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偽出國之金門行--金沙鎮

想看砲操嗎?就來金沙鎮!

位於金門本島東北端的金沙鎮,是金門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但僅有區區2萬餘人口,是金門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由於處於東北季風迎風面,風害嚴重,金沙鎮的土地貧瘠,給人一種充滿沙塵的感覺,因而得名。但因為這裡擁有金門的極北之地,過去也是軍事戰略的重要基地,金沙鎮內有名的馬山觀測站就是可以肉眼觀察對岸的灘頭堡;而獅山砲陣地,則是觀光客可以體驗金門國軍在威力驚人的榴彈砲前跳砲操的實景。還有充滿濃濃金門傳統味的山后聚落金門文化村,造型特殊的船型堡也位於金沙鎮,電影「軍中樂園」的陽翟老街也是金沙鎮必遊景點。不要小看金沙鎮人口稀少又滿地黃沙,金沙鎮也絕對是值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來好好逛逛的唷!


我們金沙鎮的第一個景點,就是可以看到砲操演練的「獅山砲陣地」。經過獅山砲陣地的正門,是過去獅山砲碉堡的營區入口。突然看到一個阿兵哥很有精神的跟我們敬禮,就在我們想要回禮的時候,發現他一直敬禮都不禮畢的啦😆。由於現在營區已經轉型成觀光性質,沒有真正的衛兵駐守在衛哨內,我們看到的阿兵哥,其實是位假人啦😅。

營區正門入口無法進入,一旁指示入口在正門左側的斜坡上方,還有小客車的免費停車場。 
 
停車場一旁,有一排輕型火砲的展示,大都是防禦空襲的地對空高射機砲,雖然已經除役,但至今砲口仍然朝向著敵方來襲的方向,維持著英勇的姿態。
 
停車場旁有一棟輕鋼架搭設的休憩所,裡面的布置也充滿了砲陣地的氛圍。 
 
拿廢棄的砲彈彈殼當作牆面的裝飾,也是蠻時尚的啦。

獅山砲陣地的入口前廣場,有一門口徑105mm小榴炮迎接著大家,地面上的獅山部隊隊徽,咬著砲彈的獅子頭,相當霸氣!
 
一旁的牆上也有獅山部隊的落印,想當年,如果身著軍服,臂章上繡著這樣威武的獅子頭,一定是一件很威風的事啊。

獅山砲陣地也是挖掘獅山下的岩盤,成為坑道中的軍事掩體,坑道口上方還有「震東」的名稱,是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又名為震東坑道,取「威震金東」的意涵。 
 
砲陣地坑道的入口,除了兩側牆上的部隊徽與精神標語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頭頂上那面大大的青天白日軍徽了,雖然現在已經歷經風霜,顏色斑駁,但可以想像過去只要進入坑道內,第一眼抬頭就可以看到大大的軍徽,讓部隊士官兵們凝聚一心。 
 
砲陣地中的坑道,也是人工一塊一塊鑿開的,充滿原始的感覺,因為還要運送大型榴彈砲進入,隧道也必須有一定的寬度。坑道全長508公尺,平均高度達4.6公尺、寬3.6公尺,相當寬敞。 
 
獅山也是相當堅硬的花崗岩地層,鑿開的岩盤也可以看到層層堆疊的岩層。 
 
坑道於西元2011年轉化觀光使用,除了主坑道外,陣地中還有許多支道,開放參觀內部戰備室、庫房、砲彈室、砲堡其中還有一間大禮堂,正撥放著獅山砲陣地的紀錄影片。圖為過去儲藏砲彈的房間,目前也作為平面資料展示,一旁還有空彈殼的裝飾。 
 
獅山砲陣地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口在823砲戰中,立下戰功的8吋203mm榴砲。這門由美軍援助的8吋榴砲,射程達17公里,涵蓋廈門沿岸,民國49年國軍引入6門M55自走8吋榴砲加入反砲戰後,由於破壞力驚人,戰局才被扭轉。 
 
雖然砲身也有歷史的痕跡,但砲口光亮,膛線仍然完整,或許還能使用,發揮強大的破壞力。 
 
一定要與巨砲的合影。 
 
獅山砲陣地中,最重要的重頭戲,就是一日六場的砲操,操演時間為上午二場:10:00、11:00,下午四場:13:30、14:30、15:30、16:30;每週四(莒光日)砲操停演,週末及例假日,均增加上午9:00表演一場次。想要體驗國軍砲操的臨場感,千萬別錯過唷!應該是全國唯一的砲操定演了。

