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18東海道秋楓天下布武篇Day4. 岐阜-百大名城的遺珠之憾,巨石之城苗木城(續百大名城)


11/26(一)行程規劃:
10:20-10:40 かんぽの宿恵那→苗木城
10:40-12:30 苗木城
12:30-12:50 苗木城→惠那峽
12:50-14:00 惠那峽
14:00-15:20 惠那峽→美濃金山城
15:20-16:30 美濃金山城
16:30-16:40 蘭丸ふる里の森
16:40-16:50 可成寺
16:50-17:00 可児市観光交流館
17:00-18:30 可児市観光交流館→郡上八幡
18:30-19:30 晚餐-大八
19:30-19:50 郡上八幡
19:50-21:30 郡上八幡→可児
21:30-     ホテルシンセリティ(Shinseriti Hotel)

交通工具:TOYOTA租車

本篇,是一個蓋在巨石上,腳下又有峽谷峭壁與森林,簡直可以稱為巨石牆森的絕景山城故事!

還沒造訪岐阜縣的苗木城前,就已聽聞這是個擁有絕美景色的山城,規劃行程時,發現城就在惠那峽旁邊,因此也不難想像為何會有絕景了。不過因為苗木城的押印處(苗木遠山史料館)月曜日(周一)休館,我們前一天從古宮城來到此地時,太陽竟意外地比想像中的早下山,只能匆匆在苗木遠山史料館中蓋完章,利用關館前所剩不多的時間迅速參觀完,未能登城,錯過了苗木城的夕陽,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隔天調整了一下時間,再度前來苗木城,才完成了這回登城的任務。

我們抵達苗木遠山史料館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半,距離關館僅剩30分鐘,身後的太陽正在下降,蓋章與夕陽只能二擇一,因為隔天休館我們只能理所當然的選擇蓋章,錯過夕陽也是一件很令人懊悔的事啊!

入館參觀320円,也當作是苗木城的整備金,一旁還有提供登城木杖,我們造訪的這天也正在展出明治維新百五十周年的企劃展。

進入館內,馬上就可以在一旁的受付處看到續百大名城的章了,藍色墨水的連續章,看起來被保護得很好,也沒有被亂蓋的情形,小心翼翼的蓋上,perfect!圖案精緻完美且蓋在正中間,這第11顆續百章蓋的漂亮啊!(歡呼)受付處也有販售續百大名城的公式書,還有苗木城跡的御朱印,不過我們還是堅持不要入這個坑😆。

受付旁邊的牆上掛著苗木城的認定證。

一旁還有兩張苗木城本丸的空拍畫面,可以看到壯闊的場景以及天守旁火紅的楓葉,上圖的右上角還寫著苗木城曾獲日本最佳山城的第一名,讓我們更期待登上苗木城的景觀了。

苗木遠山史料館的展示室中是禁止拍照的,但大廳旁的幾個場景則是可以攝影,其中一個是這模擬中世武士房間的布景。

還有曾經真實存在苗木城的風吹門,這也是苗木城現今唯一保存下來的建物,木造的古門完整的移築到史料館內,雖然風吹門無法再吹風,但免除了風吹日曬雨淋,相信這古門可以保存得更長久。

展示室內另一個可攝影的就是苗木城的模型,這真的是值得讚許,有些禁止攝影的資料館連古城的模型都不能拍照,這一直讓我們覺得很不能理解,而苗木遠山史料館的模型寫真攝影可,實在是很令人開心的事。

從苗木城的模型可以看得出來,苗木城是盤踞在擁有峭壁與巨石的高森山山頂上,樸實的木造屋舍沒有太華麗的破風,作為天守的本丸建築,也採用了源於飛驒高山地區的千鳥工法。所謂千鳥工法是利用木樁與卡榫建起堅固的樑柱,而城內的石垣與巨石結合成為建物的地基,是一個相當利用天然地形而形成的古城。

苗木城為西元1526年左右,由遠山一雲入道昌利所築,而後一直由遠山氏治理,西元1573年曾因武田攻略至東美濃而落城。西元1575年織田信忠奪回東美濃各城,遠山氏重返苗木城,但在西元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與擁有美濃國的織田信孝對立,由美濃兼山城的城主森長可發兵攻下苗木城,遠山友忠、遠山友政父子敗逃至德川家康處尋求庇護。西元1599年森長可轉封川中島,由河尻直次(河尻秀隆之子,河尻秀長)任城主。到了西元1600年關原之戰則由德川家康的授意下,遠山氏率兵奪回苗木城,成立苗木藩一直至幕末。

遠山史料館內大部分是展示遠山家的文物與苗木藩的歷史,資料蠻多的,但我們只有半小時可以參觀,且無法拍照,最後就是忘記自己看過了些什麼😨...印象比較深的就是有提到幕末苗木城下雲林寺(遠山家菩提寺)曾發生過大規模的廢佛毀寺活動...

