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的東北最大級山城「向羽黑山城」🐻
難道,這是我們最接近熊的一次?福島縣的續百名城有兩座,本次旅程都會攻略,我們先挑戰有東北最大級山城之稱的「向羽黑山城」,兩天後再挑戰另一座「三春城」,這樣福島的續百就完成了。只是這向羽黑山城雖然說不上太難抵達,不過大眾運輸只能到山腳處,要爬上這城還是得步行單程2公里以上,加上我們還想去朝聖一下「只見線」的美景,原本一直想利用大眾運輸加徒步的方式完成,就變得不太可行了,於是我們還是在会津若松駅租了車前往。而這座大山城不只是大,也是野生動物的巢穴,我們從一入山就一直被「熊出沒注意」的警告標示給恐嚇,又在畫的不是很清楚的城跡導覽圖指引下一直找不到路,就在某個時刻,感受到一旁的山壁上有動物逃跑的聲音,難道,這就是城中居民的警告嗎?還好我們一直保持對話,也不亂走不像道路的路徑,平安完成這座東北最大山城的攻略。
向羽黑山城於西元1561年,由當時陸奧國的蘆名氏第16代當主蘆名盛氏所築,1568年城築好後,蘆名盛氏就從原本的居城黑川城(即當時的会津若松城)隱居至此,且依然掌握著蘆名家的一切,但1574年時繼承蘆名家的盛氏之子蘆名盛興病死,盛氏又回到黑川城,向羽黑山城被荒廢。1589年伊達政宗在摺上原之戰擊敗繼承蘆名家的佐竹義重之子蘆名義廣後,認為向羽黑山城可以當作黑川城的詰城使用,而延續了向羽黑山城的生命,之後的蒲生氏鄉、上杉景勝都延續擴張、使用,上杉景勝在秀吉病歿後與德川家對立時,曾以向羽黑山城為籠城(守城據點),但在關原之戰後,景勝轉封米澤後正式廢城。現在的向羽黑山城是一座南北1.5公里、東西1.4公里,面積50公頃的巨大山城,山頂是白鳳三山的最高峰-標高406公尺的岩崎山,城內目前主要的遺構都是伊達、上杉時期所建構的。
向羽黑山城
地址:福島県大沼郡会津美里町字船場地內
電話:0242-79-1900(会津美里町 文化係)
交通手段:「JR磐越西線」至「会津若松駅」轉乘「本郷循環線」至「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センター前」(資訊中心前),步行140公尺,至「向羽黒山城跡整備資料館」,再步行2公里至「一曲輪」,建議自駕
營業時間:城跡24時、蓋章處「向羽黒山城跡整備資料館」10~14時(僅土/日曜日,周六/日)
所要時間:2.5小時
前往位於会津的向羽黑山城,必須搭乘JR磐越西線,先從住宿的仙台前往郡山駅轉車,在待合室內看到了嶄新的東北新幹線はやぶさ(遊隼號)造型的按摩椅,可惜轉車時間只有20分鐘,不算寬裕,不然真的很想試坐看看。
往会津若松方向的月台旁,還有磐越西線的快速列車「フルーティアふくしま」(水果福島號)最後運行的宣傳,這列自2015年開始行駛的紅色觀光快速列車,將於2023年12月24日運行終了,圖中還有会津名物「赤べこ」(赤牛)趴在上面,有夠可愛的。不過因為此班列車是旅行社專用列車,我們與這班車無緣了。
通往月台的牆上,還有紅色意象的会津觀光宣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会津若松城是紅色屋瓦的關係。而且使用大大的英文字體,我們也才驚覺,開往会津若松的車上,居然好多西方遊客,看來這幾年会津若松在西方世界的知名度也大增了不少。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抵達了(
有夠遠的)会津若松,月台上就有揹著稻米的「赤べこ」,我們來複習一下:「赤べこ」的由來是17世紀初会津大地震時讓山上的寺廟毀壞了,村民正愁該怎麼搬運木材上山修復的時候,出現了一批紅牛幫忙搬運,18世紀初時,當地流行天花疫病,「赤べこ」再度出現,身上多了黑色的點點,天花就消失了,人們覺得是「赤べこ」把天花轉移到自己身上而救了人民,因此成為當地為小朋友祈福的象徵。近年因為新冠疫情,人們有祈禱疫病去除的祈願,「赤べこ」再度成為代表性的熱賣商品,紅遍全日本。
還有超大的「赤べこ」紙燈籠,不知道晚上會不會發光啊。
我們在車站一旁的Toyota租車取車,櫃檯上有好可愛的「赤べこ」扭蛋,每個造型都不一樣,還有三頭的,天啊太想要了。
領完車後,就直衝向羽黑山城,沿著縣道128號往南前進,就可以在左手邊看到向羽黑山城登城口的入口了。入口處就有一張大大的向羽黑山城考古復原圖,一旁寫著「東日本最大級山城」,哇~原來不是東北最大,是東日本最大耶!若是搭巴士前來,也會在此下車。
一旁還有簡單的案內介紹,最後有說到城跡的保存狀況良好,未來有機會實施發掘調查,意味著現在的向羽黑山城,還並未有大規模的調查動作。
從入口處進入,140公尺就可以看到向羽黑山城的蓋章處「向羽黑山城跡整備資料館」。門口的仿古木門是敞開的,以為有機會在營業外時間開放,害我們高興了一下。
因為人力不足(應該是因為還沒有完整的挖掘調查,沒有配置經費的關係),此設施每周僅開放六日兩天,且時間僅10~14時,4個小時,這絕對是所有有營業時間的名城關聯設施中,開放時間最短的。
我們是週三造訪,所以怎麼樣都無法參觀到資料館,不過驚奇的是,沒開門的資料館,居然有兩顆向羽黑山城的印章,綁著麻繩的看起來比綁著鐵鍊的新一點,試蓋的結果也是如此,所以當然就在集章本上蓋下比較美的那顆章囉。第59顆章入手。
資料館門口張貼了開館日行事曆,有些國定假日也有開放,另還有標示出一般開放或是資料館中有解說人員的日程,總之要搭配上時間不容易啊。看了一下館內的照片,大概都是平面資料,希望如果可以的話,將平面資料上網供大家閱覽,是不是也是一種方法?
