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2019年北關東櫻花-茨城笠間-鐮倉時期山城「笠間城」(續百大名城)


又見赤穗浪士的續百大古城👋

茨城縣的另一個續百大名城是位於水戶西方「笠間城」,雖然是看似不起眼的山城,但成為城的時間非常久。自笠間時朝於西元1219年開始築城算起,至西元1868年廢藩置縣,期間649年不曾中斷。城主雖然也更迭不已,但也曾發展出相當有規模的城下町,笠間城下的笠間稻荷神社,更是與京都伏見稻荷、佐賀祐德稻荷並稱為三大稻荷神社,可見當時的發展。而笠間城也是赤穗浪士故事中,赤穗藩主淺野家曾入藩的領地(淺野氏於西元1622~1645年為笠間藩,後移封赤穗),因此在笠間城裡我們也看到了赤穗浪士的相關遺跡。

笠間城
地址:茨城県笠間市笠間3613
電話:0296-71-8118(かさま歴史交流館 井筒屋)
交通手段:搭乘「常磐線」至「友部」轉搭「笠間 かさま観光周遊バス 」至「日動美術館」或搭乘「水戶線」至「笠間 」轉搭「茨城交通 桃山行」至「荒町角」,或於笠間駅租賃腳踏車
營業時間:城跡24小時,蓋章處9~22時(かさま歴史交流館 井筒屋,月曜日、周一休)
所要時間:3小時
網址https://www.city.kasama.lg.jp/page/page000776.html



前往笠間城的交通並不難,我們選擇了搭電車至「友部駅」的交通方式,若是搭至笠間駅,也需要在友部駅換車,且於友部駅北口搭乘「笠間 かさま観光周遊バス 」,車資僅100円,是相當實惠的選擇。

由於是JR常磐線與水戶線的交會,友部駅也相當有規模,橫跨鐵道的長長空橋,利用大片玻璃帷幕營造現代感,這與同在茨城的日立駅有異曲同工之妙。

玻璃帷幕上掛著一隻名為「ハチ」(小八)的柴犬在笠間各景點遊玩的照片,蠻有趣的。

友部駅北口前的廣場也有兩隻狗的裝置藝術,名為「阿哞」。不知道笠間是否與狗狗們很有淵源啊?

北口站外一面修剪整齊的綠色樹木圍牆後方,竟然還有滿開的櫻花,這已經是接近4月中旬的日子裡,還能在藍天白雲的大好天氣下,看到這麼完美的櫻花,這讓我們今日的笠間城行程有了超棒的開始。

北口的2番乘車處,就是搭乘「笠間 かさま観光周遊バス 」的地方。

「笠間 かさま観光周遊バス 」為笠間市內主要觀光景點的循環巴士,於友部駅發車,一天僅5個班次,但若自笠間城旁的日動美術館回程,則有8個班次,我們搭乘11:50分的班次,等待時間只有6分鐘,但電車沒誤點的話是相當足夠的。

等待沒多久,寫著笠間英文KASAMA的紅色小巴士準時地駛入車站。

雖然是單一運賃的小巴士,還是要遵守一下後門上車前門下車的動線規定,車程約15分鐘,抵達日動美術館就是最接近笠間城的下車站了。

笠間 かさま観光周遊バス路線與時刻表
http://www.kasama-kankou.jp/kasama_bus/

笠間日動美術館是茨城縣相當有名的私人美術館,外觀造型相當特殊,也常與海外珍貴館藏交換展示,館內似乎也有很厲害的收藏品,不過門票不便宜,我們這次也沒有多預留時間參觀,只好先PASS了。

緊鄰著日動美術館,馬上就看到「史蹟 大石邸址」的石碑。這裡是赤穗藩士忠臣藏的領導者-大石良雄(內藏助)的曾祖父大石良勝與祖父大石良欽兩代所居住的屋敷。西元1622年,淺野家被封至笠間5萬3千5百石,笠間城所在的佐白山頂上則為笠間城的本丸。淺野氏為了方便政事,於笠間城下的台地築起御殿(現山麓公園位置),並成為現在的笠間城下町的基礎。而身為藩主淺野長直家老的大石家,被授予御殿下方的屋敷,西元1645年淺野家移封赤穗後,此屋敷代代成為笠間藩家老的屋敷。