苗木遠山史料館
地址:岐阜県中津川市苗木2897番地の2
電話:0573-66-8181
開放時間:9:30~17:00 月曜日(周一)休館
網址:http://naegi-toyama.n-muse.jp/



蓋完章、參觀完,回到惠那峽的溫泉飯店享受一晚的美食與溫泉後,隔天再度回到苗木城的登城口,位於苗木遠山史料館後方,更靠近登城入口處有一個停車場,把車停在這還可以比停在史料館更省幾步路啊...

停車場旁就是登城口,此處也是過去苗木城的後門,兩旁可以看到矮石垣遺跡,此處原本有一個竹門,但現在已經不復見了。

過了竹門一旁有個岔路,這裡是過去的足經長屋門,也是步兵屯駐的地方,現在還可以看到長屋留下的礎石,這裡也是個遠眺苗木城天守的拍照景點,千萬不要錯過。

足輕長屋門的敷地是一塊30公尺左右的廣場,是足輕宿泊的場所,曾有數棟建築存在。

一旁有一塊看板,剛好是這個角度望過去天守時的CG復原圖,可以對照現在與過去的樣貌。過去苗木城的建築物雖然現在都已拆除,但透過這樣的CG圖,還是可以感受苗木城的壯觀。

從CG看板同一角度望過去的苗木城天守,石垣、巨石、天守台清晰可見,這也是欣賞苗木城的定番角度啊!苗木城的印章圖樣也是取自這個角度,不過當然只有天守台與最頂端的本丸石垣部份而已。

苗木城的案內板,可以看出來大手門與大手道是位於現今登城口的反方向,不過看起來是一條崎嶇的坂道,現在的登城口相對比較好爬。

登城道一旁的警示,除了希望大家注意苗木城的斷崖與斜面地形,小心行走外,還有一個告示牌寫著"マムシ注意"(毒蛇注意),原來苗木城也會有毒蛇的可能性啊,我們前一日才在古宮城看到蛇,一定會特別注意草叢或樹下的。

在充滿巨石的苗木城,隨時都可以看到路旁的石垣與巨石交織的畫面,這塊比兩個人還高的巨石就這樣聳立在路邊,石垣看起來只是依著巨石而築的感覺。

登城路比想像中的好走,前方突然出現巨大的火紅楓葉,讓我們又驚又喜,果然是秋天來山城可以看到的景致啊。

火紅的楓葉就這樣佇立在兩條殊途同歸的登城路徑中央,這才是楓葉季嘛!前兩天在靜岡真的還太熱,楓葉都沒有轉紅,看到這苗木城的楓葉,才覺得有賞到楓啊。

在即將進入三の丸前,是過去風吹門的所在,就是前一天在苗木遠山史料館中看到的木門遺跡,風吹門旁的石垣也都還清晰可見。左側有個指標寫著櫻公園,據說是苗木城櫻花最多的區域,春天來訪的話,還可以從櫻公園眺望苗木城天守,想必也是很美的啊~

從古繪圖中可以看出風吹門過去還有一個二階門櫓稱作「飼葉藏」,門櫓右側則有番所,日夜進行通行的訊問與監視,苗木城因為地勢的關係,想必除了幾個入口外,要偷偷潛入城內應該也是很困難的事。

風吹門後方的矢倉石垣採用打込み接ぎ (植入工法)的堆法,但是在切割整齊的大顆石垣縫隙再填補小顆石垣的早期作法,算是室町時期的產物,石垣旁也出現了火紅的楓葉,紅葉古城GOT!

