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2023 春末の山陽山陰-米子-期待雙連天守復興的海岸山城「米子城」(續百大名城)

擁有雙連天守的臨海天空之城

鳥取縣的百大名城只有鳥取城一座,到了續百大名城時,變成兩座,除了若櫻鬼城外,鳥取縣第二大城米子市也有另一座續百名城-米子城。因為伯備線鐵路的發展,讓米子成為山陰交通的樞紐,也發展了相當發達的工商產業。江戶時期,也因為米子隸屬伯耆國,與鳥取所屬的因幡國不同,在一國一城令下,仍得到了相當的發展,米子城與城下町也一直發展到江戶末期廢藩(西元1871年)為止,所以米子城的歷史,可以說是與鳥取城相當的地位,同樣為國之史跡,入選續百大名城當之無愧。

米子城由山名氏建於西元1467年,原本建於目前米子城對面的飯山上,1591年頃改建於較靠近海岸,標高90公尺的湊山上。經過吉川広家、中村一忠、加藤貞泰的修築,成為了擁有30棟櫓、20棟門的龐大建築群,其中位於本丸的雙連天守構造,更是古城中少見的(百大名城有松本城、姬路城),只可惜現在並未留存任何建築。但也因為這個特殊的雙連天守,2022年初「最強の城」節目票選出來的第一名,就是米子城,也讓米子城成為近期當紅的古城之一。

米子城
地址:鳥取県米子市久米町
電話:0859-22-7161(山陰歷史館)
交通手段:搭乘「JR山陰本線」至「米子」下車,步行1公里至登城口
營業時間:城跡24時
所要時間:2.5小時
網址https://www.city.yonago.lg.jp/4439.htm


因為住在米子駅附近,先前往米子城章所在的「山陰歷史館」蓋章,途中經過「出雲街道」的石碑,上方的天守就是米子城大天守的外觀,原來此地是往來松江的「出雲街道」的元町通り啊。

步行約10分鐘後可以看到米子市役所,右上方的米字型標誌,是米子市徽。

米子市役所的斜對面,就是「米子市立山陰歷史館」的建築了。建於西元1930年昭和時期的紅磚式洋樓,山陰歷史館本身也充滿了歷史。

像是台大舊總圖(現校史館)大門般的美麗建築,好像還蠻可以拍一些(假掰)照的。

我們在9:30開館前抵達,原本就抱著等一下再入館沒關係的心態,沒想到米子城的印章就在歷史館門口,且終日可蓋章啊。

簡單的小桌子上的就是米子城印章,下方有米子城天守的鯱,與超大版的印章圖案😆。

印章的狀況相當良好,可以蓋得美美的,完全看不出來是直接放在門口提供終日可蓋章的狀態,但其實這後面有故事...(等等就會揭曉了)

時間一到,職員把大門的鎖打開,我們一走進歷史館,馬上看到一旁擺放的保險箱,瞬間想到某個金庫開鎖的節目😆。

大廳一旁的牆上有米子城簡單的年表,從西元1467年山名宗之在飯山築起砦,到西元1873年米子城建築物被拆卸販賣,這四百年的歷史。

歷史館主要分為一樓兩個展示室,與二樓部分。我們造訪時第一展示室的特別展為收費的藝術展,與米子城關聯較低,就沒有參觀了。第二展示室則是常設展「米子城關係資料」,攻城前想要認識米子城的話一定要先參觀一下這邊。

展示室入口處有許多米子城的資料可以拿,一旁還有以畫家的繪本與星空米子城的畫作,畫中的雙連天守浮在星空中,真的好美。

米子城的建築物雖然被拆解販賣,但還留有部分鬼瓦,可以看到鬼瓦上有池田家紋「揚羽蝶」,代表著西元1617年後領米子藩的池田家與其250年間的統治。

米子城的小天守(四重櫓)曾在西元1852年進行整修,當時由鹿島家負責,左側為當時小天守上的兩具鯱之一,另一具在鹿島家中收藏,右側則是試作品,並未真實嵌上小天守的屋頂。

展示室中另一個很珍貴的文物,是吉川元春的頭盔。西元1566~1578年毛利與尼子氏的攻防戰中,吉川家對於米子的侵攻,也是米子城歷史上重要的一環,這原本藏在宗形神社的吉川元春頭盔,也成為這裡重要的展示。

還有米子城雙連天守的模型,左側的是吉川広家時代(西元1591年)所建的小天守,是3重4階的構造,外型也是較為古樸望樓型,僅有小入母破風存在,在大天守建好後,通常稱呼為古天守、副天守或四重櫓。右側的則是西元1600年中村一忠所建的大天守,4重5階的構造,高21公尺,甚至比鳥取城三階櫓與山上ノ丸的天守還要高,也是望樓型天守,但外觀有大入母破風、千鳥破風與唐軒破風,豪華程度是小天守比不上的。