獅山砲陣地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陽沙路376號
電話:082-355-697
交通手段:搭乘「31、32號、台灣好行--獅山民俗線公車」至「獅山」,或自駕前往(推薦)
營業時間:08:00~17:30(每日六場砲操操演)
所要時間:40分
網址:
https://kinmen.travel/zh-tw/travel/attraction/1339

獅山砲陣地旁不遠處,則有另一個景點「山后民俗村」。這裡有相當完整的古厝聚落,這群建築完成於清光緒26年,為旅日族人王國珍、王敬祥父子經商有成,號召族人闢建而成,佔地相當廣闊,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合稱為「十八間」。 
 
目前利用原有房子規劃了禮儀、喜慶、武館等主題館,展出往日的文物,讓遊客們踏入金門的歷史。走進民俗村,映入眼簾的是純樸的金門傳統鄉村風情,廣大的前庭,後方就是過去村民們生活的區域了。 
 
位於民俗村入門右側,有一處前方有階梯,後方有圓形水池造景的學堂「海珠堂」,這是聚落中最特別的屋舍,除了閩南式的正門屋簷外,兩側還有望樓的設計,這是過去山后聚落中村民子弟學習的地方。 
 
「海珠堂」後方則是王氏宗祠,與「海珠堂」同是山后聚落中,最特別的建築物,不管是門面的彩繪、屋簷的雕刻、花窗,或是屋頂多重燕尾的裝飾,都相當講究、華麗,不難看出王氏在此地的影響力。但可惜的是祠堂無法像「海珠堂」一樣對外開放。
 
山后聚落中的建築物全都依山面海,格局、型式、排列工整一致,整齊劃一,根本就是金門最早的都市計劃區😁。建築物也都配合彩繪、石雕、磚雕、交陶裝飾,精緻的建築風貌,展現傳統建築的工藝技術,更藉由四周隘門防禦,形成嚴密自衛空間,以防盜匪侵襲,說是金門閩南建築的代表作也不為過。 
 
建築物間的景色也有種對稱之美。 
 
弧線優美的燕尾櫛比鱗次,牆面的石磚也排列出不同的幾何意象,雖然是老宅,但卻融合了現代建築美學。 
 


隨手都可以拍出網美照 。
 
聚落中也有一些小店家,也充滿著古早的味道。民俗村中也有一間阿婆蚵仔湯,很值得推薦,請參照我們完成後的金門美食篇。 
 
郵局還特地在此處設立特別的郵筒,這尊黃色Q版風獅爺的郵筒,是真的可以寄送明信片的唷!相當有趣。
 
目前利用原有房子規劃了禮儀、喜慶、武館等主題館,展出往日的文物,讓遊客們踏入金門的歷史。首先踏入「海珠堂」,川堂的建築就展現了特色,燕尾門簷下方還有洋樓的露臺設計,與兩旁的花窗底下共有6隻張著口的龍頭,下方排列整齊的拱門讓方正的格局添增了活潑的弧線,光是這個畫面就很值得玩味。 
 
一旁的牆上除了有雕刻、春聯,走道拱門上方也寫著富貴二字,隨時透露著喜氣。
 
因為是學堂,連門上的春聯都有書卷氣息。 
 
門窗、梁柱間的裝飾與雕刻也都相當講究,每一個角落都是藝術品。
 
穿梭在屋內,也很有穿越時空的感覺。
 
門簷上細緻的雕刻,也是很值得細細欣賞的。
 
屋內的廚房,還留有當年使用過的灶,保留當時生活的樣貌。 
 
屋內還有許多平面資料、古董家具的展示,這兩張清光緒年間的繳稅證明,更是相當珍貴的古文件,喜歡古物、歷史的朋友,一定會在這裡花上不少時間的。 
 
在民俗文化村東側260公尺處,有一尊「山后風獅爺」。山后石獅爺身高104公分,寬36公分,深40公分,濃眉大眼、英挺的鼻樑,寬闊扁平的嘴唇,整個頭部雕刻技藝精湛,手法圓融,線條比例勻稱。胸前以流線的彩帶,和巨大的銅錢作主構圖。披著紅色披風、穿著粉紅褲襠,頗為有趣。原以為抱著銅錢與彩帶是招財風獅爺,不過山后風獅爺的真正作用卻是擋掉民俗村中,王家屋脊高聳的多層次燕尾所形成的煞氣,屬於消災解厄風獅爺,頗值得玩味。

