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真田紀行之上田真田祭Day1.戰神與軍神的生死交會,川中島古戰場(八幡原史跡公園)


4/23(六)行程規劃:
22:00pm- 2:00am 威航ZV252 桃園--羽田
 5:26am- 5:59am 搭乘「京急機場線」由「羽田空港國際樓」至「東銀座」
 6:00am- 7:00am 築地市場早餐
 7:15am- 7:23am 搭乘「都05」由「築地三町目」至「東京駅丸之內口」
 7:30am- 7:50am 東京駅內購買「JR Tokyo Wide Pass」
 7:52am- 9:19am 搭乘「北陸新幹線」由「東京」至「佐久平」
 9:19am- 9:30am TOYOTA租車領車
 9:30am-10:00am 佐久平--小諸城
10:00am- 1:00pm 小諸城懷古園
 1:00pm- 2:00pm 小諸城--松代城
 2:00pm- 5:00pm 松代城
 5:00pm- 5:10pm 松代城--八幡原史蹟公園(川中島古戰場)
 5:10pm- 6:00pm 八幡原史蹟公園(川中島古戰場)
 6:00pm- 7:00pm 八幡原史蹟公園(川中島古戰場)--上田
 7:00pm- 8:00pm 上田東橫INN check in
 8:15pm- 9:30pm ARIO晚餐
 9:30pm-        上田東橫INN

交通工具:TOYOTA租車

誠如前一篇介紹松代城時提到,松代城的前身「海津城」其實是武田信玄為了與上杉謙信爭奪川中島合戰的勝利所設立的前哨站,相當具有戰略意義,當然這個偉大的古戰場「川中島合戰」,就在海津城(松代城)的附近了。離開松代城,往北開約3.7公里處,就可以抵達川中島古戰場所位於的「八幡原史跡公園」了。(GOOGLE MAP可以搜尋「川中島古戰場」,即可看到位置囉,就不另附地圖了。)

八幡原史跡公園也是長野市立博物館的所在,我們把車停在博物館的停車場(博物館此時已關門),一旁居然有數棵正滿開的粉紅八重櫻呢!相當美!

停車場一旁有著「三太刀まつり」的旗子,原來是每年五月初,此地都會舉辦川中島合戰的「三太刀まつり(三太刀祭典)」,會由民眾所扮演的上杉、武田兩軍在川中島對戰的場景,並演出上杉謙信揮刀砍向武田信玄的劇情,整個祭典相當浩大、熱鬧。
(2014年「三太刀まつり」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4OzpOJwiI

簡單介紹一下川中島合戰:

川中島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甲斐國(現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與越後國(現新潟縣)大名上杉謙信之間,在北信濃川中島地區進行五次大小戰役的總稱,或者專指發生於1561年(永祿4年)九月(舊曆)的「八幡原之戰」。前述兩軍於1553年(天文廿二年)、1555年(天文廿四年)、1557年(弘治三年)、1561年(永祿四年),以及1564年(永祿七年)前後十二年間,圍繞著信濃境內的領地問題,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匯流處的沖積平原(即「川中島」)為中心的區域,分別發生五次戰爭或對峙。

其中爆發於1561年10月17至18日(新曆);即永祿四年9月9至10日(舊曆)的第四次對陣(「八幡原之戰」),是戰況最為激烈的一次,也是日本戰國時代參戰雙方傷亡率最高的戰役之一。而此地正是第四次川中島合戰的所在地,「八幡原史跡公園」內所立的川中島大合戰圖,兩軍的布陣,即是當天展開大戰前的情形。

1561年,長尾景虎就任「關東管領」職,改名上杉政虎。在知道上杉軍於川中島出現後、武田信玄於8月16日由甲斐出兵。上杉軍這次則與第一次至第三次的作戰方式迥異,先是涉過川中島北邊的犀川及南側的千曲川後,登上了位在川中島南邊的妻女山布陣、與川中島東方的海津城相對峙。武田軍則在8月24日於川中島西方的茶臼山布陣以牽制上杉軍。形成雙方各自阻住對方退路的局面,一直至8月29日時,武田軍穿過川中島的中心地帶八幡原進入海津城內,才結束對峙的場面。

此時、妻女山上的上杉軍兵力約有一萬三千、在海津城中的武田軍約有兩萬,以武田軍的兵力居於優勢。隨後,武田軍在9月9日深夜採取了行動。根據『甲陽軍鑑』的記載、當時武田信玄採用了軍師山本勘助的兵法、武田信玄率領本隊約八千人於八幡原布陣,而另一方面則由高阪昌信、馬場信春等人率領支隊一萬二千人夜擊妻女山、將上杉軍驅趕到八幡原後予以挾擊。但是、上杉謙信察覺了武田軍的意圖(有異說)、他在10日拂曉(據傳是早上六時左右)趁著濃霧、全軍開拔至八幡原,對上了武田本陣。武田軍八千人軍以鶴右翼之陣應戰,上杉軍擺出了為防追擊的撤退陣形「車懸之陣」、經一番激戰後,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信繁與軍師山本勘助、大將諸角虎定(諸角昌清)、初鹿野忠次、油川彥三郎、安間弘家、三枝守直等將領一一陣亡,陷入了逼近崩潰的情勢,不過夜襲失敗的武田支隊已從妻女山下山,先是擊退了上杉軍的殿後部隊甘粕景持隊後、於早上巳、午時左右(早上前10時~12時)抵達八幡原,形成兩軍夾擊上杉軍的形勢。

上杉軍開始退往犀川渡河,最後退到川中島北方的善光寺,雙方的戰鬥才算告一段落。最後上杉軍與善光寺中布署的三千部隊會合後回師至越後。這場戰役的戰死者,有一說是上杉軍三千多人、武田軍四千多人,加上受傷者累計傷亡率上杉方72%、武田方88%。當時雙方都各自宣布自己獲勝。

