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四國環島與瀨戶內海藝術祭Day3. 大洲--擁有日本最大井戶的「大洲城」


10/10(一)行程規劃
 7:30am- 8:30am 宇和島オリエンタルホテル(宇和島Oriental HOTEL)
 8:30am- 8:40am 步行至宇和島城
 8:40am-10:20am 宇和島城
10:42am-11:30am 搭乘「JR予讚線特急宇和海」由「宇和島」至「伊予大洲」
11:30am-11:45am 「サイクルオート二宮」租自行車
11:45am-12:00pm 騎自行車至大洲城
12:00pm-13:30pm 大洲城
13:39pm-14:13pm 搭乘「JR予讚線特急宇和海」由「伊予大洲」至「松山」
14:23pm-17:05pm 搭乘「JR予讚線特急潮風」由「松山」至「松山」
17:15pm-17:45pm ホテルサンルート松山(松山Sun Route HOTEL)check in
17:52pm-18:03pm 搭乘「伊予鐵道環狀線」由「松山駅前」至「松山市」
18:05pm-18:30pm 伊予鐵道高島屋百貨
18:31pm-18:51pm 搭乘「伊予鐵道環狀線」由「松山市」至「道後溫泉」
19:30pm-21:00pm 道後溫泉本館
21:00pm-21:45pm 晚餐--かどや 道後店
22:00pm-22:24pm 搭乘「伊予鐵道松山駅前線」由「道後溫泉」至「松山駅前」
22:30pm-23:00pm Fuji Grand超市採買
23:00pm         ホテルサンルート松山(松山Sun Route HOTEL)

交通工具:JR予讚線、自行車

離開了宇和島,我們前往位於予讚線鐵路,海線與山線分道揚鑣前的最後一站,伊予大洲,來這裡的目的,當然就是進攻百大名城中的大洲城了,車程約50分鐘,不遠不近!

伊予大洲駅的南方(右側)是西大洲駅,北方(左側)則連接了兩個車站,新谷駅與五郎駅,咦?新谷五郎?根本合起來就人名了嘛!

伊予大洲駅是平房一樓的小站,大門門簷也特地推廣了大洲歷史華迴廊,推廣大洲當地歷史景點。

大洲駅內部也小小的,但至少還是個有人車站。

車站外的圓環則用了很現代風格的照片與玻璃背板的方式呈現。

車站前的地磚也出現了大洲城與城下肱川的鵜飼繪圖,原來大洲也是日本全國12個有鵜飼文化的其中之一,隱藏哥與水母妹也曾在2012年時參與過岐阜縣的長良川鵜飼,但那時還沒有寫成網誌,相當可惜,可愛的鵜飼補香魚的畫面未來有機會一定會再體驗的。

大洲駅前往大洲城,如果步行的話約2公里,而我們手中又有大型行李箱要拖,除非在大洲駅寄物再前往大洲城。但我們找到一個解決方法,從大洲駅正前方的大馬路往前直行,過了第一個紅綠燈後,就可以看到一個SUZUKI招牌,這是「二宮自転車店」,這兒可以400円租到腳踏車,還可以順便免費寄物,如果大型行李寄物櫃都要500円起跳的話,來這兒租車+寄物,是既省錢又省腳力與時間的最佳解啊!

店家門口停了一輛HONDA輕型敞篷車S660,隱藏哥差點進去說可不可以租這台!XDDD我們進入店家後,會先要我們填妥護照資料,並繳交費用後,就會把腳踏車牽出來了,接待我們的小哥整個很有元氣,講話中氣十足,非常陽光,而且又非常熱情有禮貌,與昨日四万十觀光協會的自行車租賃接待人員中氣不足講話超小聲好幾次都聽不到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啊!總之,來進攻大洲城,真的非常建議先來到「二宮自転車店」租腳踏車啊!

2公里步行約需25~30分鐘的時間,我們騎車10分鐘以內就可以到了,騎到跨越肱川的大橋上,我們稍微停留一下,因為這裡就可以遠眺大洲城了!

