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2024 櫻花季大風吹-千葉-房總小江戶,本多忠勝的「大多喜城」(續百大名城)

本次旅程唯一的櫻花古城,居然是本多忠勝的「大多喜城」

這一次的櫻花季,雖然原本安排了五座續百名城,希望可以捕捉到古城櫻花的美景,但無奈花期大亂的結果,在不放棄原本的行程下,前四座幾乎沒有在城內看到櫻花。也因為住在千葉,直接把原本規劃在行程中期前往的「大多喜城」移到最後一天,在早上前往櫻花百選的「茂原公園」發現櫻花正值滿開到吹雪之間時,重新燃起了應該可以看到古城櫻花的希望,於是抱著興奮的心情,從茂原搭乘巴士前往車程約半小時的大多喜町。

大多喜城一般認為就是西元1521年,上總大名真里谷信清所築的「小田喜城」,但近年來的挖掘調查發現,大多喜城與小田喜城並未完全重疊。天文13年(西元1544年),統一房總的里見氏滅了真里谷氏,取得了小田喜城,由正木時茂三代支配。天正9年(西元1581年),正木氏被里見家以反叛肅清,里見氏直接支配小田喜城。天正18年(西元1590年)里見違反了「惣無事令」(大名間不能互相攻擊的命令),上總國領地被沒收,德川家康即派遣德川四天王之一的本多忠勝前往小田喜城,本多忠勝為了防禦里見氏的北上,開始大興土木修築城池,修築了三層四階天守,並建設城下町,改名大多喜城,石高10万石。元和3年(西元1617年),忠勝之孫本多政朝轉封龍野,由阿部正次以3万石入藩。不過阿部家在1619年轉封小田原後,大多喜藩一度廢藩,1623年青山忠俊被減封至大多喜後,1625年再度被改易,大多喜二度廢藩。1628年阿部正令(正次之孫)在大多喜分家後立藩,大多喜藩再現,後稻垣家、大河內松平家陸續統治至幕末。也由於兩次廢藩,使得大多喜城的紀錄不多,阿部氏之後的藩主多少都有對於城內建築做增減,但位於標高73公尺山頂的天守則是在第一次廢藩時就荒廢了,天保13年(西元1842年)燒失,1844年築起二層建築取代之,但稱為「神殿」。西元1871年廢藩制縣後毀壞,昭和50年(1975年)時根據天保6年(1835年)時的繪圖為基礎,以鋼筋水泥重建了三重三階的天守閣,並成立千葉県立総南博物館(現在則為千葉県立中央博物館大多喜城分館),2021年12月27日開始長期休館至今,再開時間未知。(整理自維基百科日文版)

大多喜城
地址:千葉県夷隅郡大多喜町大多喜481
電話:0470-82-3007(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 大多喜城分館)
交通手段:夷隅鉄道「大多喜」,步行650公尺,或搭乘「小湊鉄道巴士」至「久保」,步行850公尺
營業時間:城跡24時,09~16時(千葉県立中央博物館大多喜城分館 研修館)
所要時間:2小時
料金:無料
網址大多喜城



我們從茂原公園搭乘小湊鉄道巴士開往大多喜的「茂41」路線,至「久保」下車。

目的是為了在攻城前先填飽肚子,鎖定的是位於大多喜町主要幹道「城下町通り」的這間炸豬排店「有家」。門口招牌就很有味道。

「有家」本身就是一棟古民家,內部大約有30幾個位置,分為桌椅區與座席區。

提供炸豬排與叉燒丼料理,還有其他炸物。炸豬排分為大名(腰內)與家老(里肌),很有城下町的氛圍。價格不超過2,000円,果然是田舍(鄉下)價,相當平易近人。

大多喜城下町也有許多老宅保存下來,牆上掛著一些老宅的古繪圖,看起來在大多喜來個時空之旅也蠻不錯的。

桌上提供了三種醬料,左至右分別是野菜醬汁、胡麻醬汁、洋蔥醬汁,醬料瓶還有汁液流下來的假象,蠻有趣的。

我們先點一份店家標記「大人氣」的「みぞれとんかつ定食」(霰炸豬排定食),是使用大根おろし(蘿蔔泥)與海苔搭配的炸豬排,定食除了炸豬排本體外,還有味噌湯、白飯與醃蘿蔔。

