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2019秋楓四國-愛媛松野-宇和島城的前輩「河後森城」(續百大名城)

續百大名城第179號,河後森城

四國一座續百大名城都還沒拿下的我們,在這趟四國秋楓行程的第一天,不例外的還是踏上了攻城的路-四國續百大的第一站,就是編號179號的「河後森城」。

河後森城位於愛媛縣人口最少的行政區松野町,總人口僅有不到4,400人,是真正所謂偏鄉中的偏鄉。而位於松野町中心處的河後森城,顧名思義,是一座位於河後方森林中的古城。而這條河流,就是四國鼎鼎大名的四万十川的上游支流広見川。

雖然在很偏遠的地域,但河後森城的築城歷史傳聞可追溯到西元1196年之遠,由當地豪族河源淵氏所築。有確切史料記載的則是1558~1570年代,土佐國一条氏後代成為河源淵氏養子,繼承河後森城城主的歷史。秀吉的四國征伐戰後,歷經眾多城主交替,在關原之戰後,由宇和島藩伊達家的家臣桑折氏入主,並拆解河後森城天守,成為宇和島城月見櫓。

西元1615年,因為一國一城令而廢城,雖然河後森城的建築仍在宇和島城存留了一段時間,但現今宇和島城月見櫓亦已不復見,若是說河後森城是宇和島城已經「畢業」的前輩(學長),也不為過吧。

河後森城
地址:愛媛県北宇和郡松野町富岡
交通手段:搭乘「予土線」至「松丸」下車,步行800公尺至「永昌寺登山口」或自駕至風呂ヶ谷駐車場
營業時間:24小時
所要時間:1小時
網址https://www.town.matsuno.ehime.jp/site/kagomorijou/


要進攻河後森城,其實難度不高,距離JP松丸駅僅800公尺的「永昌寺登山口」,就是可以登上河後森城的入口。但因為我們選擇自駕,停車場位於河後森城南側的「風呂ヶ谷」,因此我們的攻城順序就會與從松丸駅開始的方向相反,在下著雨的這天,也可以避免因步行而使鞋子提早濕透的窘境。(但其實進入河後森城的山道,不管怎樣都會濕啦😂)

因為「風呂ヶ谷駐車場」並沒有電話可以讓車載GPS定位,我們利用手機的定位找到了路線還算簡單、一路上也都有標示的停車場。偌大的停車場,在我們停好車時剛好有一組同好離開,看來我們又很有機會包場了。

停車場有相當完整的河後森城地圖,可以看出來河後森城是一座沿著山陵線盤踞,呈現C型樣貌的山城,而停車場距離城內「西第十曲輪」非常近,若是從松尾駅處登城,則會直接抵達北側的「古城」。地圖案內板左下方,則有河後森城簡介可以自由索取。

從停車場往城內的步道入口,看起來整備的相當好,兩側都是高聳的杉木,即使是晚秋的這天,還是綠意盎然。

一段平整的道路後,眼前突然出現一處山凹,坡道的山路出現,要開始辛苦的攻城了嗎?

跨越一座小小的木橋就是坡道入口處了,路標還很好心的寫上「スタンプ設置所 西第十曲輪」(印章設置所),意思是我們雖然跟大家反方向,但這個順序卻是最早可以蓋到印章啊。

不過我們才爬上一小段,就看到因下雨而使步道旁形成小小的水流瀑布,還好有木階梯,不用整隻腳踏在爛泥中。

步行約200公尺後,看到一塊小水池,這可不是雨天的積水,這是河後森城的井戶。前方還有當地小朋友製作的田野調查看板,說明了此地距離停車場206.2公尺,步行需要6分2秒,距離西第十曲輪126.6公尺,已經相當近了,此外還有井戶的基本尺寸。

一路上還有不少小朋友製作的調查看板,這裡也說明了河後森城利用地形成為一座U形的山城,但因為古城處是北側,西第十曲輪是南側,就方位來說,比較像是C啦😆。

爬上河後森城的山路也都整備得蠻不錯的,一路上沒有太多爛泥,算是相當幸運。

從停車場的入口算起,大約6~7分鐘的路程,就可以抵達西第十曲輪了,算是蠻輕鬆愉快。

西第十曲輪的入口處案內板,說明了當年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此處有門柱穴以及斜坡的虎口設置,推斷此門為棟門結構,以兩根長柱當作支撐做為門簷的冠木,在鋪上稻草材質的屋頂(稱為板茸),門兩旁還有防禦敵人之用的植栽,以中世城郭來說,算是比較簡單的作法。