大石邸址處已經看不到建物的遺跡了,在原址上則打造了一尊大石良雄的銅像,不過大石良雄生於1659年,那時大石家已經跟著藩主遷至赤穗了,大石良雄本人根本沒有踏上笠間的土地過。

一旁的案內板則說明了淺野家、大石家與笠間市的關係,也由於赤穗藩士的關係,笠間市與赤穗市也於西元1980年締結成為姊妹城市。

此處看起來有經過刻意整備的感覺,不知道未來是否會復原大石宅邸呢?

或許是大石良雄的知名度太高的關係,即使沒有真正來過笠間,這裡還是立了相當帥氣的大石內藏助良雄像,拿著采配指向天際的大石內藏助,像是對著身後的忠臣藏47烈士發號攻擊指令般,展開壯烈的吉良義央討伐戰。

隱藏哥當然不免俗地來學一下這帥氣的姿勢。「衝啊!!」只是...沒有隨身攜帶采配啊,只好用水母妹的水壺了😂。

接著我們要前往笠間城的續百大名城蓋章處,路上經過一個有趣的看板,是笠間當地的婚活配對活動,至今已創造269對戀人了,不知道非笠間人可不可以參加啊?(隱藏哥超過年齡條件了,只能放棄)

笠間城的蓋章處是位於大石邸跡西側約200公尺的「かさま歴史交流館 井筒屋」,外觀三層樓的建築物相當古色古香,前方還很有意境的擺放了一座人力車。其實這裡過去是笠間城下町的旅館,是明治中期時期的建築,距今也有100多年歷史,是棟很美的建築。

井筒屋一樓的川堂把左右分為兩個區域,右側為觀光案內所,續百大名城的印章,就位於此。左側為歷史展示與會議室,井筒屋現在除了提供場地成為笠間歷史文物展示室之外,也提供會議室讓市民使用,是古蹟再利用的多功能會館。

我們先進入右側的案內所,一進門就看到很復古的桌爐,後方的櫃子擺滿了笠間市的觀光資訊簡介,中央還有一個獅子的意象畫作。

續百大名城的印章,就位於門口左側的櫃台,我們蓋下第32顆續百大城章,這是一顆水分過多的印章,要小心使用。蓋畢,櫃檯的係員詢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回答台灣,對方相當吃驚說居然有台灣人來,而且非常好心的提醒我們,再往北的方向,可以看到真淨寺中的笠間城八幡台櫓,這是笠間城唯一的現存建築,不要錯過!我們也相當感謝提醒,不會忘記的。

案內所的一角,還有過去旅館的金庫,這個相當厚重的金庫,過去一定是旅館的重要設備,保存的相當好,上方還有很古老的神壇,供奉著天照大神。

門口的這桌爐,也是井筒屋旅館曾經使用過的,相當有歷史。

接著我們來到案內所對面,從樓梯登上井筒屋的2樓,這裡就是笠間城下町的歷史展示室,由於是由老旅館改建而成,建築的格局都維持當時的樣貌,因為房間的門簷略低,要小心注意不要撞到頭啊。

我們依序參觀,首先是笠間城的歷史,中央有一座笠間城所在的佐白山模型。

別名桂城的笠間城,是一座梯郭式的山城,模型將城內各結構標示清楚,但為了強調高度,模型製作時特別將垂直的比例放大兩倍,這樣可以較明顯的看出各個曲輪的差異。

這角度更可以看的出來笠間城的結構,左側山頭上的本丸曲輪,曾有著小小的2階天守,本丸曲輪隔著一條深掘而對望的廣大平台就是本丸,本丸中有3個櫓,1個櫓門,2個城門,依序下來各郭階有門與土屏,亦可以看到數條防禦措施的空堀。

