘:快來,這裡有大腿!
白貓哥:好唷,阿啦啦啦啦啦...是大腿耶!

白貓哥:這大腿不錯耶,好趴!我要繼續睡了...

天主堂的外籍神父這時匆匆地回來房間又出去,雖然沒有時間多聊,但神父從房間內放出了一隻藍眼古典紋銀貓,邊出門邊說著他很愛跟古典紋大橘吵架,可是他又要吵著出房間。藍眼古典銀一出房間看到大橘,就嚇著躲在板凳下壓著耳朵,到底是有多害怕呢?

藍眼古典銀:我,我,我畏懼惡勢力,他們橘喵都很...霸道啊!

我們將吵架的兩貓隔開,安撫害怕的藍眼古典銀,才稍微放鬆心情的跳上板凳跟我們互動。
藍眼古典銀:好啦,我知道我很美,給你們拍!(驕傲樣)

最後,用空拍圖,來破解一開始的雙頭橘貓吧😂。
虎斑中橘:欸...你屁股很好躺耶...
古典紋大橘:呃...

因為頭尾交錯,從側面看起來就變成無違和雙頭貓啦😆。

最後要臨走前,又來了一隻長毛黑白貓,像是戴著面具的黑白貓,很優雅的趴在地上,能夠在新城天主堂遇見這群可愛的貓貓,真的是太幸運了,在天主堂與神父的照顧下,相信大家一定都可以健康快樂的!

啊啊啊,都忘了我們原本目的是來看日式神社遺跡的,對於天主堂雖然以不同宗教進駐此地,卻沒有將過去的信仰破壞殆盡,還能維持原本的樣貌,互相包容的心,同樣的為當地祈福,真的很令人感動。

新城天主堂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
電話:038-611-722
交通手段:距「新城火車站」1.2公里,步行約15分鐘
營業時間:24小時

花蓮縣吉安鄉也有一座「吉安慶修院」,應該是全台最知名的日式寺院了。寺院內維護完善,完整呈現百年前的樣貌,成為知名的觀光景點,日式風格強烈的正門前方還有很專業的拍照腳架呢。

慶修院建於大正6年(西元1917年),由於當時來此地開墾的日本平民主要來自德島縣吉野川沿岸,吉安鄉日治時期的名稱就是吉野。日人川端滿二在現址募建了這座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以宗教安定的力量,撫慰移民的思鄉之情。臺灣光復後,吉野布教所改名為「慶修院」,吉野亦於民國37年(西元1948年)改為「吉安」。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慶修院公告為縣定古蹟。由於我們是一月造訪,慶修院門口也很應景的擺設了兩座門松(左右門柱前的竹子飾物),日本味十足。

牆上掛著的「三巴紋」燈籠,下方也掛上了謹賀新年的賀牌,如果不是旁邊的禁菸標誌,真的宛如置身日本無疑問啊。

慶修院由於是花蓮縣政府觀光局所有,故門票僅30元,真的是相當便宜。2003年因為古蹟活化再利用而開館,現今也被選為「台灣宗教百景」之一,不知道有沒機會來辦個集章活動呢?(日本百大名城集章症候群😅)

正門上方的匾額用金色的字體寫上了「慶修院」,是台籍書法家許郭璜先生於2003年(癸末年)所題。下方還有日式注連繩,代表神界之結界,不過我們困惑的是慶修院應為佛教寺院,與神道教的注連繩應該關聯較低。

雖然是30元的門票,但票根的印刷還是相當精美,也可以當作慶修院的御守護使用,下方還有「三五桐」紋入的金色小判,也是十足的日本味。

進入正門馬上就可以看到位於慶修院正中央的本堂。建築風格為江戶傳統的寶形造,優美的屋簷弧度沒有多加裝飾,僅有正面梁柱上的雲狀雕花與「三巴紋」,兩旁也有很大幅的「謹賀新年」、「迎春納福」春聯,融合台日風格,也相當應景元月至農曆年期間的新年節日。

本堂為全木造的建築,並以架高工法興建,經過修復後這百年歷史的慶修院得以保存下來,成為台灣最完整的日式寺院,也只有人口密度較低的花蓮才能辦到吧,如果在西部人口稠密區,早就被拆掉蓋大樓了😰。

慶修院境內也有小型的石燈籠點綴,這樸素的石燈籠很可愛,夜晚一定也很美。本堂前方還有一尊不動明王像,不知道是否也是百年古物?

慶修院的參拜方式就如同一般的日式寺院,但不是神社的「二禮二拍手」方式唷,一鞠躬、一合掌即可,千萬不要拍出聲音來,以免嚇到如來佛祖唷!