山后風獅爺:金門縣金沙鎮山后村感應廟附近 (24°30'13.7"N 118°26'32.5"E)

山后民俗文化村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山后民俗文化村(24°30'13.7"N 118°26'25.5"E)
電話:082-354-441
交通手段:搭乘「31、台灣好行--獅山民俗線公車」至「山后民俗村」,或自駕前往(推薦)
營業時間:08:00~17:00
所要時間:1小時(含午餐)
 
金沙鎮最北端的馬山,是金門的極北之地。位於光華路二段與沙青路的十字路口,有一尊「馬山勇士」的銅像,這是紀念民國59年10月11日,在金門服役的陳枝連戰士,不捨性命搶救遇難渡船而被海浪吞沒的事蹟,當地人緬懷其捨身救難的精神,皆稱呼他為「馬山勇士」,此雕塑為民國75年時重塑,已經是二代目了。 
 
馬山地區的最重要景點就是位於最北端的「馬山觀測所」了。馬山距離對岸的角嶼僅2,100公尺,退潮時更只有1,800公尺,是金廈兩岸最靠近的據點,在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有「天下第一哨」之稱。這裡除了有碉堡式的觀測所外,也是心戰喊話的重要據點。
 
觀測所雖然已經廢除,但衛哨打掃得還蠻乾淨的,水母妹也來化身一下站崗的女人😆。

 
走進馬山碉堡的小徑,左側的伏地堡後方,就是心戰喊話的「馬山播音站」入口。

馬山播音站與古寧頭北山播音站相同,是對大陸心戰喊話的第一線,在地人俗稱為喊話站。已故歌星鄧麗君,也曾二度於馬山播音站向對岸廣播。隨著時代的變遷,心戰喊話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只偶爾會播放流行音樂及閩南語歌曲。現今播音室內還放著鄧麗君著軍裝喊話時的人形立牌。 
 
一旁的櫃子中陳列著老舊的錄音帶,相當有歷史、也相當懷舊。 
 
由於馬山身處前線,為了配置24小時的播音員,也提供了播音員的宿舍,而播音員需搭配一男一女,利用女性的溫柔聲音,增加喊話的溫情效果。 
 
通過播音站後可以經過一旁的地道前往馬山觀測所的最前端,一開始的通道還有西元2016年時退伍的1931T官兵的牆上創作,相當有意境、有藝術感呢!

另一段地道則有無盡的迷幻感,一種似曾相識、出現在夢境中的畫面,也頗有趣。 
 
地道的盡頭則是外觀隱藏在斷崖間的觀測站,透過扁長型的觀測孔,利用望遠鏡持續監視著對岸。 
 
其實不用透過望遠鏡,肉眼就可看到對岸了,只是今日剛好天候不佳,能見度略低。 
 
利用長鏡頭的話,對岸的建築物、道路上行走的行人與車輛,都可以盡收眼底。果然距離相當近啊。 
 
除了從播音站處前往觀測所,一旁也還有另一個出口,很適合地此一遊的合照。 
 
出口外則有戰役的立體壁畫,隱藏哥想學拿著槍吶喊的士兵,但後面那位似乎覺得太白爛了,想要伸手巴隱藏哥的頭😂。 
 
一旁大型的「還我河山」標語,也是很有戰地金門的意象。 
 
馬山觀測所一旁的海岸線也蠻值得一看的。除了有融合在天然岩盤中的碉堡外。
 
還有一段畫作弧形的美麗沙灘,金門本島上真的蠻多不受汙染的金黃色沙灘,美極了。
 
馬山觀測所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官澳東北角(24°31'39.8"N 118°24'31.9"E)
電話:082-330-086
交通手段:搭乘「32、台灣好行--獅山民俗線公車」至「馬山」,或自駕前往(推薦)
營業時間:08:30~17:00
所要時間:40分

離開馬山觀測所,在兩旁都是矮林的光華路二段旁,看到了一尊風獅爺,此風獅爺身高僅75公分,雕工細膩、臉部表情生動、濃眉大眼,胸前佩掛鈴鐺、右手持筆,左手拿「令」。民國99年(西元2010年),林務所雇工在排雷後的海邊空曠沙灘廣植樹苗,意外發現當年戍守在官澳村西郊「番仔樓」旁邊的石雕風獅爺。村中長者在石獅爺深埋土中期間,曾經提及這兩尊石獅爺為一雄一雌,但出土後的石獅爺卻都是雄獅,這個結果頗讓人意外。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這尊石雕風獅爺重新安座於通往「馬山觀測站」路旁靠「天摩山」方向的底座,站立在高大底座上方,面朝東北方的海面,專責戍守「後嶼」與「天摩山」之間海域的風煞。