蘿蔔泥提撒在豬排上,真的很像霰耶,蠻有趣的。

炸衣麵皮與豬排之間還有海苔夾層,加上下方的高麗菜絲,濕潤、清脆、香甜、濃郁的口感,陸續呈現,很有層次的炸豬排。肉質多汁、軟嫩,非常好吃。

因為太想當大名,另一份則是大名炸豬排的「松」,豬排的份量180克,店內最大等級。

應該超過5公分厚的炸豬排,相當紮實,每一口都會在嘴裡噴肉汁,吃原味、擠點檸檬汁、沾點芥末、或是使用三種不同的醬汁,都相當美味。不敢說日本第一,但一定是千葉第一。

「有家」的門口也有許多簽名板,雖然都沒有發現認識的,但好吃是絕對的啦!千葉縣其實是關東地區的養豬重鎮,雖然並不在大多喜町,但這邊有家超好吃又便宜的炸豬排「有家」,真的是來到大多喜超級推的美食。

とんかつ有家(豬排有家)
地址:千葉県夷隅郡大多喜町久保135
電話:0470-82-2007
交通手段:いすみ鉄道(夷隅鐵道)「大多喜」步行240公尺,或小湊鉄道巴士「久保」下車即到
營業時間:11時〜18時,賣完提前休(月曜日、周一休)


「有家」的旁邊,有一棟的老宅「渡辺家住宅」,建於西元1849年,是江戶末期代表性的商家住宅,昭和44年(西元1969年)就被指定為「國指定重要文化財」,現在保存良好,可惜沒有開放參觀。

整個大多喜城下町其實有許多保存完整的老宅,有些仍然是老舖店家營業中,有些成為資料館展示館,建築都相當有特色,能夠在城下町多點時間漫步一下也很棒。

我們從「有家」步行至いすみ鉄道(夷隅鐵道)「大多喜駅」,途中就有相當詳細且清晰的大多喜城下町地圖,右下角寫著「房總小江戶」,原來大多喜也是有這樣的名號的啊!

大約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大多喜駅,車站的對面是「大多喜町観光協会 (大多喜町 観光本陣) 案内所」與「大多喜町天然ガス(瓦斯)記念館」,轉角處還有三支很有復古情懷的瓦斯燈,入夜是真的會發光的,可惜我們無法待到晚上啊。

大多喜町與茂原市一樣,都是天然氣產出的重鎮,因此設有「大多喜町天然ガス(瓦斯)記念館」可以無料參觀當地的瓦斯產業發展歷史。

瓦斯紀念館旁有一棟蓋成古城御殿的感覺的案內所,這裡就是大多喜城的蓋章處。

案內所的正確名稱是「大多喜町 観光本陣」,正門看板下,介紹了江戶中期活耀於房總的俳句詩人 「小林一茶」(上),讓大多喜町也是個充滿文學的區域。案內所右側則提供了寄物櫃,大的500円、小的300円,價格實惠,有需要可以利用。

案內所的正門。

門口還有以大多喜城為圖案的人孔蓋,但可惜的是大多喜町並沒有發行水道卡。


案內所還可以租借自行車,普通自行車一次300円,電動輔助自行車一次500円,時間由9~17時。我們也是抵達後才發現這個服務,為了節省時間,即使我們預計只有2個小時的攻城時間,還是租了電動輔助自行車,如果一早就來大多喜町玩上一天,這個租金真的很划算。

案內所有許多觀光簡介,右側受付的後方,就是續百名城印章的蓋印處。

這第77顆的續百名城章,墨水充足且均勻,印章狀況相當良好,可以蓋得非常美。

館內的展示物品還蠻多的,有春天被櫻花圍繞的大多喜城照片(左上),本多忠勝畫像與夷隅鉄道時刻表(左下),還有許多紀念章可以蓋(右上),信長野望風格的本多忠勝、小松姬、三浦按針繪圖(右下)。

館內也有幾具甲冑的展示,原本以為都是複製品,但除了最左邊的是紙板製作的之外,中間與右邊的都是古物,其中最右邊的,是來自大多喜藩士平川家的甲冑,年代有450年之久,相當珍貴耶。

一旁的休憩空間中,有大多喜町的商品販售,大多與本多忠勝有關,還有忠勝立牌與大多喜町的吉祥物「おたっきー」(Otaki)。

來和本多忠勝合照一下,不過背包好像背錯邊了😂。

大多喜町 観光本陣 (大多喜町観光協会案内所
地址:千葉県夷隅郡大多喜町大多喜270-1
電話:0470-80-1146
交通手段:夷隅鉄道「大多喜」即到
營業時間:09~17時(12/27~1/3休)