模型四周有數張說明板,說明了笠間城的位置與歷史。笠間城是位於標高207公尺的佐白山上,由於是獨立的丘陵地,形成天然的防禦,由於近世城郭多以平城取代山城,但笠間城直至廢城之時,都以山城的機能被使用著。西元1711年,當時藩主井上氏的家臣久保整伯,編寫了「笠間城記」,完整地紀錄了笠間城的歷史,其中井上氏完成了天守櫓的改建,但接續的牧野氏卻遭逢大風雨土石崩落嚴重。廢城以後,笠間城於西元1871年拆除,並在本丸曲輪上重建了原本建城前就已經存在的佐志能神社,也是目前爬上本丸曲輪可以看到的建築。

雖然笠間城有古繪圖可以參考,但城內的建築仍有許多有待考證,目前遺留下來的建築只有真淨寺中的八幡台櫓,以及兩個私人所有的城門。圖右則是笠間城的歷代城主,其中以最後的牧野氏統治123年最久。

展示室中還有笠間城出土的瓦片,以及相當珍貴的笠間城記正本,另外還有相當完整的笠間城繪圖(右下)以及看起來輪廓很簡單的繪圖(左下)。

館內還特別放大了兩副分別於不同單位收藏的笠間城與城下町繪圖,下圖的城下町繪圖收藏於笠間稻荷神社中。

展示室另一角可以看到三間不同配置的會議室,整理的相當新穎,窗外採光也很棒,感覺在這裡開會,心情應該會蠻不錯的耶。

參觀完井筒屋後,我們直接來到距離井筒屋北側700公尺的真淨寺,從真淨寺的門口,就可以看到寺院裏側,階梯上方的一棟二重櫓了。

這就是笠間城目前碩果僅存的櫓-「八幡台櫓」,由於完全面對著真淨寺的參道,不曉得的人會以為「八幡台櫓」才是寺廟本堂吧。

真淨寺在笠間城廢城之際接手了「八幡台櫓」,也沒有隨便對待它,將它立於相當於三層樓高的階梯上,讓「八幡台櫓」仍然以台櫓跡的身分延續著,這真的要十分感謝真淨寺,我們今日才可以看到這珍貴的古蹟。

「八幡台櫓」保存的相當好,雖然現在被命名為「七面堂」,成為真淨寺的其中一個佛堂使用,但建築物的鬼瓦、鯱魚,以及白壁牆面都保存將當好。外觀上在一階大門的兩側,有造型特別的窗戶,正前方的門簷向外延伸,不同於一般常見的櫓,蠻有特色的,只可惜無法入內參觀。我們也在「七面堂」前,心存感激雙手合十鞠躬參拜。

八幡台櫓旁有石碑述說著它的身世,原來原名為物見櫓的八幡台櫓,相傳築於淺野長直移封至赤穗之前,也就是西元1645年,也就是距今374年前。明治13年(西元1880年)真淨寺與園部清兵衛等人的盡力下,將建築物原封不動地從山頂移築下來,目前內部供奉了真淨寺的七面大明神、三十番神、鬼子母神等三尊神像,並以七面堂命名之。太平洋戰爭之後,笠間城的建築物群被摧毀殆盡,只剩下這個八幡台櫓,因此被茨城縣指定為重要文化財保存,並補助進行修理。

一旁也有當時所立下的「茨城縣指定文化財 舊笠間城櫓」的石碑。

我們繞到八幡台櫓後方的墓地,可以用較高的角度看到它的後方。如同正面,後方也有突出的屋簷與結構,使得八幡台櫓屋頂呈現十字的樣貌,屋頂的鬼片線條也有所不同,在許多古城的櫓台中,真的是相當少見的構造。一旁也還有一棵滿開的櫻花搭配著,覺得幸運。

八幡櫓台的底部,還可以看到利用石塊架起的部分,因為沒有重新砌石垣地基,採用這樣的方式可能也較能保存完整的結構不被破壞,又或許有朝一日,會再將八幡台櫓移築回原本的地方?