橋上就可以看到肱川的另一岸,高聳的大洲城天守的壯觀景色,這有山有水有天守的大洲城畫面,應該是欣賞大洲城最美的角度之一了!

鏡頭拉近一點,還可以看到左側河岸邊的「苧綿櫓」,由於事前做功課就知道「苧綿櫓」無法於大洲城內看到,因此刻意在橋上停留一下,才能遠眺「苧綿櫓」。

大洲城天守特寫,城下的肱川河面相當平靜,因此還有民眾在此玩浮板呢!

「苧綿櫓」特寫,「苧綿櫓」是1843年重建的大洲城二ノ丸範圍內之隅櫓,昭和34年(1959年)曾因洪水氾濫而解體整修,現在與肱川水門相鄰,也是大洲城內的「國指定重要文化財」,「苧綿櫓」這名稱真的是相當特別,但我們找不到命名的原因有點可惜。

橋上的步道也有「苧綿櫓」的繪圖,似乎告訴我們,這邊也是欣賞「苧綿櫓」最好的角度呢!

快下橋時,可以看到「苧綿櫓」與河岸提防完美的結合...

一下橋就可以看到大洲城往右邊的指示,所以絕對不會騎錯路。

再穿過一兩條小路後,就抵達大洲城下,也是大洲市民會館的停車場,一旁也有很明顯的腳踏車停放處,停車場旁,就有大型的周邊案內圖,比較可惜的是,圖中位於大洲城南方不遠處,編號2號的「三ノ丸南隅櫓」我們後來完全忘記去了,也是國指定重要文化財的「三ノ丸南隅櫓」,也是大洲城內重要的遺構之一,但還好他與「苧綿櫓」一樣都是非公開,就算去了也只能看外觀,還要冒著可能無法趕上火車的風險,好吧!稍微安慰一點了...

大洲城下的大洲市民會館,是一個蠻「特別」的建築物,如果不知道它是市民會館,可能會以為是哪個宗教的會所呢!而上面藍色的圈圈,其實就是大洲市的市徽...

停車場處其實就是二ノ丸,前方有「櫓下御門跡(二ノ丸大手門)」。

但現在只剩下石垣了。

視線離開市民會館,往左側的上方看,就可以看到高聳石垣後方的大洲城天守了。

市民會館的左側,有一條進城的路,路邊有一個頗有歷史的日式建築,前方的石碑立著「徘人 松根東洋城舊居」,原來是著名文學家的故居啊,不過目前還有人在居住呢!不知道是不是後代呢?

「松根東洋城舊居」後方的石垣上就是二ノ丸御殿跡。因為之後在本丸並未看到本丸御殿,所以大洲城主主要的政治中心應該就是二ノ丸御殿了,整個二ノ丸御殿分為表御殿與奧御殿。

當然現今都已經沒有建築物了,只有部分礎石還遺留下來。

二ノ丸位於登城道路左側,右側則有大型的石垣,天守就在後方。

雖然二之丸御殿並沒有建築物遺留,但有一尊紀念銅像,是江戶初期近江聖人中江藤樹的銅像,中江先生於青年時期曾在大洲居住長達17年,因此為了紀念他在此立下銅像。

中江藤樹是江戶初期的儒學家、教育家,由於曾教導當時的日本獨具風格的道德理論,被稱為近江聖人,大洲除了立下中江先生的銅像外,還與中江先生誕生地滋賀縣安曇川町合植這棵遺愛之藤。

在中江先生銅像前回頭一看,就可以看到大洲城天守的樣貌了。

在進入本丸區域時,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建築,為重建的御門番長屋,也是類似警衛室的功能。

接著就是往本丸的方向前進了,道路都是柏油路,似乎也方便車輛的進出,但當然一般民眾無法開車入城啦。

進入本丸區域,在天守的後方,有一小塊平台,似乎有個遺構,因為有說明板在前,我們過去看看先。

原來此處還不是本丸,是名為井戶丸的區域,顧名思義,這個大型的遺構,就是井戶啦,不過我們正訝異這井戶的規模還不小的時候,說明板上也說了,直徑3.8公尺的大洲城井戶,是日本最大的井戶呢!(貞子,妳要不要考慮換一下這個豪宅啊?)