案內所對面就是夷隅鉄道的大多喜駅。車站前方的石碑上,也有三顆瓦斯燈,夜晚也會真的點亮。

車站為木造單層建築,上方還有一座鐘塔與風見雞,西元1930年開業,已快百年歷史了,復古的造型入選關東車站百選之一。

車站為有人站,同時也是夷隅鉄道的總部。站內空間也販賣許多夷隅鐵道的商品,古樸的站體中,還是有大尺寸,顯示相當清楚的LCD資訊看板。

月台為二面二線,但二號月台並不在一號月台對面,有一點距離,往中野的方向才看得到。

月台上還有相當大的本多忠勝塑像,一旁還有兩位忍者,一個不注意可能會被嚇一跳啊😆。

前方的鐵軌上停放了一輛看起來頗有歷史的工程車。


樹叢後方,可以看到一列黃色車廂停放著,這就是夷隅鉄道所使用的車輛,鮮黃色的列車,也很有特色。

月台上的站牌旁還有大多喜城天守閣的繪圖(下),門口則有竹燈(上),不知道晚上會不會發亮?

距離車站不遠處,有一座大手門,這是昭和57年(西元1982年)重建的,但過去大多喜城大手門的位置是此地北西約150公尺處。築城時的大手門還有人工操作的吊橋存在過。

我們騎著租賃自行車,沿著夷隅鉄道,穿過大手門往南前進,車站四周馬上就可以捕捉到滿開櫻花的身影。

這一次櫻花季難得的櫻花X鉄道畫面,也可以在跨越夷隅鉄道的平交道附近得到。

突然來了一列在大多喜駅調度的黃色列車,近距離地捕捉到櫻花電車的美麗畫面,今年滿足了!

沿著相同的這條「メキシコ通り」(墨西哥通),會來到往大多喜城與大多喜高校的路口,因為來之前就知道大多喜城現在大部分的區域都在學校裡,城內還有一座「藥醫門」與「大井戶」就在校園正中央,看一看時間與路上來來去去的學生們,現在應該已經是下課時間了,我們決定先往大多喜高校的方向走。

大多喜高校沒有明顯的正門,馬路兩側分別就是校舍與操場,不過路上都是剛下課的學生,我們放慢速度邊騎邊點頭,也得到不少回禮。抵達「藥醫門」時,還有許多學生正穿過藥醫門,我們拿著相機,對經過的學生鞠個躬,得到了請拍照沒問題的善意回應,等待學生通過後才拍照。大多喜高校在下課時間是歡迎參觀者入內的,但還是要保持禮貌唷。

「藥醫門」的背面與附塀。

「藥醫門」是大多喜城唯一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建於天保13年(西元1842年)的大火之後,用作二の丸御門,廢藩時由開鑿城山水道有功的小高半左衛門買下。大正15年(西元1926年)由畢業於大多喜中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曾孫小高達也捐贈給學校,作為校門使用。昭和40年(1965年)待初期因應大多喜高校新校舍建築,暫時解體保存,昭和48年(1973年)重新於此地復元。目前是千葉縣指定文化財。校舍前也有「縣指定史跡 上總大多喜城本丸跡 附大井戶藥醫門一棟」的說明版(下),但其實校舍所在地應該是二の丸才對。

再往裡面走,可以看到大多喜城的「大井戶」(上),前方有看起來很古老,字體已經全部模糊的石碑,一旁寫著,「藥醫門」、「大井戶」都是校地,請禮貌地參觀。下方說明了大井戶是西元1590年本多忠勝築城時所鑿,當時留下「底不知道有多深」的紀錄,目前大井戶的圓周為17公尺、深20公尺,當時由16個井戶車(取水用)所組成,號稱日本第一大井戶。(下)

目前大井戶除了水泥圍欄外,還有鐵欄杆,無法目視井戶中是否還有水。

沿著校舍騎到盡頭時,抬頭一看,哇~噴淚,這就是我們想看到的場景啊,古城櫻花!雖然櫻花們已經開始吹雪了,但還是有大多喜城天守閣浮在櫻花上的美景,實在太棒了。

道路的盡頭是一座停車場,我們將觀光本陣租來的電動輔助自行車停放在這邊,準備登上本丸。


一旁有登城步道,步道上散落著櫻花瓣,有種淒涼的美感。步道前方有因為天守閣(千葉県立中央博物館大多喜城分館)休館之因素,續百名城印章位置變更至大多喜觀光本陣的告示。

這條櫻花登城道前半段是石階梯,中段為石板路,相當輕鬆好走。

後半段為枕木階梯,不過這一段沒有櫻花,是一片翠綠。

爬上本丸區域,這邊是標高73公尺的山頂,並不算高,一旁有一座六角型的涼亭,相當適合來這邊乘涼、休憩。

本丸的模擬天守為三重三階層塔型,可惜山頂的櫻花掉落不少,不然還可以捕捉到櫻花包圍天守的美景。

天守閣有唐破風,前方還有一棟小附櫓與長屋,作為博物館的分館,可惜因為博物館產權移轉之因素,已休館超過兩年,不知道哪時候才會再開。

入口處還有料金公告,門票相當便宜,但是看不到啊😥!