此外根據傳說,在這場戰鬥中上杉政虎曾一度單槍匹馬殺入武田陣中砍殺武田信玄,這個畫面經常在歷史小說或戲劇中出現,不過按《上杉家御年譜》記載衝進敵陣的是荒川長實。根據《甲陽軍鑑》的說法,這場戰役「前半是上杉獲勝、後半是武田獲勝」。在戰術上上杉軍成功地破解了武田軍的奇襲,而且殺死了武田方很多重要的名將;但戰略上堪稱武田方獲勝,因為戰後武田家持續佔有北信濃大部分領地,而上杉政虎出兵信濃的目的則未能達成。

此役之後,犀川以南為武田方、犀川及善光寺以北則為上杉方的勢力範圍。而這場慘烈的戰役,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於領地與從屬地位也沒有任何的改變,與其說是雙方各有勝利,不如說是兩敗俱傷。但這戰國軍神上杉謙信與戰神武田信玄的生死交鋒,仍然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節錄與參考自維基百科)。

川中島合戰相關的景點,包含了此地,還有剛剛去過的松代城、山本勘助之墓、妻女山陣地、典廄寺(現為川中島紀念館)等等。

現在川中島古戰場內最重要的建築物就是八幡社了。左邊的石碑上寫著武田、上杉兩雄 一騎討ちの地 八幡原,右邊則是「史跡 川中島古戰場 八幡社」的銅碑。

木造的唐門式兩部鳥居頗有思古之幽情。

雖然是神社,但一旁也有川中島古戰場八幡原的詳細典故介紹,內容大致如上述所說。但對於謙信駕馬衝入信玄本陣中,以愛刀「小豆長光」三度或七度砍向信玄的故事更佳描繪。

附上水龍頭的手水舍,蠻有意思的...

沒有史跡的石碑,只好與銅碑合照了。

八幡社的正殿有兩棟建築物,都不大,左邊插著武田家的風林火山指物(軍旗),右邊則是上杉家的竹雀紋家徽指物(軍旗)。

神社社旁有社務所,也是販賣八幡社御守與繪馬的地方。不過我們抵達時已經關門了,相當可惜。

因為裡面有超帥的「一騎討」繪馬啊,還有信玄、謙信的強運守、勝守,真的都超想買的啦!本來想複製隱藏哥去年在白石片倉神社時,按鈴買繪馬的伎倆,但這邊的情況是,看起來大家真的都下班了,也沒有鈴可以按,好可惜啊!

社務所一旁的展示櫥窗內,還有一些鬼瓦與鯱,只是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呢?

八幡社的主祭神為八幡大神,本殿分為正面的舊社殿與後方的神殿。

後方的神殿比前方的舊社殿大,也是現在主要的拜殿。

在舊社殿前的說明板說明了此神社因為川中島合戰中,神社被破壞了,武田方命令高坂昌信所重建,後為松代城真田家持續維護至今。

八幡社外圍還有類似護城河的小小水道,加上拱橋,也有種攻城的感覺呢。

而八幡社的重頭戲,當然就是這對帥到翻掉的「一騎討」銅像了,以身後「毘沙門天」指物(軍旗)的上杉謙信,單騎衝進武田信玄本陣,揮刀砍向信玄的帥氣模樣,信玄坐在本陣中,僅能慌張的拿出軍配抵擋揮刀而來的謙信,一共三次(或七次)。

這栩栩如生的銅像,完全點明當時的緊張氣氛,與劍拔弩張的態勢,霸氣的謙信與看似穩如泰山,但內心可能充滿驚恐的信玄,或是信玄坐太久腿麻了,看到衝過來的謙信想跑也跑不了...(一切胡亂腦補中)。

銅像的另一面,整體都作的相當細緻,真的是所有我們所看到的銅像中,最厲害的一組了!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信玄的表情,似乎有點驚恐呢?而一旁也說明了,「毘」字旗,是上杉謙信所信奉的毘沙門天的代表,而突擊用的指物,則是「龍」字旗。

銅像一旁,還有一個首塚,上面刻著「甲越直戰地」,原本名為屍塚的首塚,是高坂昌信於戰後埋葬川中島合戰陣亡的6千餘人之地。文中第二段,還提到了當時武田軍缺鹽,謙信還送鹽給敵軍的佳話,顯示這越後之龍謙信,與甲斐之虎信玄間的爭奪,確確實實是一場君子之爭啊,沒有人想佔誰便宜!第三段則說到原本東南方180公尺處有著大大小小的數各塚,但目前只現存兩個。

我們也來搞笑上演一段「三太刀一騎討」的情節!(隱藏哥:我比較想當謙信啊,比較帥!水母妹:你少廢話,看刀!)

一旁有這對銅像的說明,立於昭和45年(西元1970年)的銅像,名為「龍虎一騎討」,寄贈者為「春日靖廣」先生,不知道是否為武田24將中,高坂昌信(原姓春日)的後代呢!畢竟海津城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高坂(春日)家的管理之下...

結束了川中島古戰場簡單的行程,雖然沒有買到帥氣的繪馬與御守,也忘記跑去一旁的水池拍張照,擔心還車的時間不夠也沒去參拜傳說中的山本勘助墓,還是留有些許的遺憾,但隱藏哥國中時期就讀完的上杉謙信傳記式小說「天與地」時,就留下深刻記憶的川中島合戰來說,此行程也算是歷史巡禮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景點唷!當然,超帥氣的銅像真的很讓人印象深刻,完全可以感受到這濃濃的戰國歷史感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