真的是相當大的井戶呢!這也是大洲城的特色之一唷!

從井戶丸通往本丸會經過「暗り門跡」,原來這是原先是與許多櫓門構造不同的門,因有一個凹陷下的構造,讓敵兵進攻時會踩空而摔落,相當特別的設計,不愧是築城高手藤堂高虎所築,只可惜現在已看不到了...

進入本丸區域,就可以看到大洲城天守了,大洲城天守是一個複合式層塔型的天守構造,四重四階較新式的天守結構,天守本身重建於2004年,為木造重建,但右側的台所櫓與左側的高欄櫓,則分別建於1859年與1860年,也是大洲城內的國指定重要文化財之二,雖然兩個櫓都在1970年再度解體重建,但其珍貴性甚至高於現在的天守,大洲城其實建城時間非常早,早在西元1331年,當時伊予守護宇都宮豐房,就在此地建立了地蔵ヶ嶽城,藤堂高虎入主後,改建為大津城,後因地名漢字改為大洲(大津與大洲日文發音相同),才使大洲城之名稱沿用至今。

在台所櫓前還有加藤貞泰的照相板,一旁是加藤貞泰的家徽「蛇の目紋」,加藤氏是接替藤堂氏與脇坂之後入主大洲城的大名,一直統治大洲至幕末,大洲市現今的市徽也是從加藤氏的家徽衍生而來的。

天守前方的本丸廣場相當寬闊,但卻沒有本丸御殿的遺跡,不知道過去是否有建築物呢?

在進入天守參觀前,可以在天守前的說明板上看到大洲城的沿革與天守的古照片,看得出來大洲城復元天守的相似度,而大洲自1617年加藤貞泰入主後,就一直是加藤家的領地,也算是政治穩定的地區。

進入台所櫓所通往的天守內部,可以在門口看到售票口,門票500円,在日本名城的天守門票中算中高價了,售票處旁有大洲城的販賣處,其中許多照片類的紀念商品都有伊予灘列車行駛於大洲城天守前的畫面,還蠻厲害的,因為我們要能拍到列車與天守的機率真的不高。

售票處也是百大名城章的所在,是顆狀況相當好的連續章,蓋起來真漂亮跟影印的一樣,下面的高知城與宇和島城章相形失色了,而且章的大小還比高知城的大上不少!取章的時候售票人員還贈送我們大洲城天守的貼紙,真是很不錯的紀念品呢!

百大名城認定證,也在售票處旁。

也有甲冑體驗,可以讓小朋友大朋友體驗一下製作的還蠻精美的甲冑,不過要收費500円。

大洲城天守的骨架模型圖也在一旁。

從台所櫓經過一個走廊可以抵達天守一階,旁邊有大洲祭典及鐵砲隊活動的照片,看來大洲辦的活動也不少呢!照片也都很新很豐富。

走廊還有標示清楚的大洲散步地圖,最有名的是赤煉瓦館,我們租自行車的小哥也有推薦我們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可惜我們沒時間TAT

走廊的另一段,有著當初大洲成天守復元時的捐款名錄,其中加藤家是特別捐款者,還有愛媛銀行等在地企業,民眾捐款也相當多呢!

通往天守之路的旁邊,有著一個大洲城當初建城的模型,用了許多古老的工具,也蠻有趣的。

一進入天守一階,就可看到兩個保存良好的甲冑,都是大洲藩加藤家所留。

一階還有許多大洲城的歷史與天守特徵的解說,正如我們剛剛一路走來的,大洲城天守本身並沒有門,都要從一旁的兩個櫓進出,是很典型的複合連結式天守。

再度出現的大洲城天守修築模型,剛剛是建城的部分,現在專攻天守,不太一樣呢!