官澳風獅爺(小):金門縣金沙鎮往馬山觀測所靠天摩山方向(24°31'16.6"N 118°24'48.6"E) 
 
馬山的官澳村有四尊風獅爺,除了剛剛看到的小風獅爺其實為一對外,還有另一對大的官澳風獅爺。位於光華路二段路旁的是雄獅,另有一尊雌獅位於西北方400公尺外,由於Google Map上沒有標示,我們並沒有找到。兩獅出於同樣的產地、同樣的材質、同樣的雕刻師傅,為同時期的石雕作品,不同的是雄獅神情威武,雌獅則溫柔婉約。再搭配獅身粉紅的色系,柔美流暢的線條,勾勒出迥然不同的神韻。眼前這尊雄獅,佇立在高度110公分底座上的雄獅,獅身高度228公分,有如擎天玉柱般,需要抬頭才能仰望祂的英姿,風獅爺表情張開如銅鈴般的大眼,居高臨下,以最佳的視野擔任起護衛村境的重責大任。右手持筆、左手拿令旗,胸前佩掛鈴鐺,胯下寫實而誇張的雄性特徵,是這尊風獅爺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但現在用布擋住了,風獅爺應該也會害羞的啦!😂)

官澳風獅爺(大,雄獅):金門縣金沙鎮官澳光華路二段上(24°31'16.6"N 118°24'48.6"E) 
 
由於金沙鎮風害較大,金沙鎮的風獅爺數量相對人口數比起來應該是金門最多的了。位於官澳村南方1公里處的塘頭聚落,有著一尊獨一無二的三角形風獅爺,這尊風獅爺身高94公分、寬30公分、深48公分,臉部略微偏向左側水池,濃眉、大眼、酒窩這些都是祂的特點。嚴肅的表情之中,又凸顯著幾分瀟灑與豪邁,是石雕當中不可多得的代表作。

民國98~99年間(西元2009~2010年),官澳村於戒嚴時期遺失的兩尊石雕風獅爺相繼出土,三尊石獅爺之間雖略有差異,但彼此間有著相當高的相似度,令人不免興起「系出同門」,甚至是由同一師傅所雕刻的聯想,抑或是前後期的作品亦有可能。

塘頭風獅爺:金門縣金沙鎮沙青路金蓮寺前(24°30'53.4"N 118°24'53.9"E) 
 
在塘頭聚落西南方2.5公里處的田墩村,也有一尊相當特別的風獅爺,這尊坐西南朝東北,身高112公分、寬36公分、深48公分的石雕風獅爺,臉部以擬人化的雕刻手法,特別是略帶微笑的神韻是金門地區僅有的造型。每年農曆八月初九是祂的生日,村民總不忘在這天用「順盒金」(少許金帛、供品不拘)前往禮敬,冬至日在風獅爺前面敬拜湯圓,是田墩村民傳承的慣習。住在風獅爺旁邊的張姓婦人則是早晚三炷香,祈求庇佑闔家平安順遂,在村民眼中,風獅爺儼然已成為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有事找風獅爺就對了!我們造訪的時候風獅爺剛換上嶄新的披風(稱為襖),這是信眾為了感謝風獅爺所奉上表達感謝之意的叩謝。

田墩風獅爺:金門縣金沙鎮田墩村15-1號民宅附近(24°30'11.4"N 118°24'31.4"E) 
 
我們在田墩風獅爺一旁的田間小徑上,遇到了我們在金門第一次看到的牛,金門也是以養牛聞名的,因此在金門的鄉間遇到幾隻牛絕對不是難事,只是我們這都市俗,這麼近距離地看到也盯著我們看的牛隻,實在也是覺得有趣啊(可是大黃牛的眼神死😅)。 
 
一旁還看到牛媽媽帶著小黃牛,還沒有長出牛角的小黃牛,瘦瘦高高的,實在有夠可愛。 
 
位於山后民俗文化村不遠處,還有一個很特殊的軍事景觀-「船型堡」。但由於此地並沒有公車站牌,如果不是自駕的話,會比較難找到,但在陽沙路上有路標指示,沿著路標就可以看到了。船型堡原為軍事要塞,經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整修後,已於民國108年(西元2019年)1月18日正式開放,重新賦予碉堡新的生命力,為一軍事遺址活化再利用的案例,因此在金門算是很新的景點。 
 