大小天守還有一道土塀連結著,大天守的門開向本丸內部,小天守的門較小,從模型處看不出開口在哪。

展示室內有許多米子城的調查資料,認真看的話,大約需要15~20分鐘才能全部看完。

出土的物品,右側是經過修補(金繼)的磁器,左邊則有漆碗、筷子、飯杓、木簡等木製品。

兩幅米子城古地圖,可以清楚看到山上的兩座天守與其他建築物,還有山下的御殿與長屋等。

結束一樓的展示室,如果只想看米子城相關的資料的話,一樓就夠了,但二樓有米子城為山陰交通樞紐歷史的展示,對於鐵道有興趣的也不要錯過這些珍貴的資料與老照片。

瓦楞紙製作的第一代米子駅模型。除了米子鐵道展示外,旁邊的展示室則是米子鄉土文物的展示。

山陰歷史館
地址:鳥取県米子市中町20
電話:0859-22-7161
交通手段:搭乘「JR山陰本線」至「米子」下車,步行1公里
營業時間:山陰歷史博物館 09:30~18:00(火曜日,周二休)
所要時間:0.5小時
網址http://www.yonagobunka.net/rekishi/


從山陰歷史館沿著國道9號往西南走500公尺,就可以前往米子城的登城口。歷史館溫柔的小姐姐告訴我們,現在登城只有東側的二の丸可上山,西側的內膳丸登城口工事中,不過我們本來就打算從二の丸登城。途中可以從車流量超大的國道9號往湊山山頂看,就可以發現米子城的石垣了。

山下就可以看到這麼清楚的石垣,頗為壯觀。但可惜的是米子城的石垣點燈是期間限定,我們造訪之時並未點燈,殘念。

在國道9號久米町十字路口處右轉,就可以看到米子城的案內板以及米子城枡形的指標,我們往左走,就可以抵達登城口。

會先經過一個偌大的停車場,這山腳下廣大的範圍,其實是過去米子城的三の丸,與米子城相關的詰所、小屋、廄舍都位於此。

三の丸前方50公尺就是枡形(表中御門)的所在,一旁的自販機還有「臨海的天空之城」字樣,說明了米子城的地理位置。

停車場旁有三の丸與二の丸交界的石垣結構。

位於二の丸的米子城主要入口處的枡形虎口,就是目前想要登上米子城最方便的入口。

二の丸枡形虎口外的石垣相當完整,應該是西元1982~1984年的石垣修理後的成果。

此地的米子城跡,也是城內唯一的石碑。

石垣旁有一張地圖,是城內較外圍的一條登山道,沿途立有88尊石佛,仿照八十八箇所巡禮,但如果像我們是走一般登城道的話,就遇不到了。

我們從二の丸枡形虎口進入,枡形虎口負責重要的守衛工作,這裡過去應該有門橹的存在。

左右都有石垣,形成唯一的通道,不過說實話,米子城的虎口石垣並不算高,應該僅具備基本的防禦功能而已。

虎口內的二の丸是米子城御殿的所在,藩主的主要生活區域,目測約200坪的土地面積,以御殿的規模來說並不算大,或許是米子城本身並不高,且山上已經有雙連天守的存在,也可以作為藩主生活的空間,往來並不算太困難,因此山腳下的御殿就不用太大了。

二の丸內有通往山上的階梯入口,就是過去的表中御門跡,前面放的牌子說明了通往西側湊山公園處登城口的道路封閉工事中。

從表中御門進入後,走一小段路可以看到一棟建築物,這是米子市內唯一的現存武家建築「舊小原家長屋門」,面積約84平方米(26坪),是江戶中期的產物,原本位於米子市西町,經過山陰歷史館的保存後,移築此地,小原家也是米子藩主領120石的家臣。

雖然長屋門的屋頂瓦片包起來維護中,但還是可以穿過古樸的長屋門,算是很開放參觀的歷史建築。

不過前方的草地上,擺放著不知道是不是長屋門的瓦片,好像有點太隨意了😅。

再往裡面走一段,可以看到一個井戶,說明牌上寫著是御殿御用的井戶,這裡離二の丸大概只有3~400公尺的距離,推測御殿取水都取自於此。

井戶旁就是開始一整段的登城階梯了,一口氣爬完,5分鐘內可以抵達本丸與內膳丸位於半山腰的分歧點。

半山腰的分歧點,可通往本丸與內膳丸,從內膳丸往下至湊山公園的路工事中,前方的說明還寫著因為工事時挖出了槍,所以工事進度延後,警偵片看太多的水母妹還以為發現犯案用的手槍,其實,那是古時的武器-長"槍"啦,真是嚇死水母了😂。

往湊山公園的路鋪上了嶄新的水泥鋪面,不過或許是挖到古槍的因素,遲遲無法開始使用,積滿了落葉,有點可惜啊。

分歧點往本丸再走200公尺,就可以看到大天守台下的五段石垣了,這段路雖然有200公尺,但坡度不陡,比起剛剛從登城口到分歧點的陡坡,這邊很快就可以攻頂。

大天守下的五段石垣,搭配米子的超好天氣,作為米子城的印章樣板畫面,也不為過吧。

五段石垣前的平台,是番所跡,也就是米子城進入本丸的警衛哨所。

從番所跡往本丸看,可以看到右側的大天守五段石垣,與左側的小天守同時出現,真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看到這兩座天守復元呈現在我們面前。

在番所跡往小天守的側邊看過去,這裡就是米子城章的構圖角度,不過印章的圖案中,有一隻飛越石垣的老鷹,現場的確很多鷹類在飛翔著,但要等待飛到石垣旁邊的時機,實在是可遇不可求啊。

老鷹大大,求求你飛到石垣旁邊一下下嘛!
米子鷹:為何?又沒有吃得可以餵我,哼!