現在的虎口,則有復原的門,兩旁應該是禦敵的植栽,今日看起來卻很像豪宅的門面啊。

穿過虎口門的平台,就是西第十曲輪了。大約400~500平方公尺的面積上,目前只有一棟建築物。

前方則有另一棟建築物的地基範圍,但是沒有復原。

這棟建築物也是河後森城目前唯一的復原建物「西第十曲輪馬屋」。

馬屋的左半部,真的有兩匹馬耶!不過...這馬好像有點殘念,原來是紙糊的啊😆。

馬屋前方有兩塊磁磚式的案內板(再次覺得這種案內板比較不會老舊損壞,成為古城案內的顯學真的很棒👍),說明了兩棟堀立柱式的建物以及西第十曲輪中的多聞櫓。當初發掘調查時的樣貌(上圖),還有土壘目前的復原情形,西第十曲輪中,北東兩側及部分南側的土壘有經過完整的復原,高度達90公分,但南側的大部分土壘則以半立體的方式呈現,高度僅約30公分。

馬屋的另一半,則是有著地爐的生活空間,不過裡面並沒有仔細打掃,雖然沒有寫著立入禁止,但遊客們應該不會想要脫了鞋進去休息的。

地爐前方的廊緣,放著2個盒子,一個籃子放著剛剛在停車場也有的河後森城簡介,另一個籃子中則有訪客留言本與續百大名城的印章。不過...咦,這是我們掏出來的集章本嗎?隱藏哥摸摸自己的包包,不對,我們集章本還在包包裡吶。那...這是哪位粗心的城友留下的呢?仔細翻了一下,大約蓋了40幾個章,連九州、沖繩的印章也蓋了不少,我們當下有點猶豫要不要拿去失物招領?但想想集章本的主人應該也很心急,或許會回來找吧,我們就讓他在這邊等等他的主人好了,希望可以物歸原主啊(幫集氣)。

驚慌了一下後,還是拿出我們的集章本,蓋下第36顆續百大城章,河後森城的章水分相當多,蓋下去還有會有點暈開,而且在這下雨濕氣很重的天候,要等到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們只好小心翼翼地用衛生紙把墨汁吸乾,收進包包中,免得被雨水滴到就桑心了。

蓋章處旁貼著一張海報,原來是山下的「不器男紀念館」,正在展出愛媛縣三城「河後森城」、「湯築城」、「能島城」的武器、武具,可以比較三種不同型態(山城、平城、島城)的古城,所使用的武器差異,看起來是相當棒的展耶!只可能當初沒有掌握到這個訊息,如果跑去看的話,我們後面的行程可能就會被嚴重delay,只好哭著說放棄了😭。(不器男,指的是生於松野町的年輕俳句詩人「芝不器男」(西元1903-1930年),年紀輕輕展現高度才華卻英年早逝,相當可惜)

馬屋旁另一塊案內板說明了兩塊檢出的建物跡可能的樣貌,左側的馬屋即是復元建物,右側的建物看起來像是士兵或是門番的生活空間。

一旁也有學生們做過的田野調查,除了比較河後森城與宇和島城之外,還很童趣的把推定河後森城的造價「35億円」,變成書籍價的標示,很用心呢。

我們在虎口們旁的禦敵植栽,看到了這偌大的粉色花朵,經查證,原來是名為「凡是美好」的一種山茶花品種啊,真是花美名也美。

西第十曲輪的西側,有著木頭階梯的方向,就是通往其他曲輪的路徑。

沿途經過西第九、第八、第七、第六曲輪,來到第五、第四曲輪,都是大同小異的結構,每一個曲輪大約100平方公尺,皆較西第十曲輪來的小,且呈現階梯式的逐漸往上(西第十曲輪最低)。

唯一不同的是接近本郭的西第二曲輪與第三曲輪間,有著長17公尺,深1.3~1.8公尺的堀切,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禦敵。