天守內部的空間意外的不大,很快的我們就接著爬上2階,大洲城天守的樓梯還蠻特別的,並不是一鼓作氣爬上去的形式,而是中間還有一個小平台的設計,也因為木造天守的關係,整體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木樑的結構。

在2階我們一下就注意到的就是一根長長的中柱,稱為心柱,就是從天守的底部一路往上支撐到頂的長木柱,姬路城也是用此工法,大洲城則使用兩根心柱做為支撐。

大洲城天守內部的介紹重點,也放在復元天守所使用的木材中,除了心柱外,還有111根樑(天守99根,櫓12根),使用的是樹齡350年的木曾檜木,相當驚人!

天守內部也沒有太多的展示品,這破風中的窗完整的呈現了大洲城天守的木造風貌。

2階內部唯一的展示是大洲市內國中小學生的大洲城繪畫,還有工作人員發給每個人一張投票卡,希望大家看完作品後進行投票,我們看到學生們的作品都相當用心,也認真的把所有畫看完(大概有80~100幅左右),認真的評比投了票呢!許多小朋友畫的天守都蠻有特色的,有的還搭配花火、櫻花等等不同主題。

接著爬上3階,這邊的樓梯開始變的比較陡一點了,因此旁邊有鞋籃,建議先把脫鞋放在此處,不要穿脫鞋爬上去比較不會發生脫鞋脫落而摔落的意外唷!

登上3階,內部的空間較1、2階都來得小,也沒有任何展示品的樣子。

不過在登上4階的樓梯後方,有一個複製的鯱,是參考1665年所製的鯱複製而來的,現在大洲城天守上的鯱就是這個形式。

登上頂層(4階)後,相當驚訝頂層的面積居然這麼小,而且也沒有太多對外窗,只有四個角落有小小的窗戶,不過屋頂倒是挑得很高。

不過從小小的窗戶看出去,好山好水的畫面還是很迷人,前方的予讚線鐵路鐵橋就是許多攝影作品拍攝伊予灘列車與大洲城天守的畫面。

在頂層,我們享受了大洲的微風,微涼的風不斷的吹進天守內部,讓我們覺得好舒服,倚靠在窗台邊,享受著這一切,這是大洲城給我們最棒的時刻了吧!

離開了天守,我們前往與天守相連的另一側的高欄櫓,高欄櫓是大洲城內為一2階皆有高欄的櫓,也就是可以真正走出室內有望樓構造的櫓,從照片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而高欄櫓也是因為地震重建於1860年,1970年解體修理。

高欄櫓1階中則是完整的大洲城模型,原來前面的建築工事模型都是鋪梗而已啊...

登上高欄櫓2階,出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個很完整的對外「陽台」,這常出現在茶室的場景,卻是緊緊連結著天守的附櫓,這也是大洲城的特色之一吧!坐在此地,再度吹著大洲的微風,要不是下午還得趕去今治,能在這裡舒服的睡個午覺,應該是很棒的享受呢!

正當我們逛完高欄櫓,離開天守在本丸廣場喝個茶,稍微休息一下時,突然聽到了火車駛來的聲音,因此趕緊拿著相機衝向北面,還來不及換遠鏡頭只能拍下這張遠遠的予讚線與大洲城一隅的畫面了。

就當我們踏出大洲城,準備回到市民會館牽車時,隱藏哥一直很在意會館旁邊的建築物是什麼,因為會館的建築物真的太奇怪了,旁邊這個建築物很容易被忽略(或是當成WC),但走近一看,發現原來是名為「下台所」的建築物,雖然也是重建於昭和43年(1968年),是大洲城以前存放米糧之處,目前也是縣指定重要文化財。

我們迅速的騎著車回到了「二宮自転車店」,看看還有一點點時間,旁邊就有屋間超市,我們趕緊進去買了一些便當預計等等車上吃,很可惜的遺漏了三ノ丸南隅櫓,不過大洲城的山水微風、大到驚人的井戶,都是大洲城給我們難以忘懷的景色。

大洲城
地址:愛媛県大洲市大洲903番地
電話:0893-24-1146
網址:http://www.ozucastle.jp/ikou.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