往登城道開1.4公里後,看到的第一個城跡關聯案內板,是向羽黑山城的三の丸跡,這裡是城的西北部,馬的訓練場所,有望樓與指揮所等設施,蘆名盛氏原本希望這裡成為兵力養成的廣場,但在兒子猝逝回歸黑川城後,這個計畫中斷了,這裡可以找到長滿苔癬的石垣散佈在附近,幽靜的環境似乎還可以聽到當時駿馬嘶啼的聲音(這是案內板說的😆)。
三の丸前方有一處「お茶屋場跡」的平台,這裡可以暫時停車,前方還有一座小涼亭。
在這裡可以眺望正個会津盆地,考驗一下眼力,有沒看到会津若松城呢?這裡可以看的一清二楚啊!
「お茶屋場跡」對面,有路徑可以進入城內。雖然落葉雜草不少,但看起來還是有整備過的路徑,可以安心地往上爬。
途中可以看到一些散落的石垣與土壘,證明這曾經是城跡。
爬上石階段後,眼前突然出現一片平坦,說是城跡,更像是公園。
原來這裡是二の曲輪(二の丸)的位置,雖名二の曲輪,事實上是近世城郭的本丸,因為與一の曲輪相比,這裡地勢比較不險峻,占地寬廣,可以興建城主居館,展望性也比較好,距離生活機能所需的水源所在水の手曲輪也比較近。平台上有發現礎石,推斷有建築物的存在。下方則是從二の曲輪展望会津平原的簡單方位圖。
目前整個向羽黑山城,都在白鳳山公園的範圍內,雖然城跡還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挖掘調查,但因位於公園內,也無法開發破壞,就等未來有經費,時機到了,應該會有具規模的考古活動吧。
既然是楓葉季來到的山城,當然還是有幾棵楓紅可以欣賞,搭配前方的会津盆地與遠方的磐梯山脈,也是很美的景色。
二の曲輪的南側則有虎口存在,意味著這裡才是過去二の曲輪的入口。坂道部分有石積石垣,下方還有堀切、土壘的存在。
二の曲輪虎口,也有一棵楓紅,不過地面的石積已經看不到了。
二の曲輪虎口下方還有三日町虎口,是蘆名盛氏時代重要的出入口,三日町是有町屋的遺跡,天正時期進行大規模的改修,也有石積石垣與門的存在。不過這條路徑看起來相當陡峭,應該不是太好走,所以我們放棄探索。
南側往東的路徑,依稀可以看到白色的車輛,看起來前方是通往一の曲輪停車場的方向,因為走過去就等於離開二の曲輪的範圍了,也會遠離我們的車子,所以我們也立即折返。
問題來了,我們開始往二の曲輪南側往西的方向走,從資料館拿取的地圖中,往這些方向走會來到水手曲輪,並看到一些堀切與遺跡,不過那份地圖相當不清楚,城內的路徑也沒有標示,有時分不出來到底是堀切還是路徑,雖然都不算太險峻的地勢,但卻是看著地圖還是會迷路的狀態,不知道是不是向羽黑山城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觀光規劃,才會讓我們差點陷入險境。
沿途真的可以看到很多土壘與堀切,過去應該有錯綜複雜的防禦體系與建築群存在。
走著走著,突然看到有很新的木製標示「虎口跡」,兩旁有土壘,還有不少石垣散落,看起來還是有想要把遺跡整理好給大家看嘛!但這標示,跟簡介的地圖位置,又對不起來了。
另一側的土壘與石列標示,不過這裡真的是少數的示範區域,水手曲輪的標示幾乎都集中在這塊西南側的區域中。
但離開密集標示區後,標示又不見了。不過大致上可以這樣區分,呈現V型態的,是「堀」(上圖),呈現U型態的,是「城道路」(下圖)。
水手曲輪內還有一塊藍布區域,地上的藍布也以石頭壓好,不知道是有挖掘到什麼東西先暫時存放,還是有其他工事?