從八幡台櫓走回笠間城登城口處的山麓公園,也要步行1公里的距離,山麓公園前方的停車場停滿了車輛,除了代表擁車率第一名的茨城縣,大家真的都開車出遊外,今日剛好也有寶可夢Pokemon Go!的社群日,山麓公園想必也是個很好的抓寶地點,因此吸引了不少人車前來吧。

寬廣的停車場周圍,意外也還有許多櫻花綻放著,雖然櫻花季過半也進入尾聲了,但我們仍然為笠間櫻花的晚開感到訝異又興奮。一旁牌子寫著「笠間稻荷神社外苑」,原來這裡也算是笠間稻荷神社的範圍啊。

山麓公園內也有一個建築物聳立在此,看起來是一座鐘樓。

大約三層樓高的鐘樓造型也相當特殊,不過無法入內參觀。

鐘樓內有時鐘一口,也是笠間市指定文化財。笠間藩於西元1662年時開始設立時鐘,當初的鐘為正福寺所借來的,設立於藩主下屋敷的一角,並雇用三個人撞鐘報時。現在的鐘為三代目,鑄於西元1778年,距今也有241年的歷史了,鐘樓曾於西元1970年移築至佐白觀音寺(現正福寺)內,西元2001年再移築至現地。

在山麓公園接近笠間城登城山道入口處的樹林中,躲藏著一個「茨城百景」的石碑,包含水戶城、偕樂園、土浦城、大洗海岸、袋田瀑布等,其中不少我們都已經去過了呢。

從山麓公園往佐白山森林步道的方向,就可以抵達笠間城跡公園了,這裡也是森林浴の道100選之一,也是我們第一次發現有這個百選。山頂坐鎮著佐志能神社以及巨岩形成的石倉,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從石倉處看到霞ヶ浦與鹿島灘的景色,相當驚人。

登山步道不算難爬,大都有枕木與碎石,而且天氣好的狀態下也不會泥濘,可以輕鬆的攻城。

往上爬大約5分鐘較為單調的山路後,會看到一處似乎是空堀構成的小徑,登城道利用了原先的空堀結構,也讓城跡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面前。

轉彎處也會看到一些石垣結構。

我們攀爬約15分鐘後,登城道結束,出現一片開闊的視野,這裡就是笠間城的本丸。其實笠間城過去還有三ノ曲輪、二ノ曲輪,不過現在都已無遺跡,部分面積還被開拓成車道,兩個曲輪幾乎消失。

就如同右側的車道,看來整個佐白山的地貌已有被改變了。車道與本丸中央的隆起地,則是原本城內的高土壘,還保有原貌的樣子。

本丸內有一個小小的笠間城跡石碑(大概只有40公分高,超小的),還有有點古老的笠間城繪圖,其實圖中的遺跡幾乎都已不復存在了。

我們爬上本丸的高土壘看看,土壘上方還有可供休憩的桌椅。

土壘前方有一處凸起地,上面立了一塊石碑「史蹟 笠間城八幡台櫓跡」,原來我們剛剛在真淨寺看到的八幡台櫓,原本的位置就位於此地,不過仔細看了一下,這裡的面積應該塞不下八幡台櫓,看來這土壘上的地貌仍然有所改變。

八幡台櫓原名物見櫓,意旨作為本丸的哨戰而存在著,現在站在八幡台櫓跡,仍能見到本丸內的櫻花,我們認為其實是"櫻見櫓"吧😆。

八幡台櫓上的確可以俯視整個本丸沒有問題。

本丸通往本丸曲輪(天守櫓的所在地)的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塊鑲崁文字碑的天然石,這裡也再次簡介了笠間城的歷史。

本丸與本丸曲輪間,有段空堀阻擋著,這裡曾經存在著東櫓門,也是笠間城很特別的繩張(配置),將天守特別拉出本丸區域而獨立出來,雖然獲得了更具防衛的效果,但若切斷通道,本丸曲輪內的城主,也無法逃出,只能說應該是為了爭取可以切腹自盡的時間,而不被敵人擄獲,保留尊嚴的用處吧。

雖然沒有標示出來,但這處隘口,看起來應該就是過去東櫓門的位置了。

跨過空堀後,馬上又出現往上急升的階段,一旁立著「笠間城天主跡」的石碑。小田原征伐戰後,笠間城落入宇都宮國綱的手中,但因為繼承問題被豐臣秀吉改易後,蒲生氏鄉之子蒲生鄉成入主笠間城,將笠間城改建成具有織豐風格的城郭,天守亦有可能於此時出現,因此稱為天主也是沿用織豐時期的名稱。