番所跡也可以俯視整個米子市區,視野相當好。這時有位米子阿伯,跟我們說,「今天以前的連續兩周,都有嚴重的黃砂(從中國飄來的一種空污),完全都看不到大山,今天才看得到,你們真是太幸運了。」沒錯,米子人一切都以大山為重啊😆。

往本丸前進,會經過小天守下方,石垣採用戰國末期的龜甲積植入工法,除了相當堅固外,石垣也呈現優美的稜角。

直接與小天守石垣面對面,可以看到許多被打成六角形的石垣完整的鑲崁在一起。傳說,吉川広家為了興建這座天守台石垣,也使用了「人柱」,一位名為「おくみ」(阿久米)的美麗女子,在祭典的跳舞隊伍中,直接被綁架埋入了石垣中,從此工事順利,米子城也一度被稱為久米城,這壯觀的石垣背後也是有殘忍的傳說啊😥。

從小天守旁走進本丸,眼前的新綠大櫻花樹,一個月前一定超美。

小天守台的側面,那弧線也是相當精美。

小天守台後方,則是進入本丸的鐵御門,因為是本丸的重要防衛設施,所以使用鑄鐵門的設置。

進入本丸區域,右側有一座作為休憩的涼亭,而天守台的石垣,意外地在本丸內部幾乎看不到,而中央部則是本丸御殿的所在,四周的排水設施可看出範圍。

涼亭內有米子城的資料可以拿,但山陰歷史館中已有相同的資料了,右側則是現今米子城周圍的地圖。

亭內還有一張公告。原本涼亭是米子城章的置放處,但因為被"無心"人士的破壞,目前僅將印章放置在山陰歷史館前,此處已無印章可蓋了。而日文中的「心無い者」就是沒良心的人啊!我們不禁想著怎樣的人會破壞續百大名城的印章,而且如果我們造訪時,印章剛好被破壞沒得蓋,那是不是又要再跑一趟了呢?希望大家都可以愛惜公物啊。

本丸的西側,可以眺望橫跨鳥取島根縣界的中海,景色非常好,前方中央的萱島也清晰可見。

本丸的西南角下方,有一個平台,由進出口的石垣判斷,過去應該也有小櫓門的存在。

經過一片新綠的櫻花林後,可以來到本丸地區最後一個被調查復原的遺跡「水手御門」。

米子城最西側的「水手御門跡」,過去曾有道路可以直通海岸邊的船小屋,是米子城由海路進出的必經之門。

「水手御門跡」的石階梯旁的兩顆門柱孔,清晰可見,連前一天大雨的積水都還沒乾呢。

回到本丸,我們來看看天守台吧。天守台的礎石都還保留著,可以看出地基的支柱結構非常縝密,可以想像米子城大天守的四重五階結構,如此才能穩固270年屹立不搖。

部分礎石的切格痕跡也清晰可見,前方還有排水設施,是結構相當完整的天守基礎。

這角度可以明顯看到天守台相對於本丸內的高度並不高,僅相當於日式屋舍緣廊的高度(以我們當比例尺😆),回想歷史館內的模型,也是兩階台階就進入本丸了,頗有整個本丸其實都是天守的概念,並沒有區分本丸與天守的地位之差。

側面也可以看到本丸內的天守台只有2顆石垣而已,但本丸往下的部分則出現段差。

站在天守台上,還可以看到往北側延伸的內膳丸區域。

大天守台的東南角,則可以看到小天守台以及連結兩座天守的通道。俯瞰的角度也可以看到小天守台的礎石,結構似乎沒有大天守來的複雜,當然實際的高度也差距頗大。

小天守台的東端,有一顆大石就這樣擺在石垣的尖角處,看起來隨時會滾動的驚險模樣,不知道是刻意放在此處,還是只是巧合?感覺一個地震可能就會滾下去了耶,還是,其實它是風動石?

因為天氣太好了,忍不住來跳一下,這疫後第一跳就給米子城了。

最後一個區域,就是米子城本側的內膳丸了,名為內膳丸,應該是與食事有關的丸,內膳有在內用餐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宴會的用餐場所。

內膳丸的入口處,也有櫓門的石垣存在,只是只有一側石垣並非兩側皆有。

內膳丸與櫓門石垣的位置。

內膳丸整體呈現長條形的繩張,或許過去真的有棟用於食事的長屋存在著。

從內膳丸內回頭看,就可以看到本丸的大天守台石垣,真心希望若是米子城的雙連天守未來有機會復元,一定要再度站在這裡、站在城下、站在本丸內,欣賞那雙連天守的霸氣,而且,還是在海岸邊的雙連天守,這絕對又是日本第一了啊!滿心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