外觀呈現長條型的石砌碉堡「船型堡」(E-037)位於金沙后扁湖山灣海濱,堡高三層,地下有坑道連接左右側伏地堡,因碉堡外觀宛如一艘戰艦而得名,又被稱作「湖山堡」;船首朝岸上,呈現大船上岸的有趣景象,是有欺敵作用的碉堡。
 
進入船型堡內部,可以先看到圖解船型堡的結構,堡內排長室、士兵寢室、中山室、軍械室、彈藥庫等一應俱全。 
 
1樓的其中一個房間,還有放置情境拍照板,結合了金東防衛部隊與船型堡、砲彈等素材。
 
船型堡皆以石磚水泥砌成,內部頗有現代工業風的感覺,樸實無華。 
 
船型堡的RF層(頂層),是瞭望台、防禦牆與射擊口,不管敵人在外還是已經攻入船型堡,都可以適當的防衛。 
 
中央還有一座50機槍高射平台,將50機槍裝設在水泥平台上,可以增加射擊的角度與範圍,是船型堡中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防禦牆上也有射擊孔,若是敵人攻入,也可以進行簡單的巷戰,或是...遊客也可以來個兩小無猜的捉迷藏遊戲,一定沒問題的😆。 
 
船型堡的地下室還有通道直通船型堡後方的伏地堡,外觀結合地形的伏地堡,也是讓船型堡有對外埋伏防禦的功能,走過長長的隧道,也有種無盡人生的感覺啊(嘆)!

離開船型堡前,隱藏哥決定來帥一波,這造型如何?😆
 
船型堡附近的路邊也可以看到牛群的蹤影,而且這次不是幾隻,真的是一整群,根本就是黃牛聚落!想要在金門看到牛,來金沙鎮準沒錯。

船型堡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楓香林往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岔路(24°29'58.1"N 118°26'50.6"E)
交通手段:搭乘「25、31、台灣好行--獅山民俗線公車」至「山后民俗文化村」,再步行800公尺,或自駕前往(推薦)
營業時間:08:30~17:00
所要時間:20分
 
金沙鎮還有一個有趣的景點,那就是成為電影「軍中樂園」場景的「陽翟老街」。來到陽翟老街上,停好車最先看到的,是民國39年台北市議會議長張祥傳先生,為了慰勞金門前線軍官,捐款興建戲院,提供軍人休憩的場所,充滿了40年代的氣息,簡單的磚砌水泥建築,成為鮮明的歷史記憶。 
 
一旁的圍牆還用簡單的線條繪出了過去相當熱鬧的「陽翟老街」,軍方「金東供應部」的福利品販賣區,採用軍綠色底,有別於藍曬圖的表現。 
 
走進金東電影院對面的陽翟老街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排懷舊的商店街,陽翟老街過去為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亦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在當年繁榮的商店街上,有電影院、撞球室、澡堂、理髮廳等,但隨著軍隊撤軍,陽翟老街逐漸沒落,現在部分店家雖然還有當時的招牌,但似乎已經沒有在營業,從仍然打開的鐵門觀察,居民仍然在此生活著。
 
陽翟老街後來因電影《軍中樂園》在此拍攝,復刻金門60年代歷史場景,融合了在地人文與戰地元素,成為著名觀光景點。這一排老屋就是電影利用廢棄的民宅所復原的場景,陳舊的招牌,搭配家家戶戶都懸掛的國旗,很有金門的戰地風情。
 
街坊上還懸掛著中華民國萬歲的紅布,愛國感遽然升起。
 
其中還可以看到一間浴室,這是提供休假的士兵們,可以在營外好好泡個熱水澡所設置的。 
 
這間浴室可不是電影場景而已,而是真正存在過的,內部還可以看到一間間隔間的浴室中,有著可以供人平躺的浴缸,想想在部隊裡可能無法好好泡個澡,一放假來到此地,可以舒舒服服的洗淨一身的疲勞,實在是很棒啊!