從西第三曲輪往下望,可以看出來每一個曲輪的階梯式結構。

側面更明顯。

爬到最上端的西第二曲輪時,就可以看到前方制高點的本郭區域了。

西第二曲輪與本郭經過調查檢出相當多的遺構,包含屬於中世城郭的古式階梯,而位於西第二曲輪的石垣,則可能是西元1600年代年後產物,屬於近世城郭,也證明了河後森城的建設經歷過兩個大型時期,本郭與其他曲輪也有堀切與門的存在。

從西第二曲輪往本郭的方向以土壘連結,可以看到土壘旁的石垣結構,這應該是西元1600年代前後所築,加強本郭結構之用。

我們從西第十曲輪走到本郭大約花了20分鐘,本郭也有數塊檢出的建物跡,但目前沒有復元建物。

面向西第十曲輪處,則有門跡。

雖然河後森城一直傳聞有天守的存在,但始終沒有確定位置與樣式,本郭中檢出的堀立柱跡僅認為是主殿,目前僅以木板復元地基狀態。

以一面木牆標示主殿的空間,並在地上標示出主人、家臣(家來)、與客人的相對位置。

主殿共有4間房間,以及左右兩側的廊緣,以堀立柱跡來判斷,東西長12公尺,南北寬9公尺(圖中),另外也還有學生們的調查紀錄。照片中似乎也有學生們在此仿照當時的武家禮儀,寓教於樂相當不錯。

主郭的東側,也有兩塊較小的建物跡,但整個主郭沒有看到天守跡,讓河後森城曾經有天守這件事,成為還無法證實的傳言。

河後森城的標高雖然只有171公尺,但由於本郭位於附近的制高點,視野仍然相當好。

小小的山谷地腹地並不大,屋舍與農田錦然有序,丘陵地都未經開發,保存原始的樣貌。

雖然附近的丘陵都不高,但雨天還是有山嵐圍繞的景色,也頗美。

從本郭也可以看到西第十曲輪的馬屋,這樣的高度差大約30~50公尺,西第十曲輪的標高應該也有100~120公尺。

當然河後森城不是什麼賞楓景點,可身為山城的身分,還是讓城內有著幾棵紅葉可以欣賞。

意外的紅葉,就可以讓人很滿足。

本郭的北側有一條小山道,是可通往松丸駅方向的永昌寺登山口,如果非自駕,搭乘電車前來,就可以走這條路徑唷,但看起來比較陡峭就是了。

本郭的東側可以經過東第二、第三、第四曲輪,前往古城區,同樣的梯式連郭結構,層層往下。

不過東曲輪只到第四曲輪,與等高的古城第二曲輪間則有堀切的存在。

此堀切相當的高,拿水母妹來當比例尺,推估兩側土壘應該有3.5公尺高,堀切上還有一座復原的冠木門。

古城區的範圍比本郭大,約有400平方公尺,目前遺留三個堀立柱建物遺跡。

古城區出土許多「石打棚」的遺構,是年代較為久遠的木造禦敵設施,是中世城郭常用的壟城建物。不過目前都長滿了雜草,想要看到柱列不容易。

古城東側原本還有古城第三、第四曲輪,但因為谷城與第三曲輪之間的堀切並沒有通道,因此後面兩個曲輪無法進入,我們回到古城的堀切處,前往河後森城的最後一個區域-新城。

古城與新城之間並沒有其他曲輪存在,步行約5分鐘後,即可抵達。新城面積略比古城小些,大約300平方公尺,但還是比本郭略大。

新城的東南端也有門的柱立穴跡,但並沒有復原,僅有一張學生所繪製的示意圖,門後方就是陡峭的坡道,如果這裡有門,應該也不是主要進出入口。

新城與西第十曲輪剛好是河後森城C型地形的兩端,從新城內往西側看,就可以看到西第十曲輪的馬屋了,而這個角度,就是河後森城印章的角度唷,不過印章只擷取馬屋附近的畫面,沒有留這麼多綠意啦。但要得到印章畫面,還是要走到最後的新城區域才行唷!

河後森城雖然整備的還算不錯,但對於城郭與歷史的連結比較薄弱,也就是故事性沒有那麼強烈,但連郭式山城的結構還是相當標準的,若是用城郭考察的角度來登城,就會覺得很有收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