登上急階段後,眼前出現了一段石垣,這是天守櫓前方的地基,也是笠間城續百大城章的畫面,不過很可惜的是,311東日本大地震時石垣倒塌,至目前為止都還包覆著布保護著,沒有完全修復,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見到原本的面貌。

轉個彎,可以看到第二段石垣。

沿著階梯的兩段石垣,最上方就是過去天守櫓台的位置了。

目前天守櫓台的位置是廢城後所建的佐志能神社,也是超過百年的木造建築,如今已經有點殘破,加上過去的地震、風災,再不整修,恐怕保存不久。

佐志能神社的前方,有一塊經過開鑿的巨石,裡面積著水,不免讓人想到這是神社的手水舍,只是這水應該無法使用才對。

神社大門被鎖上了無法進入,已經歪斜的地基令人擔心,但門上掛著的匾額還算完整。

雖然笠間城所在的佐白山並不算太高,但登上本丸曲輪往下俯視的景色還是令人感到相當遼闊。

佐志能神社其實是拜殿與本殿的兩棟建築,拜殿的側邊用瓦片築起的牆排列出奇妙的線條,也鮮少看到這樣的結構。

另一側則沒有瓦片牆的存在。

但地上有不少散落的瓦片,看來本來應該是有瓦片牆的,只是倒塌了😰。

建築物底下,原本天守櫓台的石垣,也有崩壞的情形。

其中一段建築物已出現斷裂變形,這佐志能神社的安危真的很令人擔心啊😱!

笠間城還有一個值得特地走過去的景點,就是位於本丸東南側的石倉。我們離開本丸後,沿著不太好走的小徑步行了10分多鐘,小徑的盡頭看到了一個水泥休憩亭,但保養狀況不佳,令人不會想過去坐著。

水泥亭的附近有許多巨石,這裡就是笠間城的石倉了。

還有像這樣,看起來造型奇特,也有被切割過的痕跡的巨石,像是某種儀式的感覺。

其實石倉並不是真正的倉庫,而是巨石聚集的地方,因為像是存放著巨石而得名。

看起來上百噸重的巨石,的確有些有切割或準備被切割的痕跡,不知道笠間城內的石垣是否也有使用這裡的石頭呢?

站在巨石上,也可遠眺東南方的景色,或是大喊一聲,大石~!山下的大石良雄會回答你...😆😆😆

回程時經過應該是過去三ノ曲輪的位置,看到一塊切割完整的礎石中央有著門柱孔,或許這是三ノ門的遺跡?但一旁並未有說明,相當可惜。

這時對面的礎石停著一隻有著美麗翅膀的蛾,這佐白山的自然原始也是備受保護的。

雖然是沿著原路回城,但也有新發現,原來被網子包住的,都是受保護的石垣啊。

最後回到登城道入口處,一旁山道下有一座小小的治功神社,但鳥居倒是蠻大的。

雖說是四月中的季節,但這好天氣下爬山城,還是會充滿熱能🌞,突然看到山麓公園停車場旁的土產店擺著霜淇淋的招牌,好吸引人啊!

而且主打笠間梨的霜淇淋,這不吃對不起自己了吧,一隻300円的笠間梨霜淇淋,甜滋滋的梨子香,實在很棒。

土產處旁有一個小小的石碑,寫著田町,笠間城主蒲生鄉成把此處的農田埋掉成為登城路,因此稱為田町,淺野長直入封後,以此台地作為興建下屋敷,並做為武家町之用。

而我們也在這好天氣與美味的笠間梨霜淇淋的圍繞下,結束了笠間城的行程。回程時我們一樣搭著「笠間 かさま観光周遊バス 」回到友部駅。回到水戶後,我們這趟北關東的櫻花行程,也正式畫下句點了!或許是夏天不出遊的堅持,下次要再踏上日本的土地應該是6個月之後了,隨著巴士開回友部的路程,多少有點一一不捨,但仍然期待往後的旅程,我們不會缺席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