屋簷的鬼瓦還有大多喜藩最後入藩的大河內松平氏的家紋「三ツ扇」(三扇紋),雖然姓松平,但因繼承了大河內家,使用了大河內氏家紋,而非松平常見的三葉葵。

屋頂還有兩具金鯱,大大的眼睛、立體的魚鰭,造型相當名古屋。下方的屋簷則使用了本多氏的家紋「丸に立ち葵」(丸之立葵紋)。

天守閣的正對面還有一棟一層樓的建築「研修館」,這裡是目前大多喜城相關資料唯一的展示室,9~16時開放無料參觀。

研修館內的展示並不算多,原本的空間應該是作為博物館分館的討論室之用。

門口與走道盡頭,放置了幾尊鎧甲複製品,本多忠勝的鎧甲,卻放置在真田六紋錢家紋的箱子上(下),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本多家紋的大風箏(上),以及出現在繪圖中的江戶服飾小袖(下)。

館內最大量的展示是日本刀與槍,不過應該都是辦活動所使用的複製品,並沒有詳細說明,也不能隨意碰觸。

與大多喜城有最直接關係的,就是這幅元祿16年(西元1703年)松平正久入大多喜藩時的繪圖,可以看得出來主要建築都位於二ノ丸,本丸並沒有繪上任何建築,城下町的位置也有清楚標示。

上圖為兩具館藏鎧甲的照片,右側還有大多喜町附近的景點導覽,下圖則有一具兜(頭盔)上有大河內松平氏三扇紋的鎧甲,與另一具有著兔子耳朵,相當可愛的兜。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本物呢?

雖然本丸裡的櫻花掉落不少了,但還是勉強可以拍出櫻花天守的畫面,我們就在看完研修館展示後,來繞行天守閣一圈吧。

天守閣背面也可以看到唐破風的下方,還有千鳥破風的雙重破風設計。

石垣則是採用切入工法的龜甲積,不確定石垣是原本的現存石垣還是重建時的產物,並沒有說明。

邊角並沒有明顯的算木積,採用的石垣也有深淺之分,切割都相當完整,猜測應該不是西元1590年時本多忠勝時期的石垣。

天守閣北側,也就是長屋後方,這邊的櫻花可能日照稍少,櫻花花況還不錯,天守閣的北側還有後門存在,不過現在也都大門深鎖。

由於本丸後方有車道可以抵達,如果沒有經過大多喜高校的遊客,可能沒有發現大井戶,這邊還有板子提醒大家(上),還說明了大多喜城內原本有30多個井戶,目前僅留下這一座。下圖則有天守閣的屋簷上,使用了本多氏與大河內松平氏家紋瓦的說明。

今年度櫻花季,唯一一次的櫻花古城天守合照機會。

從本丸透過櫻花鳥瞰下方,這就是我們剛剛登城時的入口。

也可以看到許多背陽面山腰上的櫻花上半段,仍然是滿開的狀態,搭配晴朗的天空,很美。離開本丸前,我們發現研修館一旁的車道上,有一位保全,雖然大多喜城本丸的位置並非禁飛區,但我們還是詢問了一下本丸內是否可以飛行空拍機。保全打了通電話後,回覆我們,沒有問題唷!得到許可後,我們放飛了空拍機,得到了大多喜城櫻的上帝視角,真的美爆了💓

空拍影片👇


離開大多喜城,距離還車時間剩下15分鐘,我們還想衝一個地方,就是在大多喜町的地圖上看到的「本多忠勝像」。根據地圖的標示,銅像的位置位於大多喜城東南側的「行德橋」,我們用衝刺的穿過城下町來到行德橋前。猛一看...

啊哈哈哈哈哈,以坐姿呈現在橋頭的銅像,也太迷你了吧😂!橋旁的欄杆上,也有大多喜城與本多忠勝奮戰姿的繪圖。

本多忠勝公,我們本來以為會是很高大的一尊銅像,真的很不好意思笑出來啊!請見諒啊!

我們在觀光本陣下班前一刻,順利的把車還回去。準備搭乘巴士前到茂原賞夜櫻。巴士搭乘處也是一棟古蹟,是「国登錄有形文化財」的「伊勢幸酒店店鋪兼主屋」,塗上黑漆的木造老宅,很有酒鋪的味道,如果多留點時間,大多喜城下町的歷史巡禮,也是可以花上一整天的呢!

這趟櫻花季唯一的櫻花古城,雖然遺構不算多,博物館的館藏也不知道哪時可以看得到,但在本多忠勝的見證下,還是圓滿的完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