大矢倉後方的北門旁有一個小池子,應是過去作為蓄水池之用,現今也還有積水,不過看起來是死水,卻沒有孳生蚊蟲,日本跟台灣就是不一樣啊😆。

北門的石垣遺跡也還清晰可見,不過北門相較一旁的風吹門就顯得樸實多了,僅有土屏與木門的結構,並設置小小的門番,北門通往的是家臣門的屋敷,可能因為只有家臣會進出,不會對外,所以戒備較風吹門來的輕。

三の丸最大的遺跡就是這個大矢倉跡了,正面的石垣採用了更新式的切込み接ぎ(切入工法),切格平整的石垣間並未填補小石垣,與背面石垣中還有小石垣填補縫隙的做法不同,難得的可以看到同一處遺跡,卻是不同的石垣結構。

大矢倉是外觀二重,實際三階的建築物,也是城內最大的櫓,作為防禦設施與倉庫之用,建築物的牆面有許多矢狭間的設計。

大矢倉平台相當寬廣,若要作為天守的基地,看起來也是相當足夠的。

大矢倉最頂端石垣的高度超過10公尺,站在其上,遠眺天守也別有一番風味。重點是旁邊的楓葉當佈景,絕對是秋天最美的角度啊。

大矢倉前方的三の丸東側還有一個可通往山下的急坂道路,這裡過去也有一個門存在,稱為「駈門」。

從三の丸往大矢倉的側面看,可以看的出來大矢倉也是蓋在巨石上,利用天然的巨石當作地基依靠著,石垣與巨石融為一體,整個結構共有4層,是苗木城內最大規模的石垣遺跡。

三の丸往本丸的方向,這裡是大門跡,正前方往山上的道路是通往本丸,還有一條路在右側往下方的則是通往二の丸。苗木城跡的石碑就位於大門處,只是不是直立式的石碑,而是橫向石碑。

苗木城應該就只有這一個石碑了,當然要合照一下☝。

大門跡的礎石還清晰可見,從三の丸進入本丸與二の丸都得經過這。

過去的大門也存在二階的建物,大門內還有兩間半的空間作為儲物之用,城主不在的時候,與風吹門一樣,只開放旁邊的小側門通行。

跨過大門,右手邊下方的礎石,就是二の丸建物群的遺跡。

從這裡往後方登城路看去,那火紅的楓葉真的是相當紅啊!美極了...

二の丸靠近崖邊的部分也有許多建物的礎石,從上方可以一覽無遺。

大門一旁往本丸的方向,有一處石垣上的小空間,這個像是儲藏室的空間過去是御朱印藏。

所謂的御朱印藏,就是收藏城主之印的地方,城主將收藏品與城主之御朱印置放在此處,不過一旁的古圖對照已經磨損看不出樣貌了,有點可惜。

御朱印藏後方還有兩個門,分別為錦藏門與台所門,門的礎石與排水結構也都保留完整。

錦藏門礎石上的門柱孔,如果苗木城有經費可以復原建物,這些保留完整的遺構,應該可以讓復原工作更容易吧。

再往上爬一點,二の丸的礎石群與後方的山谷、城山大橋,形成一副壯闊的畫面。

通往本丸的坂道是S型的結構,轉個彎,可以看到另一個坂下門。

根據古繪圖,坂下門為一扇兩腳門,僅有門片並無門櫓,是三代藩主遠山友貞元配久世家所協助修築的。

在往上走,就是本丸口門跡,這裡是進入本丸的入口,一旁還有一個千石井戶,本丸口門礎石與一旁的排水溝也都保留完整。

千石井戶是苗木城內最高的井戶,傳聞在這麼高的位置所堀的井,不管怎樣的日照裡面的水都不會枯竭,甚至可以供千人使用,所以名為千石井戶,實在相當神奇啊。而位於千石井戶西側的本丸口門,曾也名為櫸門,在口門前方還有數個作為倉庫的建築物存在。

千石井戶不大,不過裡面真的是滿水位的水呢,很神奇。

千石井戶一旁,還有一塊區域,稱為的場跡,是過去練習射箭的場所。

的場前方的土丘,就是做為箭靶之用的目標,隱藏哥來示範一下,從射箭處射向30公尺遠土丘上方所插的標靶,應該有一定的難度唷!