轉身合照,猶如置身日本,在這不能出國的期間,這樣就很滿足啦。

在本堂的對面則有一座手水舍,因為位置不在入口處,我們覺得有可能原先的位置並不是在此處。

基座與石水池看起來蠻新的,很有可能是2003年時重建的,不過能在手水舍舀起水淨手,也已經很有在日本參拜的體驗感了。

一旁有座已經滿布鏽斑的銅鐘,這應該就是百年歷史的古物無誤了,兩旁的謹賀新年旗幟也很應景的寫上了日文,簡直太棒。

本堂前方還有一塊「百度石」,絕對不是某個網路品牌,而是由此出發至主殿參拜,往返百次方為完滿之意。

由於慶修院屬於佛教真言宗,日本真言宗的開宗師祖「弘法大師」的石像,也在此地供奉。

慶修院從創寺開始,就為了當地離鄉背井的四國居民,設立了迷你型的「四國遍路八十八箇所」,特地從八十八座寺廟中請回的石佛像,讓不方便回家鄉的信徒可以就近參拜,現在成為最容易可以完成的四國遍路行了。

在慶修院可以輕鬆地完成四國遍路,對於還沒有機會走上四國遍路的我們來說,也算是個初體驗了,其實我們也曾造訪過其中一間,位於高知縣的雪蹊寺,看到雪蹊寺的藥師如來石像也有種親切感。

雖然沒有很虔誠的信仰,但在旅行的路途上只要經過寺院神社我們都會誠心的祈福,來到慶修院的迷你八十八箇所當然也不例外囉。

在迷你八十八箇所最前方的這尊不動明王像,也是當年建造寺院時就存在的,百年的佛像相當珍貴,所以用壓克力把祂罩起來,以免再受到歲月的侵蝕。

不動明王像後方則是可以懸掛繪馬的地方,想要重溫在日本參拜的祈願嗎?寫張繪馬吧!

在迷你八十八箇所前方還有一塊超過3公尺高度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聽說以前的人生病了,就到此膜拜、繞行這座「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祈求神明祛除病厄。雙手合十,跟著手持念珠的住持或布教師,口唸「南無大師遍照金剛」並繞行石碑108遍,據說病人往往因而痊癒。這也是真言宗常見的儀式。

迷你遍路旁還有慶修院的紀念章可以蓋。

慶修院境內其實也很有看頭,以日式迴游式庭園為概念的庭園,雖然不是相當講究,但也蠻有日本風了。

迴游式庭園必備,橫跨水流的石橋,但我們私心希望如果有拱橋會更美。

池中還有小島,只可惜一旁的放水管沒有處理好,讓它們出來見人了。

庭園中還看到了武士造型拍照板,依據我們的戰國知識,可以分別的出這三位,由左至右是德川家康、直江兼續、豐臣秀吉,不但頭盔造型接近,連三位的家紋都很正確,陣羽織上還有花蓮吉安慶修院的字樣,代表是慶修院製作的,不過站C位的居然是直江兼續啊,旁邊兩位傾權傾國的大將軍情何以堪?😂

庭園的深處,接近販賣部的看板,可以看到慶修院的山號為高野山,年中行事也是依照日本真言宗的祭祀,現今的的護持會代表佐伯隆快先生,則是慶修院初代住持釋智猛的曾孫,也是目前廣島長命密寺的住持。

位於慶修院西南角的建築,是與日本交流的名特產販賣部,前方有很喜氣的2021年新年布置,融合了日本元素(櫻花)與中華文化的過年氣息,還有牛臉的達摩超可愛的。

原來現在販賣部中主打的民俗商品就是來自群馬縣的達摩不倒翁(だるま)啊!中間還有日本風格的舞獅子,右邊則是四國遍路修行時著裝束,後方還有武士鎧甲的掛軸,嗯...風格有點混亂,不過都很日本啦😆。

販賣部的後方,則有一條很容易被人遺忘的小徑,這裡展示了吉安慶修院的平面歷史資料,有興趣的話可以多做駐足。

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右上至左上,以舊照片呈現了花蓮、吉安附近的三所神社,而這三座神社現今皆以不復存在。右下至左下則是過去吉野地區居民的生活情形,吉野當時吸引了大量的日本移民,許多日人在此誕生,因此吉安鄉也成為許多日本灣生的故鄉。

最後我們在販賣部買到了很棒的牛年紅包袋(要過年了嘛!),上面拿著的錢幣還是日幣呢?又是一種台日合璧,有趣!而慶修院也有很棒的紀念品,就是右側這個看起來像是拼圖,但其實是立體的磁鐵唷,照著說明組合,就可以得到一塊立體慶修院本堂的磁鐵,是不是很棒!