老街上的紅磚閩南式建築上,還有著「擁護領袖」的字樣,這在今日也很少看到,相當難得。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會讓特定族群看了氣爆的「蔣總統萬歲」啊😅,不過這都是過去時代中的產物了,當作一種歷史來看待,就不用這麼認真對待囉。 
 
我們走進其中一間有開放的老店面,這裡就是過去的「軍中樂園」(表面上的店面是特約茶室)。過去門口的牌坊上方還有軍徽,兩旁的對聯寫著「服務三軍、鼓舞士氣」,過去因為離島地區的士兵們,離家許久才能有一次返台假,因此為了解決生理需求而造成的治安問題,才會有「軍中樂園」的設置,這也是時代的產物,現在交通較發達,士兵們不會那麼久不返台,加上人權主義抬頭,這樣的服務早已不復存在。
 
走進屋內,可以看到過去的場景,門口的接待櫃檯前還放著一張女孩兒們的合照,看起來真的都是相當青春可愛(上圖左)。櫃台上還有登記簿,記錄著前來尋求服務的士兵姓名(上圖右)。內部則有一張有床的房間,簡單的陳設、斑駁的牆面,這就是過去士兵們紓壓的空間啊(下圖左)!牆上還有一塊應該是因應電影拍攝而製作,看起來相當嶄新的「服務守則」,上面洋洋灑灑10大條規則,寫得相當白話,也相當有趣(下圖右)。
  
一旁的新樂園冰果店也是呼應電影軍中樂園所呈現的場景。 
 
走在陽翟老街中,真得宛如時空凍結,感受這或許有點感傷的歷史。 
 
近幾年來金門一直是大陸民眾熱門的觀光景點,如今這樣的「光復大陸國土」字樣彩繪,也成為觀光的一環,緊張對峙的情形也早已不復在。 
 
陽翟老街合照一下。 
 
一旁的小巷中也有「反攻大陸 確保金馬」的牆壁彩繪,但巷子實在太小,就算用廣角鏡也無法拍到正面全景啊,相當可惜。 
 
不過我們在小巷子裡遇到了一些嬌客。沒錯,循著喵喵叫的聲音,我們看到了一對三花貓母女檔,正在吃著居民餵食的魚,就當我們拿出包包的餅乾後,又多跑來一隻小三花,一家三口都三花,實在太可愛了!

可能看著大家吃很開心,又跑來一隻白底虎斑,應該是貓爸爸吧,這樣一家四口都到齊了,太幸福了!可愛的三花母女吃完後,還不忘給我們一個溫柔的感謝眼神(下圖)。

陽翟老街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陽翟村內(24°28'46.7"N 118°25'39.4"E)
交通手段:搭乘「18、25、31、33號、台灣好行--風獅爺路線公車」至「陽翟」,或自駕前往(推薦)
營業時間:24小時
所要時間:1小時
 
位於陽翟老街東南方不遠處的公園內,有一尊陽翟風獅爺,其身高為130公分、寬度為70公分、深度為50公分。戒嚴時期,國軍弟兄施工時,曾將之掩埋土中。深埋地底的石雕風獅爺,直到民國72年(西元1983年)才重新出土。濃眉大眼、鼻端隆起、四肢皆作螺紋狀,圓渾飽滿的身軀顯得精神抖擻,有如身著盔甲的武士般,胸前佩掛鈴鐺、雙手緊握彩帶的兩端,風獅爺披著嶄新的黃色披風,是當地村民致謝之禮,象徵守財求富貴的陽翟風獅爺一定保佑了這家人的生命財產了吧!

陽翟風獅爺:金門縣金沙鎮陽翟往碧山村方向(24°28'41.8"N 118°25'42.5"E)
 
在陽翟風獅爺附近,也遇到一隻可愛的虎斑貓,雖然對我們有警覺性,但看起來需要吃頓飯的小虎斑貓,我們當然也要照顧一下他的肚子囉。

離開陽翟老街,回到又是充滿黃沙的郊區馬路邊,這次看到的不是牛群,而是山羊了,兩隻帥氣的山羊,威武的羊角與長長的羊鬍鬚,也是相當有趣。 
 
最後是在環島北路三段,中蘭聚落附近的中蘭風獅爺。這尊很特別的風獅爺佇立在高聳的水泥碉堡上,參拜祂需要爬上碉堡,風獅爺身高65公分、寬32公分、深30公分,藍色系的獅身,搭配著誇張的雙眼、鮮紅露牙的嘴唇、階梯狀的胸部,頭部比例短小,身軀則相對顯得誇張些。就雕工層面看,手法粗獷,卻有著震懾人心渾厚樸實的感覺,絕對是金門風獅爺中相當特別的存在。風獅爺身上也披著村民們奉上的紅色披風,遮蔽了風獅爺相當有特色的側面與背後花紋,有點可惜吶!

中蘭風獅爺:金門縣金沙鎮中蘭村環島北路三段旁(24°27'48.5"N 118°23'09.1"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