從本丸口門處已經可以看到本丸也是以巨石為地基築起的本丸石垣,雖然算是採用打込み接ぎ (植入工法)的石垣,但石垣的切割較為粗糙,甚至在石垣中還看到疑似紅磚的磚塊填補了石垣的縫隙,這應該是比大矢倉更早期的結構。

回頭往大矢倉看去,高度已經相當高了,就算有點腿軟,也要拍下這壯闊的畫面,由上往下看的角度,才可以將有四層高石垣的大矢倉結構一目了然,面積幾乎占了三の丸的一半,整個城內的數棵大楓樹,也將苗木城染紅。

本丸口門再往前有一整排的礎石遺構,看起來這裡從前應該有一整排的屋舍存在過。

原來這裡曾經有兩個建築物,一個是長達8間(16公尺)的武器藏,遠山氏的所有鐵砲、弓箭等武器都收藏在此,一旁還有一個較小間的足具藏,是收藏藩主的足具(鎧甲)以及軍旗的地方,也稱為旗藏。

武器藏對面的石垣也是建構在巨石上的,而且這邊還出現了更古早的野面積石垣,整個苗木城的石垣經過了許多年代也有不同的堆法,可以上一門石垣課了。

武器藏與本丸之間還有一個玄關門口,這裡的石垣也很特殊,介於野面積與植入工法之間,中央的菱角還出現了算木積,真的很多變。

玄關門口根據古繪圖,為一個付門鍵的片門,後面接續著土廊與數個小屋,是進入天守正式的道路。

登上玄關門口後的坂道,就可以看到本丸了,無論腳下的、眼前的,都是依著這城山上的巨石所建構的,真的可謂鬼斧神工。

天守台前的是本丸玄關,位於天守台上一段較低的位置,擁有懸掛結構的千疊敷是苗木城的特徵之一,並延伸到天守台的東南側,才是進入天守台的入口,根據古繪圖玄關中也大量使用玉石(圓形石)作為地面,整備前的調查時也發現了許多玉石,玄關右側的巨岩中有柱穴存在,建物則垂懸在巨石之上。

天守的石垣(左側)就這樣與巨石(右側)融為一體形成地基,再以木材架在巨石之上,建築物再往上興建。

天守旁一塊由遠山家第12代藩主遠山友祿(苗木城最後城主)所撰的石碑,說明了苗木城與遠山家的歷史,包含遠山家的祖先緣起,遠山一雲竹苗木城與織田、豐臣、森氏、德川的愛恨糾葛,都交代得很清楚,而且是全漢字書寫唷!

現今的苗木城天守只有復原當初木造層架的樣貌,其上的建築物則沒有完全復原。依靠著巨石的木架,四周都是山壁,實在很獨立於世啊!

天守建物依著兩塊巨岩而建,共有三層,1階稱為天守緣下,為4公尺*5公尺平方的空間,西南側還可以看到巨石。2階稱為玉藏,因為佔據了巨石上方的面積當作地基,比1階更寬廣有6公尺*6公尺的空間,中央還有樓梯可以與上下層相通。3階則直接稱為天守,是9公尺*11公尺更大的空間,可以想像苗木城的天守建物因為以巨石為地基,反而是最上層的部分,因為直接是巨石的最上面,因此建物中不用被巨石佔據空間,因而取得最寬廣的空間。現在復原的部分則是利用柱與梁在巨石上組合而成的樓面,並利用了原本就存在的柱穴搭建,並將其設計成為展望台之用。

由側面圖更可以看出來,兩塊巨石之間的空間為過去的1階,面積最小,展望台下的空間為過去的2階,展望台上方則為過去的3階,整體面積最寬廣的就是3階。這樣架在巨石上的建築工法相當大膽,我們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

天守台上還提供了免費的WiFi,不過都是木造樑柱的天守台復原建物到底把基地台藏在哪?我們找了一下卻都沒發現呢,藏得很好😆。

天守台上的展望台大約可以容納30個人,算是相當寬敞,結構也相當穩固,站在上面可以相當安心。

天守台的西南角則是僅有樑柱固定在巨石上的結構,並不能在上方行走,前方則可以看到惠那峽上游與橫跨木曾川的城山大橋。

因為秋天而讓腳下的樹林呈現許多漸層的色調,搭配木曾川峽谷,這個角度也是欣賞苗木城夕陽的最佳角度,只可惜我們昨天錯過了。苗木城也稱為霞ヶ城或赤壁城,前著應是自天守可以看到美麗的晚霞,後者則是描述苗木城建在陡峭的惠那峽畔,且城本身也在峭壁巨石之上的緣故吧。