吉安慶修院是台灣現在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雖然用途已偏向資料館與觀光性質了,但只要踏進慶修院,仍然可以感受到濃烈的日本風情,喜歡日本寺院寧靜富有禪意的氛圍,這裡絕對是首選啊。

吉安慶修院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1號
電話:038-611-722
交通手段:距「吉安火車站」2.2公里,步行約30分鐘
營業時間:8:30~17:00(周一休)


第三個地點是位於花蓮南部玉里鎮的「玉里神社遺跡」。「玉里神社」建於西元1928年,是日本化街鄉社政策下的產物,距離玉里車站僅1.1公里,步行即可抵達,二戰後即遭拆除,但仍保留兩座鳥居與參道,玉里神社的入口處即有設置簡單的解說牌,還有當時的舊照片可以參照。

進入小巷馬上就可以看到高聳的一の鳥居,也是採用神明式鳥居的石製鳥居,但現今兩旁都已是民宅,還有一顆水塔擋在鳥居的前方,生活感十足啊😆。這張照片按下快門的時候,突然有一隻橘貓匆匆穿越,實在是可愛的巧合。

穿過鳥居發現鳥居一側的柱子幾乎已經與一旁民宅融為一體,不過當初在興建時並沒有破壞鳥居,也算是有被保存下來。

鳥居後方就是參道的入口,參道階梯旁也有著解說板,說明了玉里神社因為位於八通關嶺古道旁,當時設置了表忠碑以紀念開闢古道而遇難的人們,不過我們第一時間並沒有看到表忠碑在哪,一度以為它已經毀壞了。

參道入口旁的石燈籠,頸部以上則以毀壞,但基座還相當完整,不過石燈籠上的奉納字樣都已被磨去殆盡。

玉里神社位於小山坡上,參道有大約80階的石階梯,階梯的最上方就是二の鳥居。來到此處是不是很有參拜日本當地神社的氛圍呢?根本就是!

二の鳥居相較一の鳥居較寬較矮,同樣是神明式石鳥居,階梯後的參道木棧道則是已經過整修,前方還有一棵擋在參道中央的樹木,添增了些許神秘的色彩。

鳥居上的字體雖然也被磨掉,但依稀可以看到「奉納 東台灣無盡株式會社」的字樣,原來,這無盡株式會社,是台灣企銀的前身啊。

二の鳥居後的參道兩旁也都有石燈籠,雖然都略有傾倒,但外觀保存的相當不錯。

層層疊起的木棧道,兩旁綠意盎然,相當幽靜。

這絕對是日本啊,怎麼會是台灣咧?

雖然石燈籠上的字體也被磨去,但其實還是看的出來奉納二字,當年日治時期結束後,居民並沒有毀壞石燈籠,僅是磨去字體,多少還是有著敬神的想法吧...

參道沿著小丘陵的稜線前進,劃出美麗的弧線,將鳥居隱藏在樹叢之間,相對後方的大樓,有種都市秘境的感覺。

參道旁還綻放著一些小花,不過後方的樹叢有些異狀,趕緊過去瞧瞧。

哇!居然是轉紅的楓葉耶,完全沒有預料到可以在花蓮賞楓的我們,居然在1月的這個時節,欣賞到火紅的楓葉。

真的是楓葉,是楓葉啊(感動得痛哭流涕)。

不能出國賞楓的這個年代,能在一座日本神社遺跡中賞到楓,好似理所當然,但絕對是讓我們又驚又喜啊!果然賞楓要搭配個日本風才對嘛。

參道的盡頭,就是玉里神社建築物的遺跡了。前方是毀壞的拜殿,僅剩下地基與傾倒的水泥牆,後方則是利用石垣堆高的本殿。

本殿目前也只剩下石階梯與礎石群了,不過這片土地至少沒有被人侵占或是毀建,也算是台灣目前保存的日式神社中,相對完整的。

在拜殿遺跡前,還有過去玉里神社本殿與拜殿的舊照片,以及在神社舉辦婚禮的舊照片,可以看出來拜殿為水泥石柱僅有屋簷之建築,本殿則為木造建築。

我們走回參道入口處,意圖再度尋找表忠碑,這時一旁的住戶經過,我們趕緊有禮貌地打招呼,並向他們請教表忠碑的位置,住戶很爽朗的指向一邊的屋頂「就在那裏啊,不過這邊看不到字,要去外面看」。果然我們看到了石碑,不過從一の鳥居的方向看去,只能看到背面,而且石碑被民家包圍住,並沒有臨著街道,要靠近它應該是不可能的事了。

我們繞到正面,果然看到了表忠碑三個字,如果沒有開口問,一定會錯過它的。

為了看表忠碑,我們的目光移到了民宅的屋頂與圍牆,又遇到了幾隻喵星人,原來這也是一個貓聚落啊,神社遺跡、楓葉、貓,果然充滿了我們喜愛的元素,而且,很有秘境感!玉里還有相當有名的玉里橋頭臭豆腐,來此朝聖最臭的臭豆腐時,或許可以繞來玉里神社走一走,絕對很有日本實境感。

玉里神社
地址:花蓮縣玉里鎮西邊街24號旁
交通手段:距「玉里火車站」1.1公里,步行約14分鐘
營業時間:24小時

2 則留言:

  1. 終於看到有人跟我一樣,看到注連繩掛在佛寺大門有內心微妙突兀感覺的人了,感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們也是覺得相當有趣,只能說,希望日本朋友看到不要暈倒啊XDD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