依照(
很不清楚的)地圖沿著路走,會走往三の丸(曲輪)的方向,不過那邊似乎沒有什麼遺跡,且會距離停車地點越來越遠,我們決定折返。
水手曲輪與三の丸間有一處「げんべ沼」(源平沼),雖然沼中已無水源,但四周種滿了植物用做識別,可惜的是一旁也沒有任何說明這個沼的用途或由來。
「源平沼」一旁有往上爬的階梯,照地圖看應該會回到車道。
果然,爬上來就可以看到車道、停車場以及一間小木屋廁所。
打掃得相當乾淨的廁所貼著「不想遭遇熊的注意事項」:
1、身上要有發出聲音的東西,讓熊知道你的存在
2、不要放置食物與垃圾
3、道路的彎曲處、建物的陰暗處、草木茂盛處都要注意
回到車道我們就可以繼續把車往前開,途中會經過一座鳥居,這是祭拜流往新潟的「阿賀川」,「阿賀川」是日本第十長河川,在会津盆地沖刷成肥沃的土地,因此在此處曾有「岩崎山弁天社、御水神社」的存在。
沿著車道再往南開,會來到「向羽黑山城一の曲輪停車場」,這裡甚至有張牙舞爪的熊看板"恐嚇"大家,一旁的階梯正是回到剛剛一開始爬上去的二の曲輪(二の丸)。
一旁還有一塊看板,說明車道的部分,就是當初二の曲輪與一の曲輪間的人工鑿成的堀切,往一の曲輪的方向還有門存在的痕跡。就在這時,突然聽到右側山壁上的樹叢間,有動物快速逃離的聲音,驚!我們該不會真的遇到熊了吧?
停車場的對面就是一曲輪的入口。如果說二曲輪才是主要的本丸根據地,一曲輪比較像是詰城(防守用的支城)的存在,曲輪內有許多土壘與空堀,東北部則有櫓台的遺構。
一曲輪的古城道相對水手曲輪單純許多,沿著石階道往上走,基本上就是一條路而已。
距離入口沒多久,可以看到一條長長的豎堀,這是一曲輪相當有特徵的一處遺跡,下方還有散落的石垣,顯示豎堀與建築物應該共同形成一道防禦措施,這裡的樣貌也與向羽黑山城的印章圖案相當相似,雖然沒有完全相同,但我們相信印章角度應該就是這裡,沒有其他可能了吧!
旁邊也有一條相當明顯的彎曲堀跡,一曲輪的防禦措施真的相當強大。
沿著石板道往上爬,這個季節就是要來點不同的顏色啊。
這根彎曲的樹木就在土壘與堀切旁,這個角度的照片也被放上向羽黑山城跡的地圖導覽簡章中。
繼續沿著城道往上,可以看到有防禦功能的桝形(L形)虎口。
虎口之後的小坡段,上方就是一曲輪,也就是向羽黑山城的最高點了。
一曲輪也是山頂部的平台區,面積明顯比二の曲輪小不少,立有一根「囯指定史跡 向羽黑山城 一曲輪」的木碑。
一曲輪內比較特別的,就是這個石庭遺構,利用岩石組成的假山,頗有借景磐梯山共組美景的意味,沒想到以防禦為主要功能的一曲輪,也有這種雅致啊!
一曲輪由西往東的全景,中央還有幾顆小楓葉,相當火紅。
雖然在水手曲輪被地圖搞混差點迷路,但我們還是順利爬到向羽黑山城的最高處了。
不過,在一曲輪內,我們發現了奇怪的東西,這離市區這麼遠,又是山上最高處的古城中,怎麼會有....很像是...."胖次"(日文發音)的東西呢?是誰遺留的?我們突然想起攻城先鋒「卡瓦納」在若櫻鬼城看到類似的場景,難道續百的山城都要這樣嗎😂?
一曲輪中還有設置板凳,可稍事休息,或是在此瞭望会津盆地,不過這裡雖然較高,但前方的樹木沒有經過修剪,實際上的視野並沒有先前「お茶屋場跡」來的好。
在一曲輪入口處左側(右側通往山頂),還有一個區域是過去建築物存在的地方,這裡留有礎石建物跡,也就是地上石頭排列的地方。
還有連絡一、二曲輪的城道跡,過去也有石板道的存在。
向羽黑山城雖然沒有顯赫的名聲,不過仗著東日本最大級山城的身分,以國之史跡的地位入選續百大名城。或許是挖掘調查還沒有大規模的進行,其實留下的文物與遺跡都還不多,城道也僅有初步的整理,雖不難走,但與案內簡介的地圖有著落差。我們回到台灣後,才發現我們攻城前的四個月,向羽黑山城因為多次目擊熊出沒而封山,還好我們沒有正面與熊對決,但不免想起在樹叢間聽到的聲響,是不是真的是熊?
另外,我們在一曲輪停車場準備要離開時,遇到一車從白河過來旅遊的日本老爺爺,當我們說我們是為了古城從台灣來的時候,爺爺們驚訝的說「我們住在福島都這麼大年紀才來到這,你們居然從台灣來的!?」還爭相要跟我們握手,真的是蠻有趣的相遇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