天守的東南方則可以遠眺中津川市的市街,還有後方那標高2191公尺的惠那山,不過遠方的霧霾讓山脈蓋了一層面紗的感覺。

案內板上說明了苗木城以木曾川當作天然的堀(護城河),本丸建築在巨石環繞的高森山頂上,標高432公尺,與腳下的木曾川有170公尺的高度差,從此處眺望,正面(東南方)是江戶時期中山道中津川宿場町的街道,背後有惠那山,左右兩側亦有保古山與木曾山脈。

正當我們欣賞這壯闊的景色時,來了一群黑衣人,4男2女指著案內版遠眺木曾川與惠那山的方向,難道,他們是一群MIB(電影),正在尋找外星人的下落嗎?👽

不管他們要找的是外星人,還是土地開發商在畫分地盤,我們站在苗木城天守開心的感受這天地間的遼闊,人是渺小的,如此榮幸可以登上這頂端,把美景踩在腳下,很感念遠山氏在這艱困的巨石山頂上築城,才讓我們能親眼所見這一切啊!

我們在苗木城天守台上也放飛了空拍機,用不同的角度來感受一下這苗木城的壯闊與震撼吧!



不過,苗木城天守台的巨石到底有多大呢?比例尺水母妹出動,足足有兩個水母妹這麼高唷!(水母妹172CM,巨石應該超過3.5公尺唷)

樑柱就架在兩塊巨石上,巨石中間也利用石垣補強。

就算不作為天守的支撐,本丸周遭真的到處都是巨石。

也有看似被切割過的巨石。

天守後方,立在巨石上,只剩下奧木曾三個字的石碑。

天守下方最大的巨石稱為馬洗岩,這塊石頭也有兩個水母妹那麼高,但幅寬更寬。

根據古繪圖的記載,這塊洗馬岩周長二十三間二尺,相當於45公尺,是一整塊完整的花崗岩自然石,洗馬岩名稱的由來,據說是當敵人攻來,切斷水源時,在這塊石頭上洗馬,讓敵人誤以為水還是很多的樣子,實在是相當有趣的由來啊!

馬洗岩後方可以看到一旁天守台的巨石與依靠巨石的石垣,但這巨石反而像是會滾動一般的靠在石垣上的樣子,不過重達數十噸的巨石,應該是不會輕易滾動的,而且上方就是天守台的樑柱呢!

還有像是這樣卡在崖邊的巨石,儼然就像壓過石垣準備滾下去一般,不知道如果真的遇到地震,是不是真的會往下滾呢?

天守台的北側,除了巨石、石垣的環繞,再加上楓葉點綴,像是一幅奇妙的山水畫。

這也是我們很推的苗木城拍照角度唷...

配上濾鏡,也很有感覺。

天守台南側的小徑可以走到二の丸的區域,這邊也有一個比較小一點的的場跡(射箭場)。

二の丸除了完整的礎石遺構外,相當明顯的排水設施也是其特徵之一。

二の丸隨處也可見到恣意奔放的巨石們與排列整齊的石垣交錯的畫面,協和與紊亂,同時存在的苗木城。

二の丸的一處石垣中,還可以看到用於西元1800年左右的新式布積石垣堆法,兩種方式的布積,又形成了不同的石垣景觀。

從二の丸旁的歸路出城,雖然不再經過大矢倉,但一直看到的路邊那棵大楓葉就在我們眼前。

石垣上的火紅楓葉,可能我們這趟旅程的賞楓巔峰就在苗木城了啊!

這個角度回頭看,也可以看到像是層塔般堆疊的苗木城石垣,以及夾在中間的巨石,像極了什麼蛋糕呢...

對了,忘記介紹城內嶄新的廁所,應該也是因應入選續百大後所新蓋的廁所,新到連木頭味道都還瀰漫著。苗木城也是個可以逛上2~3個小時的美麗山城,如果真的內急也別忘記享受新設施的同時也要保護環境整潔唷!

最後回到苗木遠山史料館看一下,果然休館的時候連章都不會拿出來給大家蓋,規畫行程時,一定要調查清楚啊。

我們相當感謝城郭協會,將這個百大名城的遺珠之憾選入續百大名城中,絕景的山城、各種不同堆法的石垣與巨石峭壁的交織,這個苗木城真的是相當的深奧啊!

苗木城
地址:岐阜県中津川市苗木
網址:http://www.city.nakatsugawa.gifu.jp/kankou/spot/2018/03/100-432m-360-